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逐渐走进自己的中年世界,今天看到年轻人一个个意气风发、生龙活虎的样子,倍感热血沸腾,欣赏与喜欢之余又有一丝怜爱。
我也是从青年时代走过来的。我深深知道青年是天之骄子、人生之王。
而其性格正在成型之中,其思维方式不再只是简单、个别、静止、线性的形式思维,而取而代之是辩证思维。其敢于怀疑世俗、挑战权威。其思维脱胎于社会,而又迅速融入社会。其创造自我、形成自觉,又粉碎自我、再造自我。在涅磐中成长,在成长中升华。其唤醒内心存在的无限潜能,又让思维天马行空、野蛮生长。其活力四射、勇于创新,而又盲目崇拜、好高鹜远、眼高手低。
和西方一些教育学者交流时,时常发现中国和西方的青年,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缺乏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较差。中国有非常好的基础义务教育,而中国大学教育又很少对思考能力进行专业训练,对青年人的思想成长也鲜有训练。当遇到情感失落、工作机会缺失时,容易发生挫败感,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自暴自弃。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路虽然很长,可最关键的只有几步。面对即将消逝的青春,作为一个过来人对青年人有一些建议:
1.人生路漫漫,志当存高远。年轻时当你迷茫时,理想是你人生的灯塔,他会伴你走过幽暗的低谷,一路前行,直达成功的彼岸。
2.凡事不人云亦云,要善于逆向思维。同时要善于通过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双向刺激自己的思维能力,打通思维的任督二脉。
3.勇于探索,学习的方式有三种:向书本学习、向先行者学习、通过实践学习。而实践是检验思维的法宝之一,在思维中要重求异思维,而轻求同思维。做到不盲从,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4.多交流沟通,形成自己的朋友圈。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每人拥有一个苹果;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每人拥有两种思想!
人择良友而交,凤择良木而栖,只有每日三省吾身、格物致知,才会有修身、养性、齐家、志天下的胸襟,多与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交流思想,岂不乐乎。
5.勤思慎言敏于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善于重创造思维,轻继承思维,思想在继承中扬弃,在创造中升华。
6.适度的远离网络,多阅读有益书籍。从文化中吸收有益的营养,滋养内心的灵魂。
7.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责任感。当下中国最缺的就是公民意识。
8.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其并不是教义,而是一种思维的方法。
9.在不断的成功中积累信心,在失败中总结教训。
10.要善于耐住寂寞,伟大的成功背后往往堆积着高高的寂寞。人前显贵,人后受罪。思维往往要经过:"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惑,然后才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11.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和人直接之间要善于合作。
每个人的成长不仅是一种历险,更是一种修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年轻人要善于在修行中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琢磨、不断的顿悟。
其实真正的成功不需要击败任何人,而是善于与自己身心的契合。
"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真诚的祝愿你在思维的原野上驰骋、修行,与成功有约。
一一一长安天行健随笔
长安天行健原创,转载请完整注明出处与作者姓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