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手机时在一个当地新闻里看到这样一件事情:
某幼儿园孩子小贝在放学回家路上闷闷不乐,一直说以后不要去上幼儿园了。家长很不解,之前都非常喜欢幼儿园的小贝今天为何如此一反常态,再三询问才得知小贝在幼儿园里被他同学灿灿的爸爸打了一巴掌,同时也注意到了小贝脸上的一片红印。原因只是因为他不小心碰了一下灿灿,事实上灿灿并无大碍。
灿灿爸爸得知以后替灿灿打抱不平,直接上去就是一巴掌打在小贝脸上,尽管当时老师看到后出面调解了,但是小贝的心情显然是没法抚平的。小贝的父母内心非常的气愤,尽管后来去和灿灿的爸爸进行了交涉,也非常艰难地从灿灿爸爸嘴巴里得到了“对不起”三个字,但是这件事情短期内对小贝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
看完这个花边新闻,我不禁想起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情,与小贝的遭遇大同小异。
我女儿小宁2岁左右时,经常会在小区楼下和一群同龄的宝宝们一起玩耍,小孩子之间发生点摩擦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们还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和你我之分。小宁属于那种特别热情的孩子,遇到她喜欢的小朋友总忍不住要去抱一下或者亲一下,力度把握不好,有好几次差点把人家抱倒到地上去。一般情况下,大人们总会笑笑就过去了,小朋友们依旧玩的非常开心。
可有一次,住我家隔壁单元的圆圆奶奶突然就找到我家,大声地拍打着我们的门。小宁奶奶以为出啥大事了,赶紧去开门。
等门一打开,圆圆奶奶突然破口大骂,指着小宁就开始发飙:今天下午就你和我家圆圆在一起玩了。你是不是用手挖了我们家圆圆的胳膊,你看看你看看,我们圆圆的胳膊手上都有一个红印了,你这个小孩子怎么那么没教养......巴拉巴拉地一直在骂。
小宁躲在自己奶奶身后,感到有点莫名其妙,甚感委屈,眼泪开始不停地往下掉。但是这么小的孩子还不知道怎么去还击,也不懂得去解释,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忍受着。
圆圆奶奶骂了很久,然后就拉着圆圆气呼呼地离开了。
等圆圆奶奶走了以后,奶奶问小宁:你是不是真的用手挖了圆圆的胳膊?小宁摇摇头,哭着说没有没有。奶奶抱着小宁一直在安抚她。
后来,奶奶在小宁手上也发现了一个伤口,她想起刚才圆圆奶奶对着小宁破口大骂的样子就觉得非常地心疼和气愤。不管三七二十一,拉着小宁找到圆圆家,对着圆圆奶奶说:你是否亲眼看到我家小宁挖了你家圆圆了?圆圆奶奶默不作声。
小宁奶奶见圆圆奶奶心虚了,继续说道:既然你没有亲眼见到,为何要质疑我家小宁挖了你家圆圆。我们小宁现在手臂上也有一个新的伤口,那我也可以说肯定是你家圆圆挖了我家小宁!你们要向我们道歉!
没等圆圆奶奶反应,奶奶就拉着小宁离开了圆圆家。
当我得知这个事情以后,曾一度责怪我婆婆不该这样处理,小孩子之间发生点矛盾很正常,没必要如此上纲上线。可是后来,我却改观了,觉得我婆婆这么处理是对的。
我一向以来坚持的观点是:孩子之间的矛盾,除非真有介入的必要,就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吧。但是,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一位家长都持有和我们一样的观点,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家长竟然不在少数,那么,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大胆地还击,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1. 既然你那么在乎自己的孩子,你可以没有大人的风度,那我和你讲君子之道也是鸡同鸭讲,谁家的孩子都是父母心头的一块肉,你一个大人如此欺负小孩子算不得什么本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击之。
2. 对这样的大人予以还击,是给自己的孩子一种安全感。 孩子在那么小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反抗的力量。如果别的大人如此谩骂甚至打骂自己的孩子,你却还在讲谦谦君子之道,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少了一个靠山,其实内心会非常的自卑和失落。
3. 最后,遇到这样的大人,以后就少接触吧。惹不起,但是躲得起,孩子的朋友不差那么一个。
我们在强调“与人为善 ”的处世之道时,偶尔“以暴制暴”一下也未尝不可。毕竟,对于一个对别人的孩子都会大动干戈的大人,大讲道理实在是浪费口舌,大胆地还击才是正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