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6日7:40分,由提问力学院、樊登读书 、 樊登小读者 、岳麓书社联合主办的《沈从文别集》朗读会在曲江书城二楼文化厅拉开帷幕。

会前,曲江书城二楼的文化大厅已然陆续坐满。两位主持人分别介绍了提问力学院的成立时间、背景、现状以及使命。
其实这只是提问力学院作为”开门人”所抛出来的”砖”,而真正的”玉”是本次活动《沈从文别集》的现场朗读。
为了给大家科普,两位主持人分别介绍了作者沈从文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的作品。之所以选择沈从文的书籍来朗读,不仅仅在于他是500万字的高产作家,历史学家或者考古学家。
也不在于他的坎坷和奉献,而在于《沈从文别集》是经典中的经典,共计20册,尤其值得朗读和品鉴。
随后,提问力学院的创始人”李朵”老师从自身经历,谈到了”两支剑”的故事,作为开场,旨在提醒每个人都要提纯自己的生命质量,进而引申出”借助朗读,修持自我”的必要。

又用沈从文墓碑上的四句话诠释了作者的情感、情怀和热爱,倡导用文化来浸润我们的心灵。与之呼应是提问力学院”慢阅读,美生活”的理念。
第一位朗读者,是位小学教师,她朗读了《小船上的信》。李朵老师不仅垂范了朗读者应有的走位、站姿、坐姿。
他还认为美一定要”打底”,那就是不仅带入原著美,还要把自我情感带进去,”二次”加工,婉转前行,共同感受美并体验情感流动的感觉。
从朗读者对朗读内容的理解、熟练程度和细节处理方面做了点评和建议。那就是熟悉作品本身,感受作者意识的流动;按每段的情感基调去熟练呈现,而且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刻意练习会解决掉90%的问题,且终究会完美表达。
第二位朗读者是《泊曾家河》,按惯例李朵老师继续点评朗读者舞台呈现以及艺术解读的目的就是把美带出来。建议朗读者”吐字归音、内在从容,包括心量"要始终和所有听众在一起,这样有利于理解和传播。
朗读内容虽然是给二哥的信,这个事实虽然无情感色彩也与质量和厚度,属于客观描述,隐含着作者的倾向、情绪、情感的基调等等,往往需要朗读者做大量的调研和分析,这样才会从容和雅致更多。尤其要”敬畏”每一次学习,”精微”到每一个词汇的表达,充分传达意韵。
第三位朗读者朗读的是《边城集》节选,特约主持人雷黎老师对于朗读者的舞台呈现给予肯定,同时对于业余朗读者不可避免的”一成不变”或者”从来不变“”的”固定腔调”抑或人为“制造波”等朗读问题给予了“情感是君王,气息是统帅,声音是士兵”的专业点评和练习建议。

第四组是三位书友关于《抽象的抒情》的接龙朗诵,女主持人则分别对朗读者的情感投入、重音、句词等抑扬顿挫或者停顿给予了指导和建议。
第五组是《贵生》节选的朗诵,感念李朵老师的情怀,他特地邀请了他的朋友——著名的陕西电台主持人,西安地铁播报真人——何清老师。

何老师(图左)声音甜美、通透、没有杂质。她背过身去,通过声音去引导大家用耳朵去识人,感受声音的立体。
甚至还通过反差举例,深入浅出的科普了有声语言的专业美学、修饰和雕凿,找到适合每个人的类似于声音的化妆术。
强调对原著”有感觉和没感觉”真的差别很大,因此还原原著情境或者那个时代的集体意识、认知底色格外重要,所以更需要朗读者的情感带入和即视感的跌宕。
甚至还寄望了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让真正的朗读从小学出发,认真锻炼和培养,而绝不仅仅是”无知”和”过度”,因而小学语文教师任重道远,但是值得去做。
何老师认为”读文章不等于读字”。甚至分享了她的宝贵经验:包括对原著的解读以及作者的认知情境、朗读者的二次滤镜以及受众对象的滤镜,进而让有声语言毫无违和感的存在、转化、升华。
第六组是8个书友分组分别朗读,何晴老师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考量和点评。她说朗读是综合体面,而不是”点”和”线”,故而必须强调”语感”或者”语流”。

就像是首次做菜,难免手忙脚乱,造成”易糊”,"味重”,这并非态度不认真,而是过度表达而非不够。
抑或是女同志的限时化妆,必须有次序的表达或者有意识的去强调妆容和重点。同时高手之所以看起来行云流水的背后往往是内敛和节制,随时做到收放自如。
对于徘徊在原著之外,还没走进或者深入的朗读者,她也给予了善意和鼓励。而对于那些高水平的朗读者也给予反馈和启发;强调朗读者也要见、感、思、行,要对场景充满无尽的好奇与探索,就像是小鸟筑巢一样,永远保持期待、意趣和欢喜。
对于朗读者不经意间的尾音太”实”,樊登小读者的朗诵问题也给予了鼓励和中肯的建议,尤其是”j、q、x”等舌尖音的矫正和情绪底色的体悟等。
情绪的表达与体现往往还需要浓淡相宜。
阅读从文,朗读从心。感念提问力学院的发心和初衷,让参会的所有人不同程度的获得营养、启发,还有力量,更期待提问力学院精彩不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