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北宋易学家邵雍的《乾坤吟》:
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
谁能天地外,别去覔乾坤。
五言绝句颇有感概。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67岁。
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号,康节,配享孔庙。乃几千年来唯一人而已,且以布衣名动朝庭无人能出其右!
邵雍是儒家周易学象数派的二祖(不能跟周文王比),是天下吃《易经》饭,推演八卦的祖师爷级别人物。
作为“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是“理学诗”的重要倡导者,即在诗作中传达“理”学观念。
朱熹曾说:“康节之学,其骨髓在《皇极经世书》,其花草便是诗。”
一个把易经算数化并用来推断天下的了不起人物,《皇极经世书》的作者,“皇极”,就是指无极或者太极。
那么邵雍的这首《乾坤吟》,是讲了个什么道理呢?
这首五言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平直简单,既有音节美,表面看起来既通俗又好懂。
类似于佛家参禅悟道偈子,不过不是佛家偈子,而是宋明理学顺口溜。
《乾坤吟》: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谁能天地外,别处覓乾坤”。
字句确实很简单,仅有的一个生僻字就是“覔”,“覔”同“觅”,就是寻找的意思。
“乾坤”是什么?
“乾坤”这个词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
一指《易》的乾卦和坤卦。二指天地。三指日月。四指阴阳,刚柔。五指国家,江山,天下。六指局势,大局。七指帝、后。八指玄虚,花招。
根据“乾坤只在身”,可以排除掉卦象、天地、日月、阴阳、江山、天下、局势、帝后,这七种说法,那就只剩下了一个结论,这里的“乾坤”是指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虚无一炁的“道”。这个“道”就藏在我们身上。
为什么会藏在人身上?
作为一个易学家,理学家,邵雍同周敦颐一样,也从道家汲取思想材料,采取象数学的手法建立理学世界观。他认为宇宙的本元是“太极”,“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太极☯️是绝对的“一”,由一分化、设置出数、象,由象派生出宇宙万物。
太极不仅是宇宙的本元,还是主体意识的依据——“心为太极,又曰道为太极。”
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谁能天地外,别去覔乾坤。
邵雍的这首诗中,第一个字就是“道”,那么这个“道”按照他的思想就是“太极”,就是“一”,其实也就是老子的“道”,是不可捉摸的“无”——虽然“道可道,非恒道”,但是我们这里还是只能称之为“道”。
邵雍在这里的“乾坤”就是指“道”或曰“太极”。人生于乾坤(天地)间,无时无刻不受着“道”的影响和制约。换句话说“人不能独立于天地,不呼吸流行于天地之间的“氣”而独活”!
因此,邵雍所言“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
“道不离人、人不离道”,“乾坤(天地)就在我们身上”。
“谁能天地(乾坤)外,别去覔(觅)乾坤(天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邵雍这首五言绝句清晰明了地告诉世人,没有一个能够抛弃身体而去寻觅另外的天地(乾坤),也只有天地乾坤之“道”溶于我身,方是解脱之门。
而这个“道”无非“一”而已。对于“天”而言称其为“命”;对人而言称之为“性”;对于“物”来讲称作是“理”。
此“理”(事物)流行於天地之間,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世间的事事物物,都有其必然存在的“理”由,而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然有这个不依人意志为转移的“理”存在。只有循着“理”去体验修正人生轨迹的人。用站在“理”的立场上观察世间人事物,则是人世间的非曲直善恶皆不存在差异(一视同仁),这就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也即是达到了“无我”境界。无我便会大公无私。大公无私就就是明白了事物的本质。处理人事物(纠纷)就会恰如其分。如此就达至事物的“本性”(本来面目)了。
如站在“我”的立场或角度来观察人事物。就会爱恨交织产生。不免任情甚至堕入情网。任情泛滥必然产生私心。私心一生头脑便昏沉不觉。昏沉不觉就会顛倒错乱,心里只知道有我,而不知有一个事物本来面目(道)“理”存在。
大凡世间一切人事物,有“理”才有氣存。氣一旦受到阻碍,其彰显事物本来面目的“理”也就隐没不现。人事物有“氣”才有其形(象)。形(象)受到影响而氣必然隐没难现(比如生命受伤或动手术者,动植物等一切生灵形象受损者,其氣势氣势必然受损……)。
“理”如果不处于“中”间位置,氣就偏了,形(象)也跟着偏了。大凡处于“中”正无私的状态下,没有不合于事物本来面目(本性)的。而一旦失“中”就偏离了事物本来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