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内容讲的是如何设计出匹配学员能力与挑战难度的学习任务,进而将多个任务组合成愉悦式的任务线。
构建出愉悦式的任务线,需要两个工具
1.设计单个任务,设计能满足教学互动需求的任务
2.串联多个任务,构建令学员沉浸其中的心流通道
今天分享的是第一个工具:如何设计单个任务
第1步:清晰的任务描述
先界定任务类型,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讲。
任务描述需要符合SMART原则。
第2步:任务的行为模型
评估学员是否有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能力?
分析学员在完成任务时是否存在一定的障碍和阻力?
可以使用经典的行为公式
B=MAT,来自经典的Fogg行为模型
学员有没有动机去做?需不要更强的动机触发?让学员自己想做这件事。
学员有没有能力去做?是否可以降低能力要求?任务越简单越好?
学员是否要多次提醒?该怎么设置这些触发?
第3步:第一个属性设定
为任务增加第一个设定:这个任务谁来做?
这个维度考察,任务的参与感
是单人独舞?是单人游戏?是一个人独自参与的任务嘛?
是双人齐舞?是双人游戏?是两个人互动参与的任务嘛?
是多人共舞?是多人游戏?是很多人共同参与的任务嘛?
第4步:第二个属性设定
为任务增加第二个设定:为何做这个任务?
这个维度考察,任务的反馈感
第5步:第三个属性设定
为任务增加第三个设定:谁来做
这个维度考察,任务的目标感
这个谁,更多指向学员自己,他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样的?
第6步:第四个属性设定
为任务添加第四个设定:如何做
这个维度考察,任务的社交感
此时的如何做,更多聚焦这个任务能带来怎么样的社交互动
是竞技角色,彼此是你赢我输的博弈关系,分出胜负,这属于竞争模式
是合作角色,彼此是你好我好的共好关系,一起共创,这属于协作模式
大多数其实不是独立模式,而是混合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