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祝福》是鲁迅先生《仿徨》集里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以满是“仁义”的封建礼教却人性冷漠的鲁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贫苦农村妇女悲惨的一生。该文主要从一波三折的情节推动和封建礼教下的人情冷漠来展开论述。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小说以略显沉重的晚云开篇,引出了这该是一个人人欢庆的日子(鲁镇人的年终大典“祝福”)。在这样一个欢庆的日子,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回到了故乡,却又因故乡的人和事与自己处处有着隔膜和冷漠,想要快快离开。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的出现,加深了“我”的恐慌,她是使“我”想要快快离开的原因之一,又是令“我”深有愧疚和同情的农村妇女,正因如此才有了“我”接下来的叙述。
在“我”的叙述中,祥林嫂还活着却只剩一身皮囊。她悲哀的神色,像是木刻似的,怕是海啸或是地震也唤不回她的一丝丝情感波动;她还会说话,说的话却难有人应答或是无人愿意回答。在祥林嫂向“我”询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时,“我”一个已受过启蒙思想的知识分子却是难以回答,最后只是支支吾吾地说声“说不清”。难为的不是这个答案的有或没有,而是我的答案会不会剥夺了她仅剩的皮囊。“我”匆匆逃开后,总是想着自己给她的模棱两可的答案,怕是会害了她,却又安慰自己这件事与自己关系不大。直到第二日,“我”所料的真真实实地发生了,周边人对祥林嫂去世的愤慨源于她去世的时机不对,怨她破坏了“祝福”的氛围,甚至连带着对我紧紧地发问也显出不耐烦,“我”才稍稍平复下来,串联起了祥林嫂的一生。
祥林嫂的一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命运未曾善待过她,世人也少给她善良。她初到鲁镇时只有二十六七,青黄的脸色中还夹着些红晕。她是卫老婆子介绍给四叔家的女工,因为安分耐劳,在四叔家还算过得去。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是她的婆婆联合卫老婆子绑了她,为了得到足够多的彩礼,把她卖去了山里,祥林嫂想要反抗,却又无从反抗,只一年便生了一个男孩,与丈夫还算过得去;第二个转折是祥林嫂的男人因伤寒去世,唯一的孩子又被狼吃了。一时间,她又变成了她自己,为了生存,她又回了四叔家做工。第三次的转折并不如前两次来得猛烈,却是一点点消磨着祥林嫂那残破不堪的身心,鲁镇人的冷漠像是慢性毒药,经年累积到使人在麻木中走向死亡。如果说前两次的遭遇已经让这个命运悲苦的农村妇女身心受累,那么鲁镇人的冷漠应该是压死祥林嫂的最后一棵稻草。
02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同样,祥林嫂去世时,鲁镇没有一个人觉得这和自己有关,唯一让众人烦心的是她的去世打扰到了“祝福”。
祥林嫂去世了。鲁镇的人只会认为这是一个败坏风俗的人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走了。他们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令祥林嫂走向深渊的刽子手,他们处处喊着自己是“仁义道德”的规矩人。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是鲁镇上最为尊崇封建伦理道德的人,他认为祥林嫂二次嫁人是败坏风俗的;柳妈的身份和祥林嫂并无大的差异,她却以恐吓和取笑祥林嫂为乐,甚至提议让本就贫苦的祥林嫂去土地庙里捐门槛,为自己赎罪;鲁镇其他的人呢!他们则把祥林嫂的过往当作聊以寂寞的故事听,甚至有人想要当面听一听她讲孩子被狼吃的过程,特意寻来听,直到祥林嫂留下伤心的泪,他们才满足似的离去,久而久之,全镇人都能背诵她悲惨的过往,听到她说便感到头疼。
最后说一说“我”,“我”是一个旁观的角色,漠视着祥林嫂一切的悲惨遭遇。“我”没有去救赎祥林嫂,因为我连自己也没能救得了,尽管“我”是一名启蒙知识分子,却对鲁镇人自私自利且人性冷漠的这一社会现状不知所措,“我”能做的只是赶快逃离这里。总之,祥林嫂的去世: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鲁镇的人在一片片雪花的拥抱下开始了“祝福”,祥林嫂是再也感受不到这“欢庆的氛围”了,她彻底沉睡了,她的耳边应是再也听不到“仁义”的教条,她的眼里应是再也看不到鲁镇人“仁慈”的冷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