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风语阁文苑
风语|| 寒夜风声,围炉听红色信使遇险记

风语|| 寒夜风声,围炉听红色信使遇险记

作者: 空山思 | 来源:发表于2022-02-09 10:12 被阅读0次

这是一段真实的红色历史故事。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后几天,周恩来领导的起义部队挥师南下,部队于9月上旬到达福建西部汀州。

考虑到战场损耗实际情况,周恩来等前委同志及重要成员同志决定写给党中央一封军事绝密信函,可以说,这封信事关起义军存亡,必须尽快安全送到党中央。

但之前,周恩来以前委的名义派人向当时还在武汉的中央送了一份报告,一直杳无音信。

这封信能否到达,可能性非常低,况且党中央组织已迁往上海,外围不知道具体地址及联络方式,而且沿途经过关卡重重的国统区,国民党的特务、宪兵、民团、警察等明哨暗岗可不是吃干饭的。因此送信的人,必须身怀绝技,不仅要求党性强、意志坚定,而且要灵活机警、有勇有谋。

是的,我党从成立初期的成员们就是一群充满革命理想,斗志昂扬的大侠!

南昌起义部队中,有一个宣传委员叫陈宝符,广西人,个子高大,会讲白话、客家话和普通话,还熟悉上海的情况。起义军前委会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遣陈宝符装扮成商人给党中央送信。

汀州古城,从东而西成弧形,整座城池,后有卧龙山为屏,前有汀江天堑,成为能攻能守的“高城固壁”。来自广西的南昌起义军宣传委员陈宝符、黄日葵在汀州找了一家丝竹店住下。

子夜,黄日葵郑重地对革命同志兼好朋友陈宝符说:“明天,有一位重要领导找你单独谈话,你有个思想准备。”陈宝符激动万分,一夜都想着:无论党交给什么任务,都要完美达成!

是的,穿越战火送达密件的背后,是考验一个共产党员的机智和忠诚的光荣时刻。

第二天,前委书记周恩来到陈宝符的住所,侦查员确定周边无眼线后,周恩来和陈宝符密室详谈。

周恩来说:“宝符同志,照目前形势看,我们打到汕头是不成问题的。现在让你去完成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送一个密件到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文件内容是请中央与共产国际商议,让苏联运一些武器到汕头来支援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一任务。”

陈宝符郑重地点了点头。

接着,周恩来向陈宝符交代了接头地点和方法,周恩来把信件交给他,让他将用药水写在普通的毛边纸的密件装在上衣的口袋里,为安全起见,与草纸混在一起。

周恩来又给他200大洋作为旅费,说:“你一路也许会碰到很多困难,要会巧妙应对,这些钱可以灵活运用,以达成目标。”

作为经验丰富的秘密工作者,周恩来又端详了一下陈宝符,说:“你是个胖子,可以化装成商人前往。”

周恩来回去后,陈宝符一晚上都在想怎样很好地完成任务考虑每一个细节,最后,他觉得经过陆路,肯定有很多盘查关卡,他就决定一路上要走水路,方可降低送信风险。

汀州古城接任务

陈宝符次日换好商人装出发。他在长汀坐上小竹筏,顺江而下。沿江滩多水急,乱石满布,陈宝符看着江面,知道此次的行程会像这江滩一样,十分危险。

乘船过了一天,安然无恙,陈宝符换乘小船,到达国民党占据的上杭县城,因为水路是有可能从苏区过来的人,他一上岸就遭到国民党特工搜查。

很不幸,一个特务从陈宝符口袋里搜出了一支进口派克钢笔,钢笔放到了特务头子的办公室桌面上,特务头子拿起钢笔端详了一下,边下令将陈宝符逮捕,逼问他是不是共产党的侦探。

陈宝符神色不慌,坚持说自己是一名商人,在店里当店员兼会计,笔是记账用的。国民党特务可不是傻瓜,他们对陈宝符严刑拷打,一晚上都在逼问他,但终究没有问出个所以然。

陈宝符丝毫没有流出一点破绽,而且他见特务私下讲客家话,便也时不时用客家话主动跟他们套近乎。

国民党特务关了他拷打一晚上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特务头子气急败坏,第二天一早没收了他的钢笔,并声称要拉他出去枪毙。此时,特务们也在看他的反应,如果陈宝符反应有点点不对就遭殃了。

但陈宝符依然神态自若,没有给敌人一丝机会。

后来负责押送的士兵拉他走出了大门后,陈宝符摸了摸口袋掏出点东西,说:“两位官爷,我就是个做会计的账房先生啊,二位爷辛苦了,这几块大洋给您二位喝点茶?”

负责押送的两个士兵互相看了一眼,接过几块大洋,就打了他几巴掌,喊道“滚滚滚!”就把他放走了。

严刑拷打“老虎凳”

逃出生天的陈宝符一刻都不敢停留,立刻坐船到汕头,乘英国太古公司的小轮船前往上海。

又是经过一个星期的乘船跋涉,陈宝符来到上海,在广东人开的太安客栈住下。

次日,陈宝符向接头地点——黄浦江边的上海报关行走去。进门后,他用暗语询问报关行里的柜员,那人张嘴就回骂了一句上海粗口话。通过原来设计的暗语内容,陈宝符情知不妙,不动声色转身便走了。

陈宝符成功脱险后,苦于任务没有完成,陈宝符心急如焚。没有办法,只好先在上海住了下来,再另寻方法联系党组织。

在苦苦寻找中,他偶然碰到了本县人陈英,一个在上海群治大学读政法的学生,经试探,知道陈英也是共产党员。他们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后经陈英联系,陈宝符与中共沪南区委书记陈公栩见面。其实陈宝符在北大读书时就认识陈公栩,两个人互对了暗号,确认无误。到了第二天,陈宝符才放心地把周恩来的亲笔信交给陈公栩,请他转交党中央。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再经过大约半个月的周折,信函终于送达到了党中央。

以上就是红色信使广西人陈宝符的故事,积极弘扬传播广西红色党史正能量,感谢广西自治区组织部韦英思同志提供素材资料!

相关文章

  • 风语|| 寒夜风声,围炉听红色信使遇险记

    这是一段真实的红色历史故事。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风语||围炉听寒风声:金灵鬼

    今年的冬季特别冷,过了二月份外面还是冰冷刺骨。大家围在火炉旁边,听洪军讲红色信使故事,大家听了都很感动,打仗自古广...

  • 寒夜听风

    彻夜里,倚窗听 一夜的风吼 一夜风吼 肆虐地驱散了瞌睡的虫 一夜风吼 无情地撕碎着疲惫的梦 该不会是年长了,觉浅吧...

  • 风语‖风声

    一种愉悦感油然而生,好象起于一丝夏季的微风。 ——《斯通纳...

  • 风语‖风声

    “咱们南村要建机场了!” 村子里的万事通刘有才,故弄玄虚地在白有亮的耳朵边窃窃私语。刘有才和白有亮是穿一条裤子长大...

  • 风语‖风声

    风声鹤唳,一支笔掐住善恶的喉咙我站在春天的枝头,听风带来远方的故事 雪的花不肯放手,把每个人间都紧拥入怀所有答案在...

  • 风语||风声

    黄昏 坐在屋子里冥想 连空气也焦虑起来 仿佛,无灯火的空寂 心很冷 这时,你从门缝里挤进来 带着我,一起寻找春天 ...

  • 风语‖风声

    我听见风声时便知道,你来了人间四月天是风窃来了你腮红的颜色当山边的牡丹盛开时你正躲在草丛里,腼腆地笑 我听见风声时...

  • 风语|风声

    我该不自私 分清主次 别那么贪婪 少一点幼稚 多些包容 多些体谅 脚步 从见你时起 到你见时止 毕竟 动心是我 你...

  • 风语‖风声

    文/易安 要不要接纳风声,接纳这天地放逐的流民 浮云横亘千里,低飞的大雁衔来 故乡、远方、陌生的面孔 伏在肩上的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语|| 寒夜风声,围炉听红色信使遇险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lw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