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匈奴语意为天山,李白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其中天山即指祁连山。
汉武帝登基时,征人出使西域寻找月氏人,欲联合其对抗匈奴,无人应征,唯独二十七岁的张骞毅然接过使节杖。张骞转身离乡,背对长安,此去前途渺茫,不知是否还能回来。刚刚踏入河西走廊,张骞即遭遇匈奴,随行军士被杀,张骞被匈奴俘虏,匈奴囚禁其九年,并将一名匈奴女子嫁给张骞为妻。九年时间未能磨灭张骞的信念,他终得机会逃脱,向西行,他仍要寻找月氏。然而月氏已灭,张骞再度被匈奴俘虏,又是两年,离乡十三载,光阴稍纵即逝,青丝华发,人无少年,张骞向东眺望,三千弱水川流不息,而长安就在远方,回家,我要回家。
这一次,妻子义无反顾跟随他逃离,终于,他们回到了长安。张骞带回了大量关于河西走廊的信息,从此,汉对匈奴再也不是全然无知。
几年后,汉武帝再次兴兵,五路大军剑指匈奴,然而效果不佳,唯有霍去病获得不菲战果。汉武帝于是重用霍去病,霍去病不负所托,几年里数次远击匈奴。匈奴屡败,实力大减,已经无法对汉朝构成大的威胁。汉武帝嘉赏霍去病豪华宅邸,却被霍去病拒绝,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大漠飞沙,山雪消融,千里河山,万骨忠魂。
霍去病二十四岁时英年早逝,此时河西走廊已经并入中原版图,草原大漠一望无际,记载着他的赫赫战功,西北寒风凛冽呼啸,歌颂着他的丰功伟绩。
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河西走廊一直是中华大地与世界连接的重要通道。五代十国时期,佛教经此传入中原,隋唐时期,丝路从此穿行,而今,河西走廊更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环节。
当我踏上河西走廊,从祁连山脉一处眺望,牦牛、黑马、白羊,漫山遍野,如夜空里密布的繁星;青稞、油菜花,收获的藜麦,大片大片的绿色、黄色,不知是哪位画师毫不吝啬的泼洒颜料,绘出后现代的抽象画作。
遥想千载春秋,祁连横亘东西,峰峦起伏,山势亦如千年之前一样延绵不绝。最大不同在于宽阔的公路沿山川蜿蜒向前;奔涌的黑河水上大桥飞跨,车流疾驰;钢铁高架上电线起伏交错,连接城市村庄。
山河无改,人间却早已换了天。
现在,河西走廊居住着汉、回、藏等各民族,中国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日益富强。
不远处,藏传佛教阿柔大寺传来早课的钟声,后山上五色经幡随风飘摇,谓之天、云、火、水、土,藏传佛法中,五色经幡每飘动一次就是一次咏颂,是信众对幸福安康的祈祷。
说起宗教,它从来都不应该是愚弄人民安于贫穷的借口,之前有一种说法,尼泊尔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可是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话,就会明白,贫穷哪里是幸福呢?食不能饱,衣不能暖,病不能医,虽然他们有宗教占据思维,可是所谓的幸福不过是无知罢了。
伟大的国家永远应该让自己的人民有选择幸福的权利,有创造幸福的条件,有追求幸福的机会。
行走在祖国的土地上,眺望祖国的河山,才会更强烈的感受到共和国的伟大,这片古老辽阔的、多灾多难的、生生不息的土地啊,我是如此的爱你,我在祖国的大西北,祝福共和国七十岁生日快乐!
祁连山旅感 祁连山旅感 祁连山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