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316767/3897bc82032470c9.jpg)
一
当你从事一项工作久一点了之后,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加入了超多的微信群,曾经为了处置一笔不良,断断续续加入了6个群。这些群里的人,都来自各个单位、机构,甚至可能会分布在五湖四海,微信是个交流的好手段。然而除了工作从不联系的我,却突然收到了一个群的消息。
这是一个监管群,主要是大保健发布一些紧急的要上报的事项。这次我收到的是要求大家排查一下自己行里是否有人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比如协助客户进行贷款诈骗、违规发放贷款、非法集资以及······“违规打赏女主播”——原谅我还没有截好图就被踢出群了,这是真的!
遇到这种不需要填表的调研,又是如此禁忌而紧急的调研,通常大家回复的速度很快:没有!绝对没有。
等我再想细看的时候,我已经被移除该群了。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已经纷飞的思绪。
二
银行里的人不做违法的事情,是理所应当但又不太可能的。哪个银行能保证百分百员工不违规不违法呢,如果有,那么银行的领导很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在被或已被JiWei审查。
说起这个小城商行,15年确实出过在当地挺出名的事儿呢。
那是一个下午,行办公室接到了监管部门的紧急电话,一位投诉者,将电话打到了监督局里,反应了一些问题,要求该银行予以解释。办公室将这个文件送来的时候,我看到上面写着的是这样一段文字:
投诉人:SGG(不便透露)。投诉原因:自己从未在该银行办理过任何除了存款以外的业务,但最近在农业银行申请房贷时,发现了征信有一笔不良,经过自己去人民银行申请,发现了该贷款是在这个城商行办理的,现请该银行予以解释。(大概意思)
很快我将文件递交给了时任领导,我记得领导看到名字,就立刻叹了一口气,说:哎又是他,又来了。
想必S先生,不是第一次了。
于是,我放下文件后,就去和部门老员工聊了起来。
三
在大概三四年前的时候(2010年),银行对于各类内控及所谓的监管几乎都是形式上的,而那时候,刚好又是放贷款最为“疯狂”的一段时间(肆万亿计划),导致很多贷前审查也流于表面。即使是监管部门,每个月的主要问题就是:这个月增长了多少?大家都在放放放,没人关心怎么收。即使有出问题的贷款,给其他人放一笔额度两倍甚至三倍的贷款,用来偿还这笔有问题的就好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信贷客户经理就起了歪脑筋。
既然对公业务审查都如此“简陋”,那个人业务,因为金额相比之下实在太小,银行连审查这种行为,都懒得做了,往往直接批量签字放款。
两位客户经理,和一位信贷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一位信贷档案的管理人员,组成了一个小团体,由两位客户经理搜集资料。具体点儿说,就是去找身份证复印件。那个年代,银行大跃进,给许许多多的单位批量开卡,办业务,拉存款,所以找个理由要到自己客户员工的身份证不难。另一位客户经理更是有门路,直接找到了许多村镇领导,说银行现在研究发放农户的贷款。就顺利的要来了不少农村朋友的资料。
紧接着,客户经理填写了大量资料,每个人贷款五六万,到十几万不等。这些个人贷款,被批量送到了信贷审批管理部门,由于金额小,不需要太高位阶的领导签字,总行审查,又是行驶检查,所以很快一批批贷款业务被批准了。但是前台操作放款的时候,需要有总行的签章呀。这时候,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就派上了用场。贷款总是要形成档案的,档案是需要统一存放以备检查的(虽然检查是形式上的)。档案审查人员,出具了信贷档案齐全的证明,而信贷档案审查人员,是可以直接接触到总行放款的公章的。就这样,公章被顺利的盖在了虚假的放款材料上。而这些档案,也被审查人员藏在了偌大档案室最阴暗的角落里。
四
在那个房价才起飞没多久的年代了,四个人,放了500多万的贷款。
您可能不禁要问,贷款发放到哪儿去了啊?被冒名的客户自己的卡上,那卡就是批量开的卡,只不过开了之后,从来没有到“贷款人”或者说这些客户的手上,而是被客户经理截留在了自己手里。
有借必有还,这是江湖的基本规矩。同样被大家公认的,还有富人才更富,钱定能生钱。
手里有这么一大笔钱,要用来做什么呢?大家都是银行人,所以肯定要放贷款啊。在全民大借贷的时候,手里有那么多想要贷款的客户银行做不过来,当然很容易找到下手目标。
就这样,一个成立在银行的影子里的“影子银行”,诞生了。
然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被贷款”的大家都不知道,或者,愿意保守秘密。当有个别人,觉得不对找上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很自然地说,可能是银行操作的问题不要担心,后头,就将这个人的贷款填平。而加入有个别人发现更多,以此要挟,那更简单,拉他入伙,给他些“利息”。就这样,他们在影子中,存在了好几年,也算赚了个“盆满钵满”。
直到人民银行征信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贷款买房方能发家致富,今日不买,明日后悔。于是房地产开发商乐得合不拢嘴,也自然成了银行的VIP中P。可一去贷款,才发现,自己有贷款,有的还是不良贷款?
五
为什么会成了不良呢,因为四人帮被发现了,被发现了以后,这么丢人的事儿不能说出去,于是就内部处置了。内部处置完了,这些“假贷款”只能调整成不良贷款,以便内部核销了。因为核销需要一定的手续和材料,而这些事儿又不能说出去,只能靠和有关领导,有关单位“打招呼”,“走关系”。村儿里的,有大队书记顶着。公司的,有董事长处理去(当然,有关领导很开心的得到了“综合金融方案”的支持)。就这样,贷款核销了。“被贷款人”却还是不明不白的背上了一笔笔的“不良贷款”。
在一个人人遇事只想靠“潜规则”办事的环境里,如果有人想要非要以“明制度”办事,将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动荡。
前面说的S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人。
S先生做事向来认真,他是一家地产公司的副总,经济基础较好,于是想要送读高中的女儿出国。在填写资料并等待审核的日子里,他被告知因为自己的征信问题,很可能影响女儿出国事宜,并且,在这个外汇管制紧张的时期,他更将可能被限制,无法通过自己和家人的账户给国外汇款。
经过了多次向多部门的投诉,S先生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
S先生所在的地产公司,却在大时代中,用着便宜贷款,赚的盆满钵满了。
结语
我离开的时候,S先生所在的地产公司正在申请紧急贷款。或许S先生再一次的投诉,还将没有什么结果。又或者,只有在一次洗牌之后,坍塌之后,才会有所谓的迟到的正义?但那正义,还能照顾到他的身上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16767/8549e70317a8943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