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大佬冯仑在《扛住就是本事》一书中回顾了自己60年的人生经历、30年的商海沉浮,摘录“创业成败”篇,和你共同学习。
不同的“杠杆”使企业结局大不同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杠杆是帮助企业快速发展的好工具。有的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权力杠杆,通过类似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等手段,帮企业获得一些垄断性资源,迅速扩张规模;但是,权力杠杆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很可能因为一些意外事件,最终让企业灰飞烟灭。。
冯仑老师坚持认为要想把企业做大,应该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现在我们国家的市场日趋完善、透明;如果要使用杠杆,应该使用能力杠杆,品牌杠杆,信用杠杆,人才杠杆,产品杠杆。
比如说人才杠杆,就是企业家自身的眼光、能力和创造力,决定了在不同范围内去撬动更多的资源,帮助企业扩大竞争优势,让企业健康、强大的成长起来。
平时比追求,战时比底线
做生意时,矛盾在所难免。这时要记住一句话:平时比追求,战时比底线。比追求,就是比价值观,比商业模式,如果你更有竞争力,就可以走得更远,但前提是大家处在一个公平、法治的环境下。
社会上有4类人,第1类是无底线、无追求,比如说黑社会,一定要远离。第2类是有追求、无底线,比如说像刘邦这样的人,连老爹和儿女都可以舍弃,也不要交往。第3类人是无追求,有底线,这些人是庸人,成不了事。第4类人是有追求,有底线,是真君子,在法制健全的情况下,应该赞赏和鼓励。
出现矛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方的底线,如果对方不断放低底线,就要遏制他,要按照法律和规则来办事,这就是平时比追求,战时比底线。
企业为什么一定要做公益
世界上最有钱的两个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都把自己绝大部分的财产捐出来做公益。现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开始成为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和捐款人。全国已经有超过7000家的公益基金会,每年捐款超过1000亿人民币。
那么,企业为什么一定要做公益呢?因为企业的发展就是要解决整个社会关切的问题。企业家通过自己的能力,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进行财富的使用和再分配,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也成为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同时,企业家通过做公益,也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和企业的价值观。如果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不吻合,就要进行校正,这个过程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好的。
新加坡的启示
新加坡这个国家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它的发展经验特别值得借鉴和学习。新加坡的市场经济奉行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有这么个故事,话说有一个打工仔,觉得工资不满意,就去用跳楼的方式威胁雇主。结果,警察反而把这个人抓去坐牢。理由很简单,如果纵容一有劳资纠纷,就去跳楼威胁雇主的行为,就会扰乱公共秩序,以后谁还敢当雇主呢?所以,就算跳楼没成功,也要坐牢。
在公共政策方面,新加坡采用的又是社会主义的方法。新加坡通过政府建造组屋,做到“居者有其屋”。只要你努力工作,就能享受国家给你的福利,人人平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加上社会主义的公共政策,让新加坡成为了一个发达、高效、和谐的国家。
历史上的商业大师
商人这个词儿,最早指的是商朝的人,到了后来统称那些做生意的人。商人的作用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要,《史记》里就有专门介绍商人的列传。
被称为“圣人之师”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商业大师,他的经济思想非常超前,其中一个就是鼓励消费,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拉动内需。管仲认为“俭则伤事”,也就是说不能太节俭,大家都不花钱、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减少,经济活动衰退,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他自己就身体力行,居住的地方就极尽奢华,特别敢花钱。
书里面还提到了很多中国历史上的商业大师,比如范蠡、胡雪原。这些古代商人的经历和思想,很多都值得我们现代企业家好好学习。
不同地区商人的生意经
中国不同地区的商人有着不同的生意经。比如,温州商人就特别务实,敢于冒险,做生意不以利小而不为,不以利大而恐惧。
温州商人有三个特点。第一,他们在生活上面不讲究,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第二,他们喜欢往国外跑,走的很远;远在非洲,都有他们的生意。第三,由于他们的语言非常小众,所以容易产生极高的认同感,同乡之间经常抱团,达成合作。
除了温州商人,其他地区的商人也各有特点。早期的徽州商人敢于冒险,喜欢结交高层。潮汕商人特别善于交际,却又极其低调。山陕商人崇拜关公,重信守义,讲究商业伦理。不同地区的商人拥有着不同的特质,但都创造了卓越的成就,值得我们现代企业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