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沙牛老师的7天清单思维训练营之旅

沙牛老师的7天清单思维训练营之旅

作者: 亚洲很好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21:28 被阅读0次

训练营主讲人:沙牛老师
学生之一:亚洲

今天我来复盘总结一下,这7天里沙牛老师无私地引领我们进入踏上一个台阶,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是上一个台阶哦。
我使用清单也有两年了,但我在看到这个少练营的时候还是有一点小激动。
为什么呢,就是里面讲到一个概念,就是思维,把一个工具上升到一种思维模式,这让我很感兴趣。
现在我就说说这7天里的一些感受。

Day 1

第一,回忆一下,我之前使用过清单吗,是如何使用它的?
1、这是我使用的第一款软件:奇妙清单。刚开始时,就是简单的把事项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全部填入软件中,
2、第二款就是试了滴达清单的几款国内APP,都是使用免费功能。最后还是选择回,奇妙清单。
3、后来,接触到一些新的清单APP,主要是觉的这些新的APP有一些新功能,感觉还是很好用,就使用上了,还付费购买终身版。这是一款初创的APP,名字我就忘了,但是经历却是深刻的。
当我满心的把奇妙清单上的事项一条条的复制-粘贴的搬到新APP,使用一段时间后,APP突然来一个大的更新版本功能。
在这APP天天更新的时代里,更新倒不是新奇事。新奇的事情是更新后,之前记录在软件上的事项,全部清零。
这一下把我整个人搞懵了,我已经习惯清单记录了,很多事情都是记在软件上,然后一项项的做下去了。这一个清零后,让我整个人做事情无从下手。要不断的回忆之前的事情。为了这事我还找他们的客户发火,讲道理,都没有,客服一天天的拖,说记录会恢复过来。最后的结果就是我抛弃了这款APP,得到的经验是,重要的记录不能保存在小公司,不能相信小公司。
4、从2018年初开始使用,日事清,至今。优点就是很多大公司都在使用,说明公司已经经过很多大公司的考验,我就不必担心了。这款软件我也是购买了终身版,在国内清单类软件里是比较优秀了。
软件本身,全平台,功能不断的优化。操作简单,1年多,功能上的使用已经挺成熟了。如果能加上一些理念的东西在里面,就更加好了。这就是我为什么参加这个训练营的目的。

第二,学习完今天的内容后,有什么新的认知吗?
新认知,清单不仅仅是收集待办事项的工具,清单更应该是我们思考的方式,养成习惯的工具。
清单拯救无印良品,他们的门店有二千多条的清单,开发部门有六千多条的清单,这些清单使用事情变的简单化,规范化,易于操作,减少错误。
我们在做一件新事项时,可以先列清单,在脑海中,过一次。然后在实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最后完成时,复盘,把整个流程清单化,作为以后相类似的事项的清单列表,这样就做到了复利效应,减少了重复工作的出现,也避免了事项遗漏。

Day 2

清空大脑

之前听其它时间管理课的时候,也讲过清空大脑,所以今天做这个清空大脑的事情,相对于我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但沙牛老师说到一点,就是一定要用纸和笔来做,不能一边想一边把事情填入APP。
因为纸笔能带给我轻松,流畅感,不会被打断。
由于平时我已经把事项都有记录到APP上,但这次清空大脑,我还是写下了三十多条。
这让我意识到,我还是没有应时的做到清空大脑的工作。还留了一些给大脑。这让我自身没有完全整出个第二大脑。

Day 3

待办事项清单

什么是待办清单,就是近期的事情列出来,借助纸笔也好,还是软件也好,只要把脑里的事情清空表达出来。就是烂笔头比脑记的好。

那么你列出待办事项清单,是偶尔式,鸡血式,堆积如山的爆发式,还是一种,平平淡淡连续的习惯。
只有频率越高,你的成果才越大。

有一个神奇的数字7,就是你大脑记住事情的件数是,7+-2,就是人一般最小可以记住5件事情,最多是9件情。

还有一种现象叫蔡加尼克效应,
一是人会把“未完成”的事情一直念念不忘的记住,就算有时忘记了,也会突然间又出现在大脑里,这样就造成了记录事情的不完整。后果就是这些未完成事情不断在大脑里苏醒,激活模糊记忆,让人无法集中精力处理当下的事情。
二是人会把“已完成”的事情慢慢的忘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会把已完成的事情淡化了。后果就是记住的事情越来越不完整,让我们在做工作日记,周记时会记不起来。

根据这两条效应,我们可以利用清单来管理。
一是:“未完成”的事情,利用清单把大脑的事情清空出来,让软件来记录,让人可以处在当下的专注状态。
二是:只有把所有的“未完成”的事情都列出来后,做完一件事情后,就打勾,这样方便在写工作日记时,可以借“已完成”事项来进行回忆记录。
(串起来:清空大脑列清单--打勾--工作日记)

在清空大脑后,记录事情时,不建议记在纸笔上和备忘录式的软件上,在记在专门的清单软件上会比较好。

作业:把清空大脑后的事项按属性进分类并记在软件上。
完成。

Day 4

检查清单

1、快速罗列
2、分门别类
3、不断更新

做好多种检查清单,旅行清单,物品清单,底线清单,原则清单。
清单一直给我的印象是,记录待办事项,分解步骤。然后执行打勾。
但是听了今天的课后,原来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各式各类的清单,来让生活更用条理性,节约时间,减少遗漏,避免错误。让我重新认识了清单世界。

Day 5

流程清单

流程清单比检查清单多一维度,就是顺序。
检查清单一般是物品,而流程清单是待办事项。
流程清单能有效检查项目是否按预设制定进行开展,并有效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问题。
生活,工作有很多可以列出流程清单使用。
怎么罗列流程清单,其实并不用去重新思考,前人已经提供了很好的模型PDCA循环。
这个PDCA循环首先是在质量管理是上使用的。
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P,计划:首先在脑子里把整个项目进行模拟,把模拟的过程列出流程清单初稿。
D,执行:拿着初稿就开始进行一步一步的执行,这时就会发现很多漏洞,错误。
C,检查:在执行的过程中把发现的问题,直接进行修改。有错就改,有遗漏,就增加,需要备注的直接备注。
A,处理:整个流程下来,就会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流程清单,以备下次同类事项时进行使用。

比如,发两千快递,一份列出发货流程清单,一份列出物品清单。

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发是
这两份清单,是接到项目时,要进行事前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功。
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使用了1个番茄种时间,之后用了8小时发货。思考是二八法则里的20%,后面的80%就是体力活。

列出频率最高的事项,列出流程清单。

Day 6

过目不忘的清单阅读法,把清单思维运用到阅读上,真是思维决定了我们进步的速度。

最大益处:帮助记忆,加深理解
这方法适用于技能类,专业类书籍,很适合我最近的在考技能类的证书。

准备工作
1、了解书籍的信息,读序言,了解书是讲什么的。
2、研究书的目录,主要试找到书的框架并分配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一本好书,最好是一周读完。
先是略读,再精读。
记录,提醒概念,案例的人名。
之后一定要回想。回想这一步很多人都说过,说这是记忆事解的重要步骤。

记关键词的方法
1)概念
2)事情有多少步
3)案例

参考书籍《习惯的力量》

记关键词的时候,要记录关键词的层级

每天回顾一下前一天的笔记

功能:练习过目不忘的专注模式,发散模式

通过清单阅读,主要是能还原书的3D结构架构。

Day 7

复盘总结:7天里,沙牛老师让我重新认识了清单的使用,更重新的是启发我的清单思维模式。

清单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应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更应该是我们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大家的大脑里都有一种信息过载的负担感。
这样会让我们在生活中犯下不小错误,而这些错误又分有无知之错和无能之错。

格洛维兹和麦金太尔说人类错误分为两大类型:

‘无知之错’这种犯错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科学只让我们部分理解了世界的运行规律

‘无能之错’这种犯错并非因为没有掌握知识,而是因为没有正确的使用这些知识就如同疾病而言以前我们并不知道病因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治疗 但仅仅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 科学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以至于我们现在不能只应对‘无知之错’的挑战 还要投入大量精力来应付‘无能之错’的挑战

在这信息大爆炸中,无知之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能之错。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无知之错,是必然的,是人类还没有完全理解世界。所以只要你在社会中,就必然会犯错。
而无能之错呢,是人类使用了不正确的方法来使用知识,来处理社会事情而导致。这是可以避免的,是主观能动性的。
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清单思维。清单会把流程,方法更规范化,更有可控性。
所以现代社会掌握清单思维让我们更具有优势,更适应这信息爆炸的时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沙牛老师的7天清单思维训练营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kf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