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都平原上也曾三国并立,演绎了一出小“三国演义”

成都平原上也曾三国并立,演绎了一出小“三国演义”

作者: 俯瞰重庆 | 来源:发表于2020-04-26 22:12 被阅读0次

(作者:佘一鸣)

李白在《蜀道难》写道:“蚕丛和鱼凫,开国何茫然。”

蚕丛和鱼凫都是古代国位于成都平原的蜀王,事实上,同时代还有一个蜀王柏濩,他三人和轩辕黄帝共同生活在同一时代。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那么,同时代的蜀王是他的臣民吗?

三个蜀王是一脉相存,还是同时存在?

《蜀王本纪》中说:

“蜀王之先蚕丛,后代名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

从这里的记载可以看出,他们三人是一脉相存的。

而事实上,他们三人是同时并存的,当时成都平原上有三大势力,一是蚕丛氏,二是鱼凫氏,三是伯濩氏。

他们三足鼎立,相互攻伐,相当于一个小三国,在上古时期,演绎了一出小“三国演义”。

三星堆出土文物

第一、蚕丛氏

蚕丛在《蜀王本纪》中,位列第一,是蜀人的第一王。

蚕丛氏原是氐族的一支,兴起于今天四川岷山上游河谷,《先蜀记》中有记,“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现在好多小说及影视作品中都有蜀山派,而蜀山,其实就是岷山。

据专家考证,蚕丛氏居住的具体位置在今天的茂县北边的叠溪。

蚕丛

大约在夏末商初之时,蚕丛氏从岷山一路南下,迁入成都平原,在茂县进入成都平原的路途中,有蚕崖关、蚕崖石、蚕崖市等古地名,便与蚕丛从此处迁入成都平原有关。

具体的迁移路线为岷江河谷顺流而下,经灌口,从成都平原丁北角进入成都平原。

蚕丛氏名字中有“蚕“,这个族群当然与蚕有关。

蚕丛氏在很早之前就开始驯养桑蚕,后来黄帝元妃嫘祖亲临蚕丛氏,教他们饲养家蚕和纺丝,所以蚕丛氏在养蚕人纺丝这一方面有是擅长。

为何黄帝元妃缧祖要亲往蚕丛氏教授他们养蚕纺丝,后来再细说。

蜀民养蚕浮雕

第二、柏濩氏

柏濩氏在历代史书上记载较少。

据考古研究,柏濩氏最早应该生活在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区今都江堰市灌口、观坂一带,以鹳鸡为图腾崇拜,并因此得名。

蚕丛氏的专长是养蚕,而柏濩氏的专长是种地。

从成都平原宝墩文化中发现,早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岷江中游一带,也就是柏濩氏最先生活的地方,农业已经比较发达了。

从那里的地形中可以看出,柏濩氏是以经营低地农业为主的族群。

蚕丛氏在进入成都平原时,途经柏濩居住的灌口,双方最先开始了土地和资源争夺战。

柏濩氏世代务农,少于战阵,在战争中输给了蚕丛氏,于是翻越龙门山通过宝山、龙门山镇迁入成都平原。

柏濩

第三、鱼凫氏

鱼凫氏最早生活在湔山,也就是今天的都江堰市、汶山县境内的茶坪山一带。

鱼凫氏和柏濩氏一样,也是一支农业族民,不过柏濩氏经营的是低地农业,而鱼凫经营的是高地农业,在向成都平原迁徙的过程,才慢慢的转为经营低地农业。

鱼凫氏同样也是氐族的一支,为什么名为鱼凫,《山海经》中说,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这当然是一种神话,当得不得真的。

但鱼凫氏崇拜鱼鸟,在三星堆出土的权杖上,就画满了人、鱼、鸟。

鱼凫氏的迁移路线也是经岷江河谷南下,出灌口,而后进入的成都平原。

鱼凫王墓

第四、蜀山氏

为何又多了个蜀山氏呢?

蜀山氏是蚕丛、柏濩和鱼凫的后代吗?

不是。

恰恰相反,蜀山氏是蚕丛氏的先祖。

四川称蜀地,古时四川的少数民族称蜀人。

后来,鱼凫打败了蚕丛氏和柏濩氏,所建立的国家也叫蜀国。

蜀山氏,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蜀山的人。

远古先民

蜀是什么意思呢?

《韩非子•说林下》中曰:

鳝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鳝,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这里的蠋,就是蜀。

《淮南鸿烈集解》中高诱注曰:“蠋本作蜀。“

《说文•虫部》中说:

“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

蜀,其实就是蚕,甲骨文中的蜀字,其样子就像一条蚕。

蜀字

蜀山氏所居之地,就是叠溪,也就是蚕丛氏所居住的地方。

而叠溪的“叠”字,据《巴蜀史迹探索》一书的观点,当为先秦金文“嫘祖”二字的合体。

蜀山氏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就已经开始驯养桑蚕,并以蚕丝为纺织原料,在这一领域在当时属于领先地位。

桑蚕并不是现在人们养的家蚕。

后来黄帝元妃嫘祖亲临蜀山,教授蜀山氏养家蚕。

从此之后,蜀山氏便转化为饲养家蚕为业的蚕丛氏。

蚕丛氏继承了蜀的名号,称蜀王。

嫘祖像

第五,黄帝与蜀的关系

为何黄帝的元妃嫘祖要亲自入蜀教授蜀民养蚕呢?

因为黄帝族与蜀族本就是亲缘族群。

《大戴礼记•帝系》中记载:

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谡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史记》也记载: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而青阳和昌意两人是其正妻嫘祖所生。

黄帝与嫘祖

缧祖生于西陵,西陵在哪里?

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但其主要观点一在四川绵阳市东南部,隔蜀山氏不远。

既然嫘祖能亲临蜀山氏教授家蚕的养殖技术,笔者也觉得西陵就在四川境内。

而黄帝和嫘祖的儿子昌意,又娶了蜀山女昌濮氏,生下了帝颛顼。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帝族和蜀山氏的关系真是不一般,黄帝之妻嫘祖家隔蜀山氏不远,她的儿媳妇又是蜀山氏之女。

黄帝和蜀山氏(蚕丛氏),简直是亲如一家人。

笔都甚至认为昌意之所以娶昌濮,就是因为嫘祖在蜀山氏教学期间,认识了昌濮,或者是昌濮的长辈,然后在嫘祖的促成下,昌意才和昌濮走到一起的,不然的话,二人相隔千山万水,很难有机会走在一起。

后记

《蜀王本纪》中说:“蜀王之先蚕丛,后代名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

蚕丛、柏濩、鱼凫三位蜀王真的都活到了数百岁吗?

当然不是的。

其实上,蚕丛、柏濩和鱼凫,并不是三个人的名字,而是各自族群中首领共同的称呼。(《四川通史》上的观点)

“三代各数百岁。”其意是这三个族群各自都存在了数百年。

三大势力在成都平原上你来我往,相互攻伐,最后鱼凫氏胜出,建立了蜀国,都城就在三星堆。

本文所用史料:

《蜀王本纪》、《山海经》、《华阳国志》、《史记》、阵世松、贾大泉主编的《四川通史》

相关文章

  • 成都平原上也曾三国并立,演绎了一出小“三国演义”

    (作者:佘一鸣) 李白在《蜀道难》写道:“蚕丛和鱼凫,开国何茫然。” 蚕丛和鱼凫都是古代国位于成都平原的蜀王,事实...

  • 《三国演义》之印象

    谈到《三国演义》这本书,差不多是家喻户晓了,现在有很多由《三国演义》演绎出来的故事,给我的感觉好像都没有最早出来的...

  • 说不尽的三国--流传千古桃园三结义

    最早接触三国,是小的时候听评书,袁阔成讲的三国演义。后来长大了,自己买了三国演义的小说,反反复复也不知道读了多少遍...

  • 包子是谁发明的?

    因为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演绎,诸葛亮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在《三国演义》中,诸...

  • 一场注定的结局——从诸葛亮北伐说起,聊聊三国中为啥蜀汉第一个亡国

    因为一部《三国演义》,那个夹在东汉与西晋之间的、魏蜀吴三国并立且仅存在了60年的分裂小时代,一举成为了自夏商周起直...

  • 读《三国演义》有感

    我曾看过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听说过《三国演义》的某个故事,学过课本里节选《三国演义》的某个章节,从没有完整读过...

  • 大乱必大治 乱世终结者辨

    《三国演义》曾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三国鼎立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只能说是一次小乱,三国分治持续了60年,正好一...

  • 你好家庭阅读家庭读书会II 21.1/21 《幽默三国》读后感 

    想必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吧,如果看过《三国演义》,我建议大家再看看《幽默三国》。这套书和一般意义上的《三国演义》...

  • 等风来

    刚刚看电影《赤壁》,现代版的三国演义,演绎曹操出兵东吴只是为小乔。于是,一场必胜战争输给了一杯茶的时间,而赢得这杯...

  • 随性涂鸦

    晚上捧着电子书看三国演义,中场休息涂涂画画。可能我脑子里的三国演义都是动物们来演绎的,哈哈。 那两天冰箱都木有荤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都平原上也曾三国并立,演绎了一出小“三国演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ys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