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想法有点多(2)
----阿拉丁956
想法还真不少!之前可能不太注意统计汇总,今年稍微细心一点点,突然发现想法真的不少。
诸如:今天想到了申时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4034/28377b73315f4911.jpg)
谈不上举一反三,只是他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用自己不成熟的概况,可能属于“过程难看,结果不难看”。不管别人如何议论他是首鼠两端也好、和稀泥也罢,他都是“蕴藉”处理。
也许这其中有一半属于天赋性格使然,另一半也许出于对之前的前任8位首辅的悲壮结局启发。没有任何的轰轰烈烈、也没有所谓的三板斧、更没有所谓的寻得同僚理解支持从而把脚跟站稳之有意为之。
他绝不因这些批评而改变作风。旁人处在他地位上,可能采取比较直截了当的硬性办法。他却不以为然。他深切地知悉且不敢忘怀张居正当年的神情气概。如果他仍然按照张的作风办事,至少也是没有头脑——他不想成为制度下的牺牲品。
为此,端坐在文渊阁中张居正留下的公案后边,认为:张居正当年如能避免各种错误,他就没有自我牺牲的必要。申时行清楚地明白:人们心目中的大政治家,应当以个人的声望来调和各种极端。于是,就需要用明确而坚定的态度处理公务;但这标准只能维持到一定的限度。
若个性太强则易引起嫉妒和仇视。技术上的争端,一经发展,就极有可能升级扩大而成道德问题,胜利者及失败者也就相应地被认为至善或极恶。
因此,当事态的发展逾于限度之外,申时行就用“道”来原谅各人的过失。他认为:“首辅的最大贡献,则在于使各种人才都能在政府中发挥长处。大才小才,庸才劣才,全部如是。”对他们起感化和领导的作用,即为申时行所称的“诚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4034/2fd7fb7420c7b9d1.jpg)
管理我们这样一个大帝国,在许多问题上一定是要生间隙的。张居正以整饬纪律自居,而实际上他是强迫要求各人保证不生牌隙。申时行用恕道待人,又鼓励城信,就是期望各人自动地各尽其能地补救够隙。
若将申时行的蕴藉、诚意、恕道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是否也有一些借鉴作用呢?笔者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于是,笔者有感于几年前给某一朋友的管理建议之幼稚。
一朋友走马上任管理一摇摇欲坠公司,来咨询笔者给点建议。笔者一是热心肠,二是喜爱好为人师。于是,根据朋友提供的信息情况,建议他“强势管理”。也就是:用力要猛、管理要严。
朋友没有采用笔者之建议,使用的恰恰是和稀泥办法。诧异之余赶忙请教朋友,朋友语“企业已经病入膏肓了,下猛药有助于延缓寿期但绝对不可能起死回生;若过于严苛管理,不仅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将自己也变成烈士”。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4034/2fb843fd4067044c.jpg)
目前的事实还无法证明哪一种管理方法的对与错。但朋友给到的管理思路却打开了笔者的另一个思考维度。申时行对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采用了有别于张居正的“蕴藉”处理办法,他的立论并非没有理由,从他四年内在文渊阁执政的纪录上看,其成功的希望也至为微小,但关键的关键是他保全了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办法的办法。
也许,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一切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产生微妙的变化。符合你的目标导向的就是适合你的,道理就这么简单。
2023年3月1日星期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