曾经看一篇文章讲,搞艺术有“自己爽”和“大家爽”两种思路。然而,作品最后呈现的结果往往和创作者最初的思路不太一样:一部想要大家爽的作品也有可能到最后只是创作者自己爽。
《大鱼海棠》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在观影就被毁誉双方的观点冲击了一遍实在不是一种太好的感受——会担心自己被别人的观点左右,以致戴着有色眼镜观看电影。好在看完整部片子,大家讨论得最热烈的价值观问题并没有引起我太强烈的感受——不是我赞同其中的价值观,而是我认为影片“不正的三观”是编剧梁旋其他过失的“次生产物”。而梁旋最大的过失在于没有对素材进行整理和筛选。
比如最受非议的价值观问题。本来故事可以有两个思路:一个是为了自己坚信的东西排除万难,另一个是牺牲自己来保全不能兼得的两个方面。可是梁旋把两个思路揉在了一起。“万难”本来可以有很多选择,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阶段展开,但编剧中途切换到另一条思路,强行把“万难”和“戒律”揉在了一起。安排女主角与外界的反对力量抗争,结果外界的反对力量只有一种,这种反对力量具体层面是族人的反对,抽象层面是天条戒律。然而,与牛郎织女等传统故事不同的地方在于,传统故事中的“戒律”是对自由的限制,而《大鱼海棠》中的“戒律”是对秩序和生命的保护。如果讲女主角本来想报恩,谁知道报恩的行为引来了天灾,女主角只好牺牲自己来平息灾难,那么就不应该将族人放在女主角的对立面。刻画的重点应该是女主角的挣扎与两难。但影片中女主角却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既不挣扎也不两难。
影片的主旨、情节的铺设与世界观的设定也都体现出了梁旋不清晰的碎片化的思路。从宣传开始就让我感到很困扰,又是“逍遥游”又是“报恩”又是“相聚分离”,层出不穷的概念让人猜不到他想表达什么;而看影片的过程更让人疑惑,“生与死”“分离与重逢”等更多的概念以排列组合的方式轮番出现,仿佛是鸡汤语录合集,没一个重点。而情节的推进过程中,各种毫无意义的情节点与各种没有必要存在的镜头交替出现,各种生硬的转场让人看得莫名其妙。而备受推崇的世界观也让人无法接受,与其说是极具中国风格,不如说是一大堆古典元素的胡乱堆砌,为什么选“海棠”?为什么石阶上跑来跑去的是“帝江”?表面上看起来每个细节都做得很用心,但细节背后根本没有内在逻辑,没有内在逻辑又如何称之为“世界观”呢?
总而言之,《大鱼海棠》像是梁旋的任性之作,他把所有自己想到的点子都不加筛选地丢一起,一锅烩了端上来。每一个点子似乎都很棒,但放一起就成了一地鸡毛。
最后,有句话如鲠在喉,我想问问梁旋:“世界上所有人都是海里的一条大鱼”,你想说的是“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海里的一条大鱼”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