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让孩子们一个人在屋子里和一颗棉花糖独处,如果等到时间没有吃掉棉花糖,就可以再得到一颗作为奖励。
很多家长纷纷表示,那就应该从小就锻炼延迟满足呀~
其实我们忽略了,延迟满足能力真正的成因,恰恰是父母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 是孩子深信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
延迟满足能力的形成,来自于父母从小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越是及时回应和满足的孩子,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因为信任,所以能安心等待
婴儿期的饥饿、哭闹,寻求目前等情绪,得到及时回应,孩子会对世界充满信任,深信自己的需求可以自由表达,且会得到满足,自然可以安心等待。
如果相反,幼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内心会处在想要而“得不到”的恐惧中,反而是有一点好处就迫不及待的消费掉。
明白原理不重要,我们要在生活中,如何实践呢?
如果我的孩子以及错过了,婴儿的及时满足期,该怎么办?
首先,在孩子提出需求的时候,有充分满足孩子需求的意愿
认同孩子的需求,让他知道,有需求是没错的,能满足的可以满足,不能满足的情况要真实的告之,也许当下也会用哭泣来面对,正当的情绪流动,会让他从中成长。
大家有没有曾经错过的时候,以及当下有什么可补救的小行动呢,欢迎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