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这篇文章:“时间管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修炼一辈子的必修课”,谈到了宁向东老师分享的德鲁克的一个小逻辑:所有的“管理”,核心都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核心,是“时间管理”。
而时间管理强调的是“改善时间利用效率,重在改变决定行为的底层观念。”
一位同事跟我聊天,很多同事不适应我的工作方式,我更偏向于提要求,告诉大家要达成的目标,然后由大家自己来决定如何去达成目标。譬如很多同事问我某件事情怎么做时,我都会反问“你觉得呢?”
这跟公司一些老员工的观念有很大差异。他们向原来的领导请示时,领导更偏向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和怎么做。
这样矛盾就产生了,对我这种“空降”的领导,工作起来就会面临很大的阻力,甚至给大家造成因为不懂所以不决策的印象。
有人也许会问,这跟时间管理有什么关系?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关于时间管理效率底层观念的问题。如果底层观念正确,时间利用效率就会有本质上的变化。如果底层观念不对,哪怕在某段时间聚焦关键工作,那也只是在有效地分配时间。
在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顿悟“改变决定行为的底层观念”是有效利用时间的本质,在这里我再用实际工作案例来剖析一下,也加深自己的理解,因为我认为这个思维方式太重要。
有效利用时间的思维:改变时间利用效率,核心就是底层观念的改变。
公司里两个领导A和B的管理风格有明显差异,A的管理风格主要是提要求和目标,领导B的管理风格主要是告诉大家做什么和怎么做。
很多下属无法适应领导A的工作方式,工作起来往往也比较痛苦,因为需要下属自己去深入思考,自己去想做什么才能够满足要求,怎么做才能快速达成目标。但如何工作的主动权决策权在下属手里,他们会感觉到责任,越重要的工作压力越大。
做领导B的的下属是很幸福的事,工作起来会比较轻松,下属不需要深入思考就可以得到答案,领导都给他们想好了。下属的责任和压力也不会太大,出了问题都是领导的责任。
从时间管理逻辑上来看,A的时间可以投入到全局把控和更重要的战略方向上去,具体工作下属在思考和落实。B的时间则可能更多被下属占用,下属不断去找他要答案,他会一直在思考和处理已经确定目标的事情,因为他要告诉下属做什么和怎么做。所以B可能会非常忙,也抽不出时间思考战略和团队发展。
人都是比较倾向于呆在舒适区的,只要超出自己的舒适区就会比较难受。大部分情况下,下属都喜欢领导B的风格。就像结业考试一样,只要能够通过,可以直接拿到答案,为何还要去想呢。
上篇文章也谈到了类似现象,都是由管理者风格引起的思考。
那篇文章阐述是通过“目标管理”还是“任务式管理”来说明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我们应该给下属目标还是直接给下属任务?现实情况虽然因人而异,如果下属是团队负责人,我更倾向于前者,因为带团队人一定是需要有深度思考能力的。
这里想阐述的是用“团队作用”还是“个人作用”来阐述与时间管理的关系。
本质上A在牵引团队作战,B更偏向于个人英雄。从领导者个人时间价值来看,A的时间可以用得更有挑战和全局把控的地方,确保整体系统能够可持续性地良性运行。B的时间可能就会被下属拉到各种事务中,也许一直都疲惫不堪。
从工作效率来看,B的方式也许短期内效率很高,但团队越大工作越复杂的时候,瓶颈也许会逐渐显现。因为多人并行发挥深入思考的作用,团队的时间利用效率才会更高。就像程序运行时多线程比单线程处理的事情更多,并行比串行响应效率更高一样。
这就是底层的观念决定的,团队要成大事、个人价值最大化、团队成员的长期发展,只有发挥团队作用,才是最高效利用时间的方式。
时间管理微观上是个人,宏观上则是团队,我们要避免只是狭隘地理解时间管理,也避免只是在有效分配时间。
我之所以推崇A的方式,是因为:改变时间管理的底层观念,会让团队所有成员个人价值最大化,各自聚焦自己应该关注的工作,使能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人价值最大化,这样才是有效利用时间。
有效利用时间的实践:用深度工作体现工作价值
卡尔·纽波特《深度工作》中提到了几个观点:
决定工作价值的,并不是那些琐碎浮浅的表象,而在于“水面”之下真正的“深度”,也就是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指在没有干扰的专注下进行的工作,它可以把你的认知能力推向极限,最终得到具有创造性和高价值的工作结果。认知确实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东西。
培养个人深度工作能力,本质上就是改善时间利用效率,最大化工作价值。
《深度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提示:最大化工作价值,就应该让自己像商人一样,给自己找一个能够燃起欲望的目标,把所有关注点都放到这个最重要的事情上,然后用足够的精力去完成它。
这又体现了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的概念,看来大师们的观点都是相通的,所以管理是一门“管人理事”的专业,确实不是随性而为。
但所有的理念需要方法和实际行动来支撑,我们需要掌握其方法并付诸实际行动,才能够取得目标导向的结果。
文中提到两个概念,这也是我在日常工作中常常用到的:引领性指标、滞后性指标。
引领性指标,是指在达成预定目标之前阶段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代表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
为什么说要抓住引领性指标,而不是滞后性指标呢?引领性指标是为“目标”服务的,滞后性指标是为“结果”负责的。
原书的意思我懂,但我觉得概念上有点绕。我喜欢用“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来区分:
目标导向是事先明确要达成的目标,为达成目标“不折手段”,文雅点说是全力以赴。
结果导向在我理解是对达成结果的一种评估,如果没有目标牵引,那就只剩下顺其自然的结果。
实践是反映思维的,上节论述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在这里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们季度初的绩效承诺是牵引性指标,需要大家去思考如何达成目标。季度末的绩效评估是滞后性指标,是对下属达成目标的一种评估。两者都需要得到重视,所以我们有了绩效沟通,对结果的回顾和对目标的承诺,中间过程需要大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为了我们工作更轻松一些,最有效的方式是招揽更多有“自驱力”的人才。
目标导向,过程自驱,结果评估。这是深度工作的责任划分,也是有效利用时间的闭环。
领导者关注首尾,观览全局聚焦关键。员工关注中间,瞄准目标自我驱动。各自承担相应责任,通过深度工作,才能够达成有效利用时间的目的。
如何有效利用时间,从肤浅的表面到深层的内涵,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终于明白市面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更多的停留在时间的分配上、以及如何使用分配时间的工具上,真正理解其本质的又有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