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上说,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令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黑色的字体静静地躺在书上,在读者脑海中停留不过一瞬间。
如今,有一部电影,直观地展示战争是如何地残酷,恐怖分子是如何地丧心病狂,平民是如何有家不能归;
更是将昔日新闻报道中对于战乱地区现状以影像画面的方式重现,让观众的视野受到极大的冲击,它就是
电影《红海行动》于2018年春节档上映,在75天里斩下36.48亿人民币的票房。
电影根据2013年也门撤侨行动改编,讲述的是中国海军护卫舰临沂号在索马里海域执行完解救商船被绑人质的任务后,奔赴中东国家伊维亚执行撤侨任务;
(注:中东国家伊维亚为虚构名字,设定为当地政局动荡,恐怖分子横行。临沂号接到我国外交部指令,将侨胞撤离伊维亚。)
临沂号派出以队长杨锐为首的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护送侨胞,在撤离途中与恐怖组织扎卡激烈交战。一番枪林弹雨的较量后,蛟龙突击队成功突围将侨胞们护送至港口等待登舰回国;
另一边法籍华人记者夏楠一直在追查威廉·柏森博士贩卖核原料的事实以期报导,不料扎卡组织突袭威廉·柏森博士所在的公司绑走威廉博士以及其他公司职员作为人质,其中一名中国女性邓梅不幸被绑;
为了解救人质,8名蛟龙突击队队员再度出发,与150名恐怖分子斗智斗勇斗火力;为了不让脏弹制造技术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夏楠不惜以身涉险与蛟龙突击队队员共同面对恐怖分子;
一番惨痛激烈的突围后,蛟龙队员们救出邓梅,夺走脏弹技术资料,顺利完成任务。
电影的主线很简单,救人-遇险-反击-突围-顺利完成任务。但电影本身很不简单,甚至可以称之为,鸿篇巨制。
写实的战争片,不喊口号不洗脑,不滥伤感不矫情
《红海行动》给自己的定位是战争片。看完全片,可以肯定地说,此片不愧对“战争片”三个字。
如果说电影一开场,临沂号解救商船被绑人质的场景,还不能算战争片的范畴,那么接下来在护送侨民前往港口的途中,被恐怖分子逼入交战区的枪战,就是真正打响了本片战争的第一枪。
恐怖分子炸毁伊维亚政府军的车。
恐怖分子挟持平民孩子,给平民戴上炸弹颈锁,勒令平民开车冲向政府军。
面对恐怖分子,蛟龙突击队持枪就是干;面对平民,副队长徐宏耐心拆除炸弹。没有口号,没有洗脑,有的只是跟恐怖分子的持枪对战,有的是对平民的出声安抚。
某些人,某些利益,某些因素下,战争无可避免,但是,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不抱怨不矫情,以完成任务为唯一目标。
节奏紧凑,全程紧张,高潮点一个接一个
电影高潮点太多了,太抓观众的心了。观影时高高提起的心,稍稍放下以为平静时又要提起。
索马里海域解救商船人质,狙击手罗星在飞机上的枪击,瞬间爆头持枪挟持人质的海盗;其他队员配合开枪突击制服其他海盗,徐宏在船舱的爆破炸毁发动机;
撤侨车队被迫进入作战区后,蛟龙突击队从旁边大楼突击进入工厂,在工厂内与恐怖分子交火;
跟随护送平民的军队途中遭遇迫击炮,还被狙击手瞄准击打,好不容易顾顺、李懂找到对方狙击手位置,将狙击手击退后没多久,徐宏拆解炸弹时,炸弹爆炸连环炸响;
邓梅被关在恐怖分子的大本营里,至少有150名荷枪实弹的恐怖分子在不断监视整个大本营。8名蛟龙队员使计斗勇,在救出邓梅后强攻整个大本营,解救被绑架的各方人质;
解救过程并不顺利,解救&强攻同时进行,蛟龙队员佟莉,石头,陆琛等人被困一栋两层楼的建筑里,对抗数名恐怖分子的疯狂枪击;
机枪手佟莉,一人对战彪形大汉,真实对打拳拳到肉,最后一记裸绞击杀对方,更是扛起毒刺导弹射向直升机;
紧张刺激的场景,还有很多。就像真正的战争那样,分秒不息不容停喘。
实景拍摄,实弹轰炸,真实爆破,服化道全程在线
在电影主创的访谈中可以得知,战区的场景是在摩洛哥拍摄。爆破,轰炸,枪战,不是电脑特效的仿真呈现,而是实景拍摄;
战斗区域的残肢,被炸的大楼,恐怖分子的着装,无比真实,就连恐怖分子拍摄的挑衅视频,也是比照着真实世界中的来;
剧中人物的妆发,服装,毫不敷衍。就拿剧中唯二的女性主角夏楠、佟莉来说,夏楠往返战区,短发飒爽,背着大背包,怎么方便怎么来;佟莉的板寸,一看就是为适应训练而剪,一看就知道她是训练有素的军人;
在风沙中穿梭、战斗的蛟龙们,受了伤的蛟龙们,脸上,四肢尽是痕迹,整个人灰头土脸;遇害的肢体残骸,血淋淋地展现。每一处都仿照真实的来,每一处都不会令人出戏。
尊重女性的存在,与女性并肩作战,无性别差异
很多以男性为主导的战争片,以及男性超级英雄电影里,女性就是花瓶般的点缀,就是依附于男性的菟丝花。
谈个恋爱治个病,偶尔突发奇想冒出几句话启发男主灵光一闪,助男主脱离险境成功反击,最后还能与男主携手而归上演大团圆。
但《红海行动》不是这样,更没有弱化女性的作用。佟莉,能打能斗能开枪,能扛导弹能开飞机,在关键时候不拖队友后腿不掉链子,扔手榴弹掩护队友打配合。可以说没有佟莉,这片要大打折扣;
夏楠,机智勇敢,不惜涉险交换人质换取侨民平安,在逃亡途中还不忘一把扯下恐怖分子地址坐标;在遇到队长杨锐不同意见且不予接纳时不气馁,坚持想法不动摇直至说服杨锐。
有勇有谋的不止是男性角色,女性也可以。
没有个人英雄,团体作战分工合作
《红海行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团体作战。在电影里,在现实中,个人英雄主义不实际,也难做到。特别是身处恐怖分子的大本营,在数量上就能被恐怖分子压制,在作战中更是双拳难敌四手。
更何况恐怖分子都拥有为数不少的枪弹器械,枪弹一打一投,被撂倒是肯定的,一个人再强悍也打不完全场。再说了,就连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的漫威电影,每个超级英雄也不是一个人就完爆世界的,他的身边也有与其配合相协助的伙伴们。
蛟龙突击队队员,8人分工合作,但从各人岗位名字就能看出:队长、爆破手、机枪手、狙击手、通讯兵、医务兵。
想要从恐怖分子手上抢人抢物,顺利完成任务,没有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基本做不到。就连能否安全脱身都是个问题。
文戏画龙点睛,虽少却精
全场的文戏屈指可数,寥寥几笔带过,但并非可有可无。
电影开头夏楠的坚持求证报导新闻,倔强不听劝的劲头令人头疼;直到后期她袒露心迹,我们才知道她的丈夫孩子,均命丧于恐怖活动;
徐宏为汽车炸弹中的平民拆除炸弹,平民一直哀求徐宏去救他的孩子,徐宏心里很不好受,但只能感叹他们国家已经内乱,外人无能为力。
不是矫情,不是无病呻吟,是夏楠,是徐宏的过往经历对他们的人生观造成极大冲击,直接影响了他们后续的思想、做法。
没有经历丧夫丧子之痛就不会有坚决抗击恐怖分子的夏楠;没有直面被挟持的平民,没有被哭求救自己孩子就不会有徐宏关于一国安稳和平可贵的感叹。
都说经历是丰富生命厚度的最好方式,电影中的文戏稍稍隐喻,画龙点睛。
感情戏蜻蜓点水却在心中永留痕迹
全片的感情戏,加起来时长不超过两分钟,却是全片的泪点之一。如果说夏楠和杨锐的感情尚在萌芽,那么石头和佟莉的感情就是蜻蜓点水。
蜻蜓点水,过后无痕,一点一滴的当时,在水上点出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石头对佟莉,心意在剪下的心形照片,在一起值守时的糖果,在脱下的那件防弹衣;
佟莉对石头,心意在一起的聊天玩乐,在那句“不疼了,我们回家”;在看着石头遗体时的满眶泪水。
在《红海行动》这鸿篇巨制的战争片下,感情戏水过无痕,留于心。
很无奈却又很写实,只要是战争都会有牺牲,主角光环始终只是存在于美好期许里。
电影《红海行动》没有长篇累牍的说教,只有直观展示战争的残酷,恐怖分子的毒手,点出平民对国家安稳的渴求,告诫和平的来之不易。
是的,片尾文字是宣传了一把,但我觉得这无伤大雅,更不是某些人嘲笑这电影是“海军宣传片”的依据。
一部电影,在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平民流离失所生无保障的同时告诉你不用怕,你身处一个强大的国家,国家会保障国外侨胞的安全,出国在外并不是孤苦无依,还有祖国这个强大的后盾;
还向你展示,和平来之不易,人民的生命不能作为某些人争权夺利的砝码。而国家,在尽力保证人民的安全,给予人民一个和平安稳的时代,一个无需提心吊胆更无需惶恐被卷入战乱的时代。
这部电影,是好电影。
五星,不足以表达我对《红海行动》的爱。人生中第一次六刷同一电影,献给《红海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