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良儿童使用策略的能力
策略的选择与使用是Flavell对元认知知识划分的最后一个变量,即策略变量。有效地选择和使用策略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必要条件。有研究表明,与正常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在策略的选择和实施上存在缺陷。Englert等人探讨了学习不良儿童有关写作过程的元认知知识,结果发现,学习不良儿童关于写作策略的知识以及关于调节写作过程的知识不如一般儿童。例如,学习不良儿童在判断何时结尾时,往往利用任务的外部线索(比如文章的长度、课文的机械特征、同伴的反应、教师判断等),对读者的阅读需要并不敏感(Englert,Raphael,Fear,&Anderson,1988)。Wong(1991)的研究发现,学习不良儿童并不是缺乏完成任务的策略知识,而是缺乏正确选择和使用策略的能力,即不能找到合适策略来解决相应问题。Montague(1997a)对学习不良儿童解决数学问题的研究也有相似的发现。
国内对于学习不良儿童对学习策略的选用和实施作了大量的研究,王春燕等人在研究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特点时发现,学习不良儿童不能有效地使用策略(王春燕,梁晓燕,2001)。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陈英和与赵笑梅(2005)认为,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存在策略使用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策略的数量储备显得不足,他们认为这是导致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第二,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存在缺陷,他们发现学习不良儿童不仅很少使用策略,而且倾向于选择低水平、低效甚至不成熟的策略;第三,对策略的运用不熟练,缺乏灵活性,策略的“固着”现象明显,即使选择了正确、有效的策略也不能很好地执行。有关学习不良儿童的实证研究也验证了陈英和与赵笑梅的观点。周永垒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比较学习不良学生和优秀学生在策略选用上的差异,发现二者在浅加工问题上的得分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在需要精细加工问题上的得分的差异显著,这说明学习不良儿童在加工过程中倾向于选择低水平的加工策略(如复述等),但是缺乏对精细或更高层次的加工策略(如组织、归纳和概括等)的运用(周永垒,韩玉昌,张侃,2005)。同样,郭文斌(2006)研究了学习不良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选用,发现学习不良学生仅仅在复述维度上的得分高于优秀学生,在其他各个笔上的得分均低于优秀学生。
学习不良儿童对学习行为的监测与调节能力
对学习过程的监测与调节是学习者保持高效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元认知执行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重要体现,对应的是Flavell理论体系中元认知过程。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者能及时监测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相反,学习不良学生不能准确判断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进程,也就不能有效调节学习行为,这也是导致学习不良的重要原因(李伟健,2011)。元认知监测与调节往往与在学习过程中对策略的使用分不开。例如上文提到学习不良儿童不能选择正确、有效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说明他们对学习任务以及策略缺乏有效的监测。即使学习不良儿童能够使用正确策略来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他们也不能根据策略使用的效果对当前使用的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变通,出现策略“固着”现象,这表明学习不良学生缺乏对策略使用的调节能力。
随着元认知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发展,国内相关研究的关注点从学习不良学生对策略的监测转向对学习过程的监控(监测和控制)。首先体现在对元认知监测的研究上,个体对学习过程的监测可以出现在学习发生之前、学习之中和提取过程,它包括难易度判断(ease of learning,EOL)、学习判断(judgement of learning,JOL)、知晓判断(feeling of knowledge,FOK)以及自信心判断(judgement of confidence,JOC)(偷国良,张雅明,2004)。目前,研究者们针对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记忆监测作了大量研究,张承芬等人针对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水平的对比研究发现,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水平明显低于一般儿童(张承芬,赵海,付宗国,2000)。周楚、刘晓明和张明(2004)采用实验的方法,以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学习不良儿童与学习优秀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水平,结果发现:学习不良儿童的三种元记忆监测指标的等级均低于学优儿童。张雅明和俞国良(2007)对于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水平的发展研究也发现,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水平偏低,而且受到年级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过程当中,个体会根据对各个过程的监测结果作出相应的调节,这一过程就是元认知控制。研究者针对记忆过程当中的元认知控制——被称为元记忆控制——作了大量研究,衡量元记忆控制有效性的指标是学习时间的分配。周楚等人(2004)和张雅明等人(2007)的研究中也涉及元记忆控制的研究,结果均发现:在监测的基础上,一般儿童的学习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均优于学习不良儿童。李伟健(2011)系统探讨了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在元记忆监测和控制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学习不良儿童学习判断的绝对准确性要低于一般儿童。同时还发现与学习不良儿童相比,一般儿童更倾向于对那些判断值低的项目给予更多的学习时间,对那些判断值高的项目给予更少的学习时间,这说明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记忆监测结果与学习时间分配的密切程度不如一般儿童。以上这些研究都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的较低的元认知水平不仅体现在元认知监测上,也体现在元认知控制上,而且严重影响到了学习过程当中的行为调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