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每天写1000字
[简38]每个大人都是小孩

[简38]每个大人都是小孩

作者: 子苏晓画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14:33 被阅读0次

    我们肯定听过这种说法,人老了后就像小孩,甚至有个专门的词“老小孩”。其实,每个成年人都有小孩的一面,或有一颗小孩的心。只是大多数时候,等老了,人们才敢“倚老卖老”地卸下面具,自由地展示自己小孩天性。

    老人像小孩,其实是渴望爱、关注和交流。换作其他年龄段的大人,当他们展现出小孩一面时,多半是感受到了爱、安全、关注,或者也是为了渴望得到这些。

    大学专业所在系的78级是一个神奇的班级,2008年是他们入校30周年聚会,话说也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了,而且都是教授级、馆长级、厅级的大伽,可是他们返校的一些聚会相片,着实让当时的我非常意外,他们的合影像小学生的毕业照,稚嫩、天真、童气;另外有人还原当年刚入校时的爬树,哪有什么学界泰斗的严肃、业界大拿的风范。(你一定好奇,为什么我可以看到相片,因为咱老师是他们中的一员,嘿嘿)。

    也有种说话,我们长再大,在妈妈眼里也是小孩子。这里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有些父母一直把成年的子女也当作不懂事的小孩子看待,为了迎合这样的关系,他们也只好“伪装”成小孩子,不然引发家庭关系冲突。有些人因为父母溺爱惯了,回到父母家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些女性会像小女孩那样钻到妈妈怀里。

    有些父母呢,曾经一段期间把孩子当作大人看待,鼓励他们自己去闯、独立生活、自主决策,但在更老一点后,他们也可能再次把他们当作小孩子。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想重获存在感,对他们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生活细节,天冷了要穿衣服、不能不吃早餐……有时候,父母不知道如何跟新时代的孩子交流,而生活细节是可能信手拈来的话题。

    有时我们也会遇到,父母自己“扮演”小孩子,这是父母渴望爱、关注的信号。天真无邪的小孩最没有攻击性,最容易拉近与别人的距离,甚至可以唤起人的母爱、关心欲、保护欲、同情心等。对于撒娇、不讲道理的小孩,父母最后的招术多半是满足。老人需要爱和关注,但他们又不能直接表达,做子女的如果不能自觉地领会,他们就采取小孩子的惯用绝招——闹脾气,提出一些明显不合理的要求。

    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他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很多人希望可以有他那一颗永远天真的心,如果用精神分析学来分析,周伯通肯定曾经受到巨大的心灵创伤,他的外在快乐不过是在自我掩饰、自我保护。老人闹孩子气,多数是这种可能。

    在两性亲密关系中,也是很容易表现自己的孩子天性。

    精神分析的说法,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在亲密关系中,因为获得某种爱和安全感,内在小孩或内在父母在“轻松”状态就比较容易表露。

    小年轻在热恋时有些话非常肉麻,如果他们知道“他人在场”可能就说不出来(也有不怕他人在场的),第三个人听到会浑身起疙瘩。当事人事后回听也会有些尴尬。这种完全与外界隔离的表达和小孩子的表达是一样,小孩子不会去理会别人是怎么想的、社会规范是怎么的,他们想说就说。

    有些人恋爱后、结婚后,特别地爱撒娇,粘人,占有欲强,但在其他方面(如工作、同学交流)则不会,这其实是内心安全感缺失的表现,是其内在小孩的投射。可能是小时候遭遇到抛弃。他害怕眼前这个亲密伙伴也会像当年的父母(最主要的)或其他人那样。但实际上,理性地分析,眼前的亲密人不可能是曾经的人一样,但内心的不安全感促使他像小孩那样情绪地表达。所以当他脱离亲密关系环境时,他就能正常地像大人那样“言行举止”。

    当然,偶尔、适当的撒娇、粘人是表达亲密和爱。

    武志红老师曾说过,很多在亲密关系是“男生寻找一位妈妈当伴侣,女生是寻找一位爸爸当伴侣”,如果是这样,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就很像小孩子。有女性说过,她是养了两个孩子,老公是大孩子。老公像孩子,可能是因为她像妈妈而不像老婆。

    此外,“妈宝男”也是题义一个很好的例子。已经是大人,但没有自己主见,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是妈妈是对的。小孩子很小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那时需要一个大人(通常是妈妈)告诉他、培养他、引导他。但如果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成年,可能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比较杂乱地写了不少方面和例子,有好的、有不好的,整体表明,每个大人都有孩子的一面。在人际关系相处中,如果有这层意识,并且懂得识别,将会有些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38]每个大人都是小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dn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