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晒秋”

作者: 木子罗 | 来源:发表于2021-10-08 22:20 被阅读0次

昨晚江门开始下雨,直到今天整整下了一天都没有停。气温从30多度降到了25度,大概就是“一夜入秋”了。

入秋的江门,又到晒鱼干、陈皮和腊肉的时候了。

往年刚开始入秋,江门的大街小巷的屋前阳台上,就会看到不是晒陈皮的就是晒鱼干,腊肉的。这一年多来,猪肉的价格一直是没降下来,晒腊肉的家庭几乎是没有多少户。

以前,在乡下的祖婆会晒鱼塘的水面鱼仔。这些小鱼很爱在水面群体活动,身体长窄,小杂鱼鱼鳞细密,刺多,腥味重。但晒干后,加姜丝、陈皮丝、花生油蒸熟之后,刺便会变软。

外婆做的小鱼干很咸,咸得咬一口便立刻要和着一口白饭才能中和。白饭的甜软和小杂鱼干的酥软咸香的口感,会在舌尖交织,因为白饭中和了小杂鱼的咸,于是形成一种鲜香的味道会在口腔一直停留。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吃水面鱼干好多年了。

不过,鱼干腊肉都可以不晒,但陈皮却是一定要晒的。

每年一入秋,江门街上就会忽然多了一道特别的风景。一堆一堆的青柑开始随意堆放摆卖于家前屋后,而一群一群的婆婆阿姨,结对成群,围绕在柑子堆的周围,来买青柑剥掉皮。街头巷尾到处都会见到在地上晒的柑皮,阳台上面吊着晒的柑皮。

新会柑的皮比肉贵,柑肉还可以白送。因为新会的柑皮晒干后就是闻名天下的陈皮。

陈皮在江门的家庭应该家家都有储存,陈皮使用是三年的炒菜,五年的煲汤,十年的泡茶。陈皮的价值,据讲是以陈为贵。

关于陈皮,有几个民间谚语:“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杆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还有就是“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

因此,柑皮年年都要晒,好几个朋友都开玩笑说,女儿一出生,就要开始收藏柑皮,等她长大后,就可以用来做嫁妆了。我开玩笑说她们真是一帮未来的土豪!她们取笑我说,“一两陈皮一两金”,我就是从现在开始收藏也跟不上她们的步伐了。

其实,陈皮首先就是一种调味料,五邑人家里很多都收藏有30年~20年的。吃起来和三四年的陈皮比较,口感上一般人人吃不出差别,它还是一种区域调料,广东区域和周边用得多,其它地区用的不多,有人认为价格都是资本在炒作。

五邑人很多都认为不要神化陈皮,觉得它只是跟桂皮八角香叶一样的食用香料,可用可不用的东西,煲汤时喜欢的就放两片,不放也没什么影响。

在烹调肉类时加入陈皮,可以借助陈皮的芳香气味来辟除去肉食的腥膻气味,这样做出来的菜味道醇厚而不油腻,吃起来更加美味可口。

不过,用陈皮做菜,记得要先将陈皮洗净、泡软后,再用刀刮去陈皮内层的白色内膜,再切成片备用,浸泡陈皮的水也可以留用,这样做出来的陈皮菜就不会带苦味。

无戒学堂日更第236天

相关文章

  • 入秋后的“晒秋”

    昨晚江门开始下雨,直到今天整整下了一天都没有停。气温从30多度降到了25度,大概就是“一夜入秋”了。 入秋的江门,...

  • 婺源秋色最佳拍摄时间就要到了,还不赶快get这份指南

    根据历年经验及今年入秋后的天气表现状况,预计红枫观赏时间段在11月15至12月初之间。来婺源看秋吧!看红叶,看晒秋...

  • 晒秋

    (创作形式:文配图。文字:小米高原创。图片:原摄生活实景。) 剪儿纷飞玉丝编,李凭箜篌巧为弦。山肴野蔌并之味,欧阳...

  • 晒秋

    你的小生活,都是值得记录的大事件。------新华社《中国之美》 每一张照片 都是凝固的瞬间 都在讲述动人的故事 ...

  • 晒秋

    《晒秋》 文/王明军 我把 秋的色彩拾掇好 晾晒在老街的屋顶上 感受阳光 感受幻想 此刻 你千万不要 把雨巷的姑娘...

  • 晒秋

    花已向晚,飘落灿烂。 十三拾桂,酿蜜一罐。

  • 晒秋

    冬天孕育着春天的生机 秋天的食物里永远深藏着 春天播种时的辛勤的汗滴 收获的幸福里 有父母盼着远方的子女 快快归家...

  • 晒秋

  • 晒秋

    春花方谢,夏荷已开;夏荷衰败,枫花渐红。又到金秋,踏着满地的枯枝败叶,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思绪在这一刻停顿。 秋水...

  • 晒秋

    总是在晒秋的时候 想起不可见的故乡 半山坡 簸箕 房梁 红辣椒 花椒 魔芋片 总是在晒秋的时候 想起吹过屋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入秋后的“晒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kf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