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所有的痛、以及自己的痛:
我们越是这样做,就越能够领悟到一个简单的真谛:我们以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人们之所以会说那些话,其实是在诉说他们有一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
如果意识到这点,我们就永远不会因他人的话而认为自己受到了屈辱。而我们之所以认为自己尊严受损没有被当人看,正是因为我们陷入对他人的负面评判中,或沉浸在认为自己犯了错而自责的想法中。
放下“别人眼中的我”,是多么的困难:
作家、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腾出‘他人如何看待我’这个想法的空间给天赐之福。”一旦我们将那些原本听起来像批评或指责的话看作来自他人的礼物——为身处痛苦中的人们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受到这份极致的幸福。
所谓“唾面自干”,也不过如此了。
我们不是为了改变他人的行为,而是看到对方的需求:
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在复述时的动机和诚意,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意图。也许,我们只是在机械地复述和运用非暴力沟通的要素,而不清晰这样做目的何在。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问自己,是否更多地将关注放在了“正确”运用流程上,而没有用心和眼前的人连结。又或许,我们虽然使用非暴力沟通的形式,但真正想要的却是改变他人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