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责任问题—为什么很多人会选择阻力最小的应对方案?
【原因1】:要大家承担责任是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原因2】:不知道如何处理。
【结果】:面对问题隐忍不发。这是一种同情心理。这里的同情心理是指让他人承担责任很难做到,并可能会得罪人。
【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
1.公布明确通知。
2.重新设定期望标准。
3.这种做法不能让大家产生反感。
【案例故事】
第一天被任命到警卫队做值日官的科里,他发现一些负责“放哨”的警卫员擅自违反规定,在“放哨”期间离岗去俱乐部闲聊打发时间。当他感到很吃惊的时候,一名善良的老兵提示他很多警卫在岗期间擅自离岗去俱乐部消磨时间是经常的事,并且这样的事科里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但没有人取挑明过。因为一旦挑明可能会让人产生反感,这样会很难做人。
所以虽然科里也不希望科里把这种坚守岗位当做一纸空文。但是有时候合法的事情未必合乎情理,你的观点正确不代表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拥护。
主人公科文的处理步骤:
1.不抓现形,做出让步。
2.做出声明,对下属做法表示理解,但还是希望他们不擅自离守。
3.他当值时,会挨个检查,确保每个人坚守岗位。
4.把个人立场转告给士兵中的意见领袖,让他们传话,使其他人清楚他的要求。
【观点】当其他人都保持沉默而你要面对问题时,当你准备让人们承担高于常规要求的责任时,一定要发出通知,让别人了解你的要求,表明你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有些父母会对子女提出某种行为要求,但又经常取笑孩子缺乏辨别能力,这种做法对孩子的精神健康是很不利的。言行不一必然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如果你想为他人设定更严格的行为标准,希望以此方式表明自己和配偶或同事的不同之处,千万不要自命非凡。在设定期望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对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表示尊重,这样才能证明你接受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待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