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想法散文
大事着眼,小处着手——“写材料”的人想“写”的几句话

大事着眼,小处着手——“写材料”的人想“写”的几句话

作者: andy077 | 来源:发表于2021-01-13 23:28 被阅读0次

            身为甲方项目经理,乙方厂家习惯称为“甲方爸爸”、“某某总”。虽说也有“经理”二字,但和总经理的“经理”比起来,含金量似乎大不相同。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总经理是“讲话”的,而项目经理是要整理材料向总经理“汇报”的,其相去不可以道里计。我知道别人不大会当着我面提及这个话题,毕竟中国人总习惯给别人留几分薄面,但愈是这样,反凸显出项目经理这一行当某种程度上着实尴尬:我这个“写材料”占了工作相当比重的人倒想“写”上几句话,向各位汇报一下。

            一 、“写材料”这件事简单吗?

            俗话说“看人挑担轻飘飘,自己挑担压折腰”,其实没有一件事是简单的,千万别随意地看轻任何一项工作。如果你觉得写材料很容易,不妨找一篇文章,难度不用太大,甚至可以是你自己写的文章,用3句话概括一下,看能不能做到言简意赅且秉轴持钧?的确,觉得写材料这件事简单的朋友都可以试一试,再加点难度——您为家里人写一份年度总结与下一年计划,看看怎么样?家里人会不会觉得这份材料写到他们心坎里?如果您都做到了,那您不是写作天才就是接受过写作训练,可以靠写作创一片新天地,建功立业著书立说了。

      也许您还会说,就算不那么容易,这算多大事儿啊?这倒真说到点子上了,它牵涉到一个核心问题,在今天的互联网传播生态中,以汇报为目的的材料,特别是力求准确、简明扼要的材料还有意义吗?还重要吗?微信、短信、口头汇报,它不香吗?

      我以为,在多元化的时代,除了大是大非,已经不太可能“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恰恰任何一种表达形式都应该有它合理存在的空间,只是更加需要让其对应不同的表达内容。任何一种形式都有意义,其意义就更加在于你是否用对了地方。我相信,总有一些极具仪式感的、极具审慎度的、极具里程碑式的信息需要传递,届时,有字字斟酌的材料始终会是重要的。而且,这时的“写材料”恰恰是在为后续领导的“讲话”提供基础,如果“写材料”有任何的差池,接下来领导能不能认可你的观点、能不能“讲”好,未知因素就多起来了。更何况,“写材料”并不是没有错别字就可以,是经验分享还是问题讨论,是需要沟通协调还是需要领导决策,文字描述的精准到位、语气中的分寸、敏感信息的无形传递都要注意,要从这些角度说就更不是那么简单。

      另外,我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越来越显现出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分工的细化。我们所有从业人员当然都应该有更高、更严苛的准入门槛,但同样具备相当职业水准的人,从技术层面讲是有着各自不同的专擅领域的,不能用完全一致的标准去评判每个人。只有各尽所长,合起来才是完美。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写好材料”不重要吗?“有能写好材料的人”不重要吗?

      二、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写材料”这件事简单?

      总强调客观因素属于逃避,我们必须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自己不自觉地把这事就看得轻了,只满足于没写错,只满足于汇报完毕,那这工作确实就变得简单了,甚至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那也就别抱怨人家会看轻。就好比学习乐器,吉他公认的容易入门,任谁学几天都能来上一曲儿。但吉他也公认的易学难精,您要想让听众耳朵怀孕,没点儿功夫,甭想!其实看看我们的一些前辈,何帆、香帅、薛兆丰、罗振宇、脱不花……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出很多,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被认为工作简单,他们也“写材料”,但总能把文字里的所有信息都传达得淋漓尽致。他们每个人不仅仅是出版的“最后环节”,还是可以掌握全局的,甚至比工程师、研究员、编辑、记者更了解信息背景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是个别人做到了,而是整个群体拥有相当整齐的水平,共同树立起了作家职业的标准,并同时兼任多重身份光环:主持人、企业家、经济学家……如是,谁会把他们的“写材料”看得简单?以此认真检视一下我们现在的工作状态,工作量大!没错;压力大!没错。可我们自己的努力是否足够?我们是否完全做到了给其他工种同事的工作锦上添花?我们是否完全做到了从项目运作的全流程角度掌握信息?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完全意识到了必须以一个整体的高水准、高要求,来提升这个职业群体的地位与作用?如果做不到这些,要大家认可并尊重我们的工作,是不是有点儿难?

            说完主观,当然也要说说客观。我总觉得和我们的那些前辈所处的工作状态相比,好像其他工种的同事因为忙于各自的工作内容,变得更无暇顾及与我们的深入沟通、合作。节奏快、事务多!没错,但这同样不该是理由。所以,真诚地对可能把我们的工作看简单的同行、同事们说,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简单也缘于你们的简单,你们越是把我们的工作看得简单,也就越会使得我们共同的工作变得简单。同时,也别让一些职业的标签影响判断,个体的表现出色或失误,都不应该是某个群体被“高看”或被“低估”的依据。

            三、怎么让“写材料”这件事变得不简单?

            还是话分两头说。我们自己,把“写材料”分解成“写别人讲话的材料”和“写自己的材料”,哪头都别落下。特别是后者,全方位地动起来,哪怕是背景、方案的小小修改都要严谨。我们得相信,任何一点有利于材料传播效果的努力都会被看到,任何一点对工作的贡献都不会被埋没。我们给予合作者的信任、信心,最终将成倍地回馈给我们自己。还有,别放掉任何一个“走出去”的机会,一直以来,我们的成长路径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真正在生产一线的摸爬滚打。既然缺少,那就补,返回头补上这一课,不晚。对于相对陌生的一切,谁都有畏惧,谁都有手忙脚乱,这不丢人。

            与此同时,我们真的需要来自所有合作者的信任与帮助。能不能试着建立起一套更明确的制度和流程?让我们与项目组、与前后端系统支撑团队有更紧密的捆绑,让大家的合作逐渐建立在更加信任的基础上。这些目前不是没有做,只是还需要做得更到位。制度流程建立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你必须做的”,而不仅仅依靠个人的自觉、热情。实践一再证明,人天生有局限,时间长了,自觉与热情都不一定靠得住。

            其实写到这里,我又习惯性地“写”了一下自己的稿子,忽然觉得很多内容都写得多余。所有这些都不新鲜,没有什么格外的见地。可为什么我还是想把它“写”出来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事着眼,小处着手——“写材料”的人想“写”的几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mu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