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橙

作者: 章海萍 | 来源:发表于2020-05-07 11:02 被阅读0次

    这是一本奇特的的作品。

    看第一部分时,我以为只是一本小说。确实,是一本小说,作者虚构了一个阿力克斯的十五岁叛逆少年,哦,不,不能说是叛逆,应该说是暴力或者犯罪青少年。《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霍尔顿和这里的青少年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阿力克斯简直是无恶不作,没有是非观和道德观,打架、抢劫、强奸...,后来因为失手杀死“猫夫人“被关进监狱。

    看第二部分时,我以为是一本心理学作品。确实,涉及了行为治疗和人本主义。阿力克斯入狱后,为了获得自由,自愿参加了监狱里的实验,也就是行为矫正中的“厌恶治疗”,成为了巴普洛夫的“狗”,他建立了对色情、犯罪和暴力,甚至是音乐的条件反射,他被治疗或者说是矫正成为了一个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的人,释放出狱。

    看第三部分时,我以为是一部带有政治讽刺色彩的寓言。出狱后的阿力克斯走投无路,也无力反抗,遇到了曾经被他伤害过的反政府组织首领亚历山大。阿力克斯沦为了政府与反政府组织斗争的工具和筹码,没有人真正关心他的自由、感受和命运。

    全书看完之后,才慢慢地领会“发条橙”的精髓,明了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无论善恶,均是个人的选择,如果是被迫行善,就像是上了发条的橙子一样,生命再没有意义。在这个层次上,作者是鲜明地反对行为主义,反对厌恶治疗的,出于趋利避害,害怕疼痛,即使做出的是行善的行为也是不值得的。一个不能选择的人是不能称之为人的,仅仅只是一个发条机器而已。在行为主义和人本方面,我个人的倾向也是人本主义,在但这么夸张的暴力和政府改造方面,也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是否可以为了保护秩序就要牺牲自由,是否是为了根除社会就要牺牲人性?同样,东西方文化差异也会带来不同的思考,即使疫情当前,西方人对自由的追求还是置于首位,而东方文化更在乎的是稳定、秩序和安全。生活原本没有答案,作者用极尽夸张的手法,引发每个人的思考。

    作者对政治的讥讽也是一目了然的,政府只不过是在维权的强硬控制和自由主义的放纵宽容之间不断摇摆,无论机械的行为矫正还是自由主义,都只不过沦为政客和政府的统治工具而已!

    据说同名影片完全还原了原著,争议也较大,我是没有兴趣去面对那么真实的暴力场景,还是读书吧。

相关文章

  • 《发条橙》:性·暴力·未来

    《发条橙》:性·暴力·未来 ...

  • 翻译练习:妮可·基德曼追忆斯坦利·库布里克

    2012.10.25 我看库布里克的第一部电影是《发条橙》,那时我十三、四岁(当时我经常逃学)。发条橙的感觉是即使...

  • 这3本高人气小说,看的让人荷尔蒙躁动

    《发条橙》 安东尼·伯吉斯 8.0(10772人评价) 内容简介 《发条橙》是一部幻想小说。一个生活在英国未来社会...

  • 《发条橙》“一个不能选择的人是不可称之为人的”

    发条橙——一只被上了发条的橙子。 《发条橙》是伯吉斯在1962年发表的小说,1972年库布里克导演了同名电影。(对...

  • 荒诞心理科幻电影——发条橙

    “发条橙”即马来语中上了发条的人,英语俚语也比喻奇怪的事物。发条橙,用这个词命名这部电影最贴切不过。 这部电影充斥...

  • 200-250

    NO.201 (ID=188 ; Score=84) 片名:发条橙 / A Clockwork Orange / ...

  • 没有了选择和自由后

    最近,我读了安东尼·伯吉斯的《发条橙》,略有感触,在此浅谈一下。 《发条橙》讲述了作恶多端的少年亚历克斯在强权的特...

  • 如何看懂《发条橙》的内涵

    善由心生,善良是由人自己去选择的,然而当人不能选择的时候,他也不再为人。 《发条橙》 虽然我看了发条橙,我也查了它...

  • 《发条橙》

    在来往北京的火车上看完了《发条橙》的最后一部分,怕忘记,就匆匆忙忙的记录下来了。 一开始看亚历克斯干的那些坏事儿的...

  • 发条橙

    发条橙,一个外皮包内机械的意志限制体。 最令西方人害怕的不是强奸,谋杀,而是洗脑,因为西方世界看重自由意志,失去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条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po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