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上,爱读书的人都喜欢反复阅读一本好书,而对内容低劣的书嗤之以鼻。因为所谓的坏书,都是在和读者绕圈子,没有太多实质的内容,东拼西凑,甚至是胡言乱语,让人读来,更是心烦意乱,恨不得直接丢进垃圾桶。
我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实际上,是因为我一时心痒,选到一本最近很想了解的领域的书籍,封面宣传上,鼓吹着作者的丰富履历,在这一领域具有丰富的实战经历,为多家上市公司所熟知,似乎在媒体和网络有不错的知名度。二话不说,点击购买,接近一个礼拜的等待,新书到手,迫不及待的打开,阅读,失望,那感觉真像是受了莫大的欺骗,既愤怒又后悔,愤怒的是50块的一本书,竟然只在反反复复的讲一个概念,而其他的大多数内容,都是一大堆举例的堆砌,绕着一个概念反复的重复而不深入,后悔的是,为这本书浪费了大量时间。
我知道,也许是我的读书方法就有问题,应该在选书的时候大体的浏览概要和目录,做大致的筛选,节省时间的同时还不会出现买回来阅读之后方才大呼上当的事。
事实上,判断一本书的好坏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是真实的表达作者所思所想,就算是本接地气的好书。
这不禁让我想起老梁讲春晚的事,过去的春晚平易近人,跟观众心连心,大胆用新人,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是节目要好,观众看了开心喜庆都可以,甚至会安排热线,要求演员在电话里给观众重复表演,这样的春晚怎么能不受百姓欢迎。
再看看现如今的春晚,主持人慷慨激昂,庄重无比,远远的拉开了和人民的距离,节目要求条条框框,标准层出,再不是“那时候”的春晚了。
也许是我太想要在一本书中获得答案,这种渴求似乎成了大多数现代人的通病。恨不得只要结果,过程都可以忽略不计。
或许,日后多经历些这样的选书过程,我会有更多的“经验谈”,练就火眼金睛。
在这件事上,我发现,不论是网购平台,还是线下实体书店,摆在最显眼位置上的一定是畅销书,所谓畅销,是根据购买量来定义的,这一点上就存在很多因素,而不单单指这本书本身的内容,而且它大多反应了这本书的修订版本都是最新,并且最近发售,这些作品,固然有其特别之处,但却不能以此来定义好书的标准,事实上,你看真正具有经典属性的书籍,往往都不是太畅销的作品。
真正的好书像是一部低成本小制作的电影,无法和天生具有大融资体量的大制作的宣传力度相比,自然赚不到足够的曝光度,似乎销量也就自然可想而知,正因为这样,实际上,有很多经典的作品被埋没,他们没有绚丽的封面设计,但内容详实,也许还是本大部头的书,书中浓缩的可能是他毕生的所学,倾囊相授,诚意十足待你去发现,去学习。
你可能会说,如果真是本好书,一定不会埋没,这句话似乎只有一半对,好书一定会“翻身”,但被“埋没”的时间却可能越来越久。
为什么?
因为这是个“全民出书”的时代,不需要像过去经年累月的日积月累,只要你在某一个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你就可以发声,通过书籍表达自己的观点,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每个人提供了创作的天然土壤,但相应的,烂书越来越多,书籍的总量也在几何级的增长,设想,人们本就被挤占的越来越少的读书时间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选取他想要了解的内容,但遇到“一见钟情”的那本“好书”,变得犹如海底捞针,成为了随机性的小概率事件。
这个时代似乎一直在教唆着人们像获取信息一样的阅读书籍。
似乎这本儿不是最新版,天然的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运用这样的心理,相关书籍的更新速度之快,热门品类的书籍推送新书的速度之快令人乍舌。可如果你真正仔细阅读,才发现,实质上,他们所传达的信息固然与时俱进,但阐述的观点大多都早已在先前的作品中讲过,而且甚至要比现如今的观点探讨的更加深刻。
这个时代,在充满商业利益的诱惑下,催生了看似繁荣的图书市场,社会文明的发展似乎在今天的中国也要赶这趟末班车,拥抱全民读书的时代,可数据不会骗人,中国人一年平均读书量超不过5本,甚至更低。我们在高质量的输出上渐行渐远,同样的也在高质量的输入上负重前行着。
这似乎是这个时代的“美丽”之处,催生出一个个绚烂的,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的泡沫,变的越发巨大,像极了人性的欲望...
我是一熊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