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感叹命运,也期望命运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说到命运,我想起了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9首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其中“英雄交响曲”、”命运的交响曲”、“欢乐颂”被世人广为传颂,而“命运交响曲”最让我震撼。贝多芬8岁登台,11岁完成第一部作品“钢琴变奏曲”,并开始演出自己的作品,是妥妥的音乐天才。但25岁患上耳疾,听力开始下降,45岁时耳朵完全失去听力。作为音乐人,耳朵失聪让他倍受打击,生活困顿、事业受挫,让他不得不感叹命运的不公,在呐喊之余,他又不甘心这样的命运安排,于是以惊人的毅力,不断地与命运抗争,在完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仍然创作出了这些惊世之作。他把对命运的呐喊、与命运的抗争体现在了”命运交响曲中“,之中重现了一种从受难到复活、重生的主题情节,那种很强烈的节奏感震撼着每个听众的心灵,也激励着人们克服千难万险不断前行。
说到命运,我又想到了前京东副总裁蔡磊。蔡磊从小学习成绩优秀,高二时参加高考被中央财大录取。读研时,以每年多本的速度参与编辑了许多专业书籍,毕业后加入三星集团中国部,之后还在过安利中国部、万科集团。在别人的眼中,他属于站在塔尖的人,他能掌控了自己的命运。就在大家为他鼓掌喝彩能掌控命运的时候,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41岁时被确诊患了“渐冻症”。这对热爱工作、一直拼博、不断奋斗的蔡磊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但他勇敢地面对患“渐冻症”的事实,在发现无特效药能治疗的情况下,他与药物研究开发企业合作,开始了他的再创业过程,希望在抗争自己命运的同时能帮到其他这样的患者。
前几天有幸成为一名考官。发现考生走进坐着若干考官的考场时,都有一种命运被他人掌控的感觉,偶然因素引起的一些差异对考生来说可能就是职业命运的鸿沟。选上的一定是优秀的,但落选的不一定不优秀。
命运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
在我看来,优秀的、杰出的人和普通的人一样,好些事情是无能为力的,是无法自己掌控的。命运也是这样,我们无法掌控。 虽然无法掌控命运,但我们可以掌控如何面对命运的不公。你可以选择认命而随波逐流,但也可以选择与命运抗争,逆向前行,像贝多芬,像蔡磊等。人生非常短暂,走是一定的,但总该留下些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说不好,但我觉得人应该努力奋斗,去创造,去完善,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人争取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至少这是一个社会人的职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