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春秋,不知中国

作者: Klicky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20:35 被阅读96次

    最近一直在了解春秋的历史和故事,陆陆续续已经从西周末年听到了楚庄王时期的晋楚争霸,对于春秋故事的了解,基本上是听音频+看百度百科的结合的模式。听得越多越发沉迷,越是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认真真去了解这段历史。要说"不读春秋,不知中国",一点都不为过。

    这里顺便推荐下我听的节目名称,是佛山电台谢涛演绎的历史系列-谢涛《听世界》,喜马拉雅有大部分的资源。

    连点成线

    其实从小到大我们都了解过春秋战国的故事,课本上、电视剧、成语、谚语的典故里等等;系统得去了解春秋战国的故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把以前知道的零零散散的知识都贯穿起来了,于是碎片的信息有了结构,有了脉络。

    举几个例子:比如“不及黄泉无相见”的典故,比如“东道主”这个词的来历,比如“退避三舍、秦晋之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等背后的大国利益;还有庖丁解牛里,为什么主人翁叫庖丁,从而了解古人的常用命名规则。

    现在很多地方的地名都能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或者著名人物挂上钩,比如河南的新政,就是当年的郑国;许昌就是当年的许国;上蔡就是当年的蔡国;莒县则是当年的莒国;更有很多地方的名字从春秋时期就一直都没有变过,比如山东的即墨、河北的邯郸、山西的曲沃;每次碰到这些地方的朋友或者去这类地方玩,都特别心潮澎湃,满满的羡慕和敬畏。

    正如节目介绍的:有一个朝代,一半以上姓氏在那时构成;一半以上成语在那时产生;一半以上祖师爷出自那个时期。所以相比比读其他朝代的历史,读春秋战国故事,更有追根溯源的感觉;读得越多会越觉得中国人2000年来遵循的道德规范都是先秦时期的礼制带的节奏,从而对先贤们更加肃然起敬;

    不死的永远是精神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诸侯王轮番称霸,具体谁是霸主们虽然有争议,但是有影响力人物,历经千年依然闪耀。

    霸主的胸怀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这些都是春秋时期非常有作为的诸侯王,他们的成功机遇、自身见识与能力、识人尚任都是分不开的。另外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有小格局的人所没有的胸怀,能够容人所不容。

    • 齐桓公:在他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争夺王位时被管仲射了一箭,但他继位后,依然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从而成就了自己春秋第一霸的地位;
    • 晋文公:晋文公在19年逃亡过程中,差点被剑客勃鞮杀死,钱财被一个叫头须的随从全部偷走,让逃亡变得更加艰难;继位后,晋文公宽恕勃鞮和头须,使得他能够获得叛乱信息,快速平了叛乱并收获民心。
    • 楚庄王:楚庄王的妃子在群宴灯灭的时候被某个大臣拉了袖子,许妃扯下对方的帽缨向楚庄王告状;楚庄王不仅没有怪罪,还让所有人在灯亮之前都把帽缨取下来。后来这个臣子在楚国攻郑国的时候,奋勇杀敌,一直打到郑国都城,不要赏赐,只为报答楚庄王的不究之恩;这个故事也叫“楚庄王赦绝缨之罪”。
    • 秦穆公:秦穆公的马被当地的老百姓杀了吃了,他不仅没有惩罚老百姓,反而说有道德的人不该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还派人送了酒过去。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那群百姓听说秦穆公被晋国军队围困,个个拿着武器,为秦穆公拼死作战,用来报答秦穆公当初让他们食马饮酒的恩德。这个故事也叫“秦穆公欣盗马之士”。

    忠义

    忠义是中国自古以来非常推崇的传统美德。
    忠义的表现可能是因为忠于国君、忠于父母,从而在面对不公正时选择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也可能是忠于所坚持的信仰,在面对进步观念时的负隅顽抗;在虽然现代人在以今天的角度去讨论古人的行为时,认为很多人属于愚忠、不懂与时俱进。毕竟每个时代所坚持的价值观不一样,即使从今天的价值观出发,依然会为让人对先人的行为而敬佩不已。能够忠于矢志不渝坚持一种精神,至少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完满的。

    • 太子申生自杀:骊姬之乱中,骊姬用下了毒的肉嫁祸给太子申生要杀晋献公,晋献公赐死申生。旁人都劝申生去和晋献公申辩,但是申生觉得晋献公如果查了骊姬所为,就不得不处死骊姬;没有骊姬就会茶饭不思,自己又不能使父亲快乐,作为儿子这么做是不孝的。于是就选择了自杀。
    • 战神先轸之死:先轸无疑是春秋的第一战神,他在城濮之战中采用了诱敌深入等战术,将春秋时代的战争从没有策略的盲打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晋打退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在后来的秦晋战争中,由于晋襄公放走了先轸俘获的秦国三个大将,先轸很生气,朝晋襄公吐了口水。晋襄公继承了晋文公宽宏大量的品质,然后先轸自己一直内疚于心,觉得自己一直把晋襄公当侄子,一时僭越了君臣之礼,在攻打白狄的时候,在确定晋国已经稳胜的时候,之身冲入敌军、脱下盔甲,选择被敌人万箭穿心而死。一代战神死得壮烈。

    当然还有赵氏孤儿的故事中,程婴和公孙杵臼为了保护赵氏最后的血脉的事迹,更是看人看得潸然泪下。(当然这件事情真实性存疑)

    从今天的价值观看,也许我们会觉得程婴、先轸以及申生完全没有必要去死,活着反而对国家、对所守护的人也更有价值。我们可以不赞同他们的做法,但是依然可以理解,可以尊重他们的选择。

    结语

    一直觉得中国人拍历史剧不用去瞎掰,真实的历史都太精彩,完全不够拍的。
    春秋的故事太多,可以讨论的切入点更多,只是挑了一两个角度讲讲;听完了春秋,打算继续听战国和秦汉,后面有了新的感想,再写吧~~

    看不够讲不完的先秦故事,在此立个誓,有生之年一定要把《史记》、《左传》《东周列国传》都看完。坚定的眼神.jpg


    为什么一定要读春秋战国的故事,《听世界》节目开篇介绍得已经非常完美:

    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百家争鸣的舞台,给了无数英雄们表现的机会。齐国向东,晋国向北,楚国向南,秦国向西,四大强国的扩张,使华夏版图至少扩大了一倍以上,奠定了今天中国庞大领土的基础!春秋五霸,谁是真正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还是楚庄王?什么是称霸天下的第一要素,仁义、诚信,还是武力呢?让我继续翻开几百年春秋战国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读春秋,不知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hp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