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三讲学习收获
田秀红
经典中的管理智慧《论语》第三讲,李老师重点讲了仁,什么是仁,论语中对仁的解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回馈法则:
你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回到你自己的身上来。
回来的东西一定比你做的要多。
爱敬存心,敬一切人,上至八十老翁,下至几岁幼儿,处处爱人,处处敬人,这是一种修为,一种修养,不是伪善,是我们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任何人都要学习如何融入集体,如何热爱集体,爱家,爱国,爱人民。
强者与弱者互相依存,强者离不开弱者,弱者离不开强者,人们因为爱,因为互助互利才得以走到今天。
今天这个社会不是问题太多,而是主动站出来解决问题的人太少。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我们多少人在老师面前,却不尊重老师,不珍惜老师的教诲,面对服务大众的机会,修福修慧的机会,不珍惜,不爱惜,虽智大迷。
强者仁爱能助人,弱者自强知感恩。
我是强者,还是弱者呢?在弱者面前我是强者,我要仁爱,帮助弱者。在强者面前,在某一方面,我又成了弱者,我要自强不息,努力学习成长,同时怀着感恩的心接受别人的帮助。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我们当老师和家长的,要养护孩子的仁爱之心,帮助他泛爱众,而亲仁,有感知生命、享受生命的能力,一生越来越光明美好。这正是心性教育的核心。
爱人者人恒爱之
人类命运共同体
没有仁,精神疾病将难以遏制,人类的幸福难以达到。
怎么办:
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恭、宽、信、敏、惠
先难而后获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弟子规
交朋友,交有仁爱心的朋友。
管理,就是考验心中有多少慈悲和智慧。修身齐家治国齐天下,修行自己是一辈子的事,时时处处怀仁爱之心,“吾欲仁,则仁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