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时代萌新,速来领急救包!

作者: 觉味互联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11:16 被阅读0次

​你知道为什么全网都在找“塞班”么?
朱广权吹响的“人间唢呐”是啥?
“精神小伙”是什么梗?
“奥利给!”到底有什么魔力?
特朗普为什么又被称“川建国”?
“funny mud pee”从何而来?
为什么做人不要太“冰清玉洁”?
为什么主播一激动就喊“耶斯莫拉”?
刚刚加的好友自称“我是弟弟”是怎么回事?
王思聪什么时候变成了“王校长”?
你有没有被朋友议论是“人形泰迪”?
你见过最nb的“彩虹屁”是什么样的?
“博士”怎么跟Tony老师搞在一起了?
为何“how made winds”大受欢迎?
什么时候你应该用“氧化钙”?
为什么不要跟“陈总”作对?
“四字国骂”为何爽口?
嗯,“有内味了”
......

不可否认我们进入了一个流行语爆炸的时代。以前断网几天顶多相互寒暄一句“好久不见”,如今一日相隔就能让你不由得发出纯纯的“萌新三连”:

尤其是抖音、快手这批“快媒体”出现后——短视频只是它们的表象,背后其实是超大量的信息在以我们未曾见过的加速度在进行新陈代谢。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无时无刻地感受着“落伍者”心态的威胁。

不幸的是以后还会更快!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行话”。而“行话”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
1. 精简高效的语言形式传递大量信息。
2. 通过区分里外人来排除噪音,进一步提升传递效率。

尤其是第二点,让它自带伤害属性,越是风口浪尖的行业越具有高额伤害。

当然反过来也会让“行话”成为使用者的身份证,人们在追逐这种身份感的同时进一步助推“行话”的发展。所以越是发展快的行业,人们对身份感的追逐就越会热衷,生怕掉队,也就造成这个行业的“流行语”以更快的速度推陈出新。

身为一个互联网人,对此感同身受。曾经被追着问各种新名词的我,现在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流行语”,心中不由感叹——

更可怕的是,它们并不是来自某个具体的行业,而是来自充满无限创造力的人民群众!对此我默默地接受了自己的“弟弟身份”。

我想当时老乡鸡的董事长也是这么想的吧?不然他怎么能如此流利地一口气喊完“你在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 凭空捏造.......”这套高级贯口,向全国守在手机屏目前的广大群众宣告他也是“自己人”

这是一个魔幻的时代,人们或情愿,或不情愿,或奔跑,彼此拉拽、相互推嚷着一起进入了虚拟化的高速列车”(摘自某个非著名小说)。不管你当初是什么理由,什么心态上的车,我建议你也要先做“弟弟”,小心别被排挤在外。

看在你关注了我这么久的份儿上,给你一个随身补课神器——“小鸡词典”。这可是我筛选了好几个流行语网站才挑出来的,内容质量不错,可以保你安全。文章开始的几个问题都能在上面找到答案。

它还有小程序,微信里搜索“小鸡词典”就行。或者,你也可以关注公众号中发送“卧槽无情”来表达同感,我会将小程序二维码直接发给你。

不用客气,赶紧补课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各位新时代萌新,速来领急救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iq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