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在当下”vs“活在未来”?
说实话我很少预测,或许是鸡汤或许是给自己最大的心理安慰就是相信通过努力会让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好点。那用逻辑推理下,大环境会不会越来越好,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会曲折向好。那通过投资真能让自己赚钱吗?从他国历史现在看到有些人实现了。提高能力是不是能让自己赚钱的机会更多,选择对了正确方法更有机会和希望。这个是自己愿意做的事吗?肯定 ,是我想了几年的三圈交集的事,所以坚持这个目标不断践行。如何践行,几个投资相关课程的学习,相关上市公司信息的收集,财报估值的学习,行业内数据对比分析。暂时这样,想清楚后再增加。
每天花上三十分钟,认真总结归纳一下周围的规律和趋势,看看未来可能发生什么。这种练习做的越多,你越有可能性“活在未来”。预测的事得和自己有关才有用!哪个行业能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哪个行业市场容量更大,哪个行业壁垒更多,消费,医疗,科技,金融?
预测未来有时候只是停留在预测上。对于未来会幻想一下,然后止于行动和思考。稳定的现状带来的安全感毕竟很有诱惑力。---成长就是放弃安全感带来的舒适,我就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人,因为没有人给我安全感 ,所以只能自己去寻找安全感 ,相信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我总觉得,一个人是否真相信某种理念,最终只有一种体现:践行。挂在嘴边永远比实际践行简单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最终只有少数人能够活在未来。
我身边有位元老级老师,我觉得他就是活在未来的人。---感谢我当年的Y同学把我带入时间管理的路上,在此路上不断摸索中才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Y同学现在已经博士后读完进入了高校。不和别人比,和过去的自己比,每个人都世界上一朵花,百花齐放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逻辑思维能力。我坚信优质的思考就是“活在未来”的必备条件,而那些看起来管用的技巧,只能满足你当下的需求。严谨的逻辑,能帮你更好地预测未来。
最重要的预测,大概是两年前,相信自己可以通过积累,做出自己的作品,赢得跨界转行的机会。---我才发现我也还有一次重要预测,在离开老东家后发现制造行业前景很难,工作范围要选择未来10年有发展行业,但金融互联网相关行业没有从业经验很难进,医疗大健康产业可以选择。感谢自己当年的预测,现在在医疗行业目前很满意 。---如果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等待任何时机成熟,今天开始就按照那个标准要求自己。这样你相当于某种程度上已经活在自己期待的未来里了。
上大学的状态就很好反应出大家对于知识的态度。---哎,好多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在学习。如何改变是我最头疼的问题。---对于在大学上课的学生来说,可能“活在当下”都已经是不错的状态了。很多情况下,学生们甚至是“活在过去”的。虽然一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重大的科技突破,能把这些新知识融入到教学里的老师和学校恐怕并不多。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不要忽略对于自己专业领域的趋势研究。每天花些时间看些最新的材料,对于预测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在我读书的时候,到处充斥着读书无用论,但我一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每天扎在图书馆,考本科,考研究生。最终因为这个信念,我摆脱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我相信普通人只能这条路“知识改变命运”。我也一直践行这点,普通人没有背景没有人引导只能凭读书学习专业技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这是一个你认准的方向,那就笃信自己的判断。虽然你也有很大可能失败,但是那又怎么样呢?不想被困在“当下”,我们只能勇敢迈出这一步。
感谢当年的自己,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二、实战管理方法-知人善用育人
蘑菇定律--新员工有的是天马行空的幻想,有的是冲动和无数激情 ,请去培养他们--做务实的事,给足够的培训。
师徒制---公司大了制度规范东西多,为了让新入职员工尽快融入企业 ,设计制度,让老带新。
情境管理---员工有四种:热心生手,热情消失的学习者,谨慎执行者和独自自主完成者。用指令,教练,支持,授权来进行不同的管理 。
鲶鱼效应--员工太安于现状需要用危机竞争假想敌来激活团队士气。中途聘用外部引入鲶鱼,内部提拔优秀员工,设立红蓝两军对战在别人没有打败自己前先打败自己。
贝尼斯定理---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对员工的培训70%来自于工作种学习-工作总结,20%向他人学习-优秀员工分享,10%为正式培训-引入外部培训。
企业发展前景--看行业发展前景,BOOS的眼光和愿意分享的态度 ,管理团队的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