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28781/d5780137970911d9.jpg)
“绿醴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以前的时光总是过得很慢,慢到我们需要用一段三年五载时光等待一个老朋友的归来。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往昔的片段,而思念在回忆中被无限地延宕……
“刘十九”缓缓说。我从此定格在他极其抒情与哀婉的语境里,在新时代里固执地做着一个旧时光的人。
有多少年了呢,也许是八年,甚至更长吧!长到数字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我几乎忘记了他的长相,只记得那道模糊又明朗的笑容,那样清瘦单薄的身影,在月光下不紧不慢的走着,氤氲出一片“岁月静好”的氛围,而我,似乎沉醉其中,再也没有醒过来。
刘十九是我的文友,他的文字功底我望尘莫及,语气极是抒情,是我们一致公认的老师。他曾力夸过我的散文,在一个偌大的写作群里,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我的文章,给所有的文友解读,如何开篇,如何架构,如何递进,如何升华,让我瞬间领会文字的玄机。
也我瞬间产生了一种错觉,感觉自己被从里到外读懂了。于是,我总是写着深情的文字,期待有一天刘十九会在一个不一样的时光读到它们。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他真的在一次无意中看到了,并解读到了更多的信息。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用宽容的一笑化解了我所有的尴尬与不安。后来我想,也许是他不忍击碎一个孩子用文字编织起来的一场关于文字的美梦吧!但我确实因此而爱上了作文,并萌生了做一名语文老师的想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28781/0a47842e3117043d.jpg)
刘十九曾经问我读什么书,我如数家珍地对他说了一些作家,张爱玲、徐志摩、村上春树、萧红、白先勇,此外就是永不变更的《红楼梦》,他向我推荐了一些美学与理论层面的书,我曾经以为一辈子都不可能翻开的书,如今却感到了那样细腻、深刻,字字句句走进了我的内心,而我,也借此了解了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人类一些共有的用词习惯和情感。也终于明白了那些将我陷于文字的深渊的奥秘所在。
其实我应该感谢刘十九,确实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去辨别一篇优秀的文章,如何用比较高级的写法。但是我总是挣扎在小我的喜好和舒适区,无法了悟,亦无法提升自己。
不知道怎么就和他的交流淡了下来。
他越来越忙,对于我发过去的文字,不再及时地回应了。
或者是说,偶尔也有敷衍之辞。
而我终究难以忍受那种冷落。
于是,我的笔变成了利器,对准他,口诛笔伐。
而他,什么都没有说,既没有解释,也没有愤怒,只是一贯地沉默着。
我曾经认为对于一个过了十八岁的人而言,任何误会都是可以沟通和化解的,但唯独我们之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时间一长,终于无从说起。
一别经年。
在无数个午夜梦回,无数次不甘心的追忆中,我曾经认真地追问和思考,刘十九留给我的是什么。
岁月和更多的阅读给了我答案:他可能是一本书,这本书教会我学习,也教给我一些,对美的呵护,以及对他人的尊重、爱与慈悲。
但是,无论多厚的一本书,能够承载的内容与思想总是有限的。我应该把目光投向更广袤的天空中。于是,我开始尝试独立思考、甄别、取舍,去探索所有未知的文字领域。
……
很多年后,我做了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我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五湖四海,用词习惯五花八门,作文的口语情况十分严重,对此,我有过短暂的灰心,后来,我设想如果换做刘十九来面对这种情况,他又会出什么招来激励学生呢?
我开始去寻找一些有效的书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整合出一些有助于我的方案。
就这样,在一场接一场的困顿与对抗中,我放过了他,也放过了自己。
又是一个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夜。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一段充满烟火味的长途跋涉之后,偶尔会在这样一个雨打芭蕉的夜晚,追问自己的内心,追问那些掩埋于岁月深处的往事。
往事化作了一杯温暖的茶,浸润着我的脾性,让我更冷静,更坚强的走下去。而我和刘十九,终究走散,再无交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28781/6d970ea30e64f919.jpg)
网友评论
拜读佳作。又一次沉醉在你的文字里,特别是前半文,一篇回忆人的文能写得这么“深情款款",这么优雅这么美,也是没谁了吧。
此刻,有长久的感伤。在有限的生命里,遇见所有相似的你我,终究是生命对我们的恩待和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