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路程
深入心灵,是一段艰难的路程,也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本书处处透露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本书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路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01 自律
一,人生中的问题和苦难
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旦我们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就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人生苦难重重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会释然,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但是,在解决人生问题这个过程中,有些人选择直面问题,不断让自己变得强大,战胜困难,最终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就像无数个名人传记里讲到的那些故事;有的人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消极度日,他们总是在逃避问题、抱怨生活、哀叹人生,派克博士将这些人称为“不自律者”。
他强调:“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因此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都存在着缺陷。”
那么这些因为逃避问题和痛苦而存在心理缺陷的人都具有什么特征呢?即被派克博士称为“不自律”的人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二,不自律的表现。
不自律的逃避者在遇到问题时,常常会有以下表现:
(1)不断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拖延症患者”,相信大家对此都不陌生,基本上人人都有“拖延症”。但是,很显然,当问题发生时选择拖延时间,轻则害人害己,重则误国殃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当机立断,不给自己找借口。
(2)假装视而不见,试图忘记问题的存在。
派克博士认为,发现了问题却视而不见的不自律者,比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逃避问题者存在着更大的心智不成熟问题。
这是一种非常荒唐的自欺欺人式的对待问题的态度。就像我们都听说过的“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还有当危险来临时喜欢把头埋入沙堆的鸵鸟。
真正有智慧的人会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立刻痛下决心,坚决改正,而不是要求所谓的循序渐进的改进,更不用谈假装视而不见了。
(3)用药物和毒品麻痹自己,企图把问题排除在意识之外。
“借酒消愁”是许多文化中都存在的心理诉求,其本质就是在借助酒精麻痹自己的神经,以便将问题排除在意识之外,获得一时的痛快。
派克博士说:“几乎人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病症,所以人人都可以受益于心理治疗,当然,前提是当事人乐意这么做。”
“如果不顾一切地逃避本质问题和痛苦,不仅会错失解决问题的契机,也会丧失推动心灵成长的机会,长此以往可能还会患上心理疾病。长期的心理疾病会使人的心灵停止成长,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舒缓和治疗,心灵就会萎缩和退化,心智也就永远难以成熟。”
面对问题与痛苦时的不同态度,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也是我们获得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
那么,在了解了“不自律”这类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和不自律经常表现的几个方面之后,那真正的自律是什么呢?
三,自律的定义。
斯科特.派克博士说:“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他根据长期心理治疗实践总结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
所以说,心灵的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通过自律,在面对问题时,我们才会变得坚定不移,并能从痛苦中获取智慧。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
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就像现在许多学校刻意为孩子们设计模拟各种问题和社会场景,让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获得成功,所以它会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努力将所有问题解决。
四,自律的四个原则。
上面我们了解了对待人生中的问题和痛苦,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自律的四个原则,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运用这些原则。
(1)推迟满足感。
这里所讨论的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再解决问题并享受最大的快乐。
(2)承担责任。
每个人包括从孩童时代开始,都应该给自己定好位,积极的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3)忠于事实。
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忠于事实,处理问题就越得心应手。相反,那我们的思维就会越混乱。
忠于事实首先意味着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进行不间断地严格地自我反省。反省内心世界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带来的痛苦,所以很多人逃避前者选择后者。实际上,认识和忠于事实带给我们的非凡价值,将会使痛苦显得微不足道,而这一点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忠于事实的生活还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
(4)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因此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放弃自我,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放弃的痛苦其实是死亡的痛苦,而旧事物的死亡必然伴随新事物的诞生。要建立新的观念与理论,那就必须要抛弃陈旧的过时的。
让人欣慰的是,新生的理论会完善旧有的,我们获得的东西也会比放弃的多。
自律能够帮助我们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心灵也会在实现自律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成熟。因此,自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也是进化心灵的重要的手段。
02 爱
一,爱的定义。
自律能够让我们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并最终解决问题;而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会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所以,自律是人们心灵进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派克博士在本书中给出的爱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有一位年轻的男患者,他胆小怕事,性格拘谨而内向。他对派克博士说:“我的母亲对我的爱太深了!她因为怕我在外面受到伤害,从小学第一天开始,就天天开车接送我上下学,直到高中三年级时,她仍不肯让我坐校车上学,这也给她增加了许多负担。经过我苦苦哀求,她才终于同意让我坐校车。她真的是太爱我了!”派克博士让他意识到,他母亲的动机,可能与爱没有关系,甚至根本就不是爱。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爱,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样也能使自己获益。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
第四,爱需要付出努力。由于爱是不断扩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过程,所以,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去跨越原来的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爱不能坐享其成,而要真诚付出。我们爱自己或爱某人,就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一起获得成长。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爱一个人却没有付诸行动,就等于从未爱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付出爱的时候,在为了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贡献力量的时候,一定是出于自觉自愿的选择,即主动选择去爱,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强迫。
二,自我界限。
“自我界限”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派克博士以婴儿的成长为例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自我界限”。
婴儿出生最初七个月里,还无法分辨自我和外界之间的界限。当他挥舞自己的小胳膊小腿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跟着他一起移动;当他感觉饥肠辘辘的时候,以为整个世界都与他一块儿挨饿;当他看见母亲身体运动的时候,以为自己也跟着母亲在一同运动;甚至当母亲哼唱起摇篮曲的时候,他会以为那是他自己的声音。在新生婴儿的感觉里,在一切移动和固定的事物之间,在他和周围的人群之间,在单个个体和整个世界之间,并没有什么界限和差别。
随着婴儿慢慢成长,认识和经验不断增加,他会逐渐发现自己和世界并不是一回事:他感到饥饿时,母亲未必会立刻过来喂养他;他想玩耍时,母亲未必会愿意跟他一起玩耍。他的意愿和母亲的行为,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在这种情况下,婴儿的自我意识就开始出现了。这种自我意识能否健康发展,通常取决于婴儿同母亲的关系是否融洽。
当婴儿意识到他的愿望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周围世界的愿望时,他就会开始在自己和世界之间做出区分。婴儿在出生的第一年会明白一些基本常识:我们是谁,我们不是谁;我们是什么,我们不是什么。出生一年后,他们就清楚的知道:这是我的胳膊、我的脚、我的头、我的舌头、我的眼睛,甚至我的视角、我的声音、我的想法、我的肚子疼、我的感觉……此时,他们能区分出自己和外在世界很多的不同,能够认识到自己身材的大小、体能的局限性,这样的认知就是所谓的“自我界限”。
三,非爱的表现。
(1)坠入情网
坠入情网不能被称为真正的爱,但它之所以能够“骗过”大部分人,是因为它与真正的爱有着相似之处。在真正爱的过程中,我们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渴望对方滋养,希望对方能够成长。在对所爱之物的关注中,我们获得了无穷的满足感。这些特征,在坠入情网中同样有迹可循,因此,它才得以被误解为真正的爱。
(2)消极性依赖
对爱还有一种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依赖当成了爱。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小姑娘说:“我不想活了,没有了男朋友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那么爱他,他却离开我!”派克博士将这种爱称为依赖感,是一种寄生心理。
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但是心理健康的人会承认这种感觉的合理性,不会让它控制自己的生活。如果被这种依赖心理控制了言行,控制了一切感情和需要,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渴望,而变成了一种心理问题。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总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却没有精力去爱别人。他们无法忍受寂寞,也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全都寄托在与别人的情感关系上。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可能使我们强烈地亲近某个人,表面上与他深爱,实际上只是依赖对方。
(3)精神贯注
有很多人把所有的精神贯注归于爱,派克博士认为,不能给心灵带来滋养的精神贯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4)自我牺牲
很多人在家庭中把一厢情愿的自我牺牲当成了爱,却不知道自己越俎代庖地照顾原本可以自力更生的家人,只会让他们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是对爱的一种滥用,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彼此的心智成熟,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四,关注的艺术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而体现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对他人表达关注的具体表现,因此应该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
五,不惧风险
在某种意义上,心智的成熟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1)失落的风险
(2)独立的风险
(3)冲突的风险
(4)投入的风险
六,爱与自律
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法。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来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
03 成长与信仰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就属于信仰的范畴。
随着自律的不断加强,爱和人生经验一并增长,我们会越来越了解周围的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不过,由于天赋以及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人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常常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对于人生都有着各自的认识,有着或广阔或狭隘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就属于信仰的范畴。虽然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但这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心智的成熟,其实就是从小宇宙进入大宇宙的历程,本书主要论述这段路程的初级阶段。从本质上说,这一阶段就是不断前进的求知之路。只有学习和进步,才能摆脱昔日经验的限制,我们必须消化和吸收新的信息,扩展眼界,敢于涉足最新的领域。
本书的主旨之一,就是探讨增加认知、扩大视野的意义。派克博士说过,爱的本质是拓展自我,而爱的风险之一,就是必须进入未知的领域。我们应该对过去的信仰提出疑问,主动探索陌生领域,挑战某些久被视为真理的结论。只有怀疑和挑战,才能使我们走上神圣的自由之路。
为此,我们必须从科学起步,别无他途。
我们有了自己的信仰,才能有成熟的心灵。那么,什么是科学的信仰呢?科学是复杂的世界观,它本身也是一种信仰。我们必须信仰科学,迈开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第一步。
04 恩典
我们之所以能具备爱的能力和成长的意愿,不仅取决于童年时父母爱的滋养,也取决于我们一生中对恩典的接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