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我的日更计划想法
《好语文 大未来》笔记十:找到不一样的我,12~15岁孩子的

《好语文 大未来》笔记十:找到不一样的我,12~15岁孩子的

作者: 漳源牧笛 | 来源:发表于2019-04-04 18:03 被阅读17次
图片来自网络

12~15岁是孩子思维辩证性的形成期,开始有自己的主意和思想。我们说的青春叛逆期,通常发生在这个阶段。家长在这个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部分哲学理论,进行辩证思维训练,如围绕“吸烟有害健康”进行主客观思维的辩论(烟可作为精神寄托,但客观上确实对身体有害),平面与立体思维的辩论(烟草经济链与烟民健康),引导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同时对于孩子表现出的反叛,也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疏导。

这一阶段的孩子更多面临考试的压力,因此,中考作文材料积累与运用(至少20个经典事例,通常来自历史和重大新闻事件等)、中考的阅读与作文等技巧训练比重需要加大。

这一时期,孩子的个性成长,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他们追求标新立异、不再囿于条条框框的特点,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创新和个性表达的培养。

那么,如何创新,让孩子的作文呈现出独具一格的个性特色?独具个性的作文,往往是孩子对不同角度、形式、风格的掌握与灵活运用,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创造性与聪明度,与孩子人格的形成相辅相成。

在个性表达力培养方面,家长能做的事情可能并不多,这需要2~3年的专业训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个性角度的培养

如要写“老师拍桌子”这件事,一般孩子都会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写,“我”就是我,文章可以写“我”观察到的老师拍桌子的动作、神态等。少数孩子可能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写,“我”是“老师”:“今天上课教室又闹哄哄的,从不发牌气的我,终于忍不住拍桌子了,得给这些孩子一点颜色看看了。”但是真的只有这两种角度吗?若仅选择这两个角度,孩子考试终将无法超越80%的竟争对手,生活中也会落入平庸,并且会因不能多角度看问题,无法深刻理解他人感受、情商低下。那么,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写呢?

我在第一章中已经讲过,至少还有4种角度,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家长注意平时多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无论对孩子成长还是分数都将大有裨益。

个性结构有特色

结构特色,我们可以以形式的创新为突破口。如摒弃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说明文四大文体,采用日记、书信、实验报告、微博体等创新形式。

主题创新有特色

主题的创新,实质是创新思维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往往表现为与常人所不同的逆向思维,或者与大众看法不同的异向思维。

例如“家的声音”这个题目。

面对这个题目,大多数同学选择写自己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声音。这种从家庭生活中选择的材料,多用来表现亲情的主题。

然而有一位考生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另外一种其他人很少涉猎的主题:

四面有楚歌传来。楚歌?那是家的声音!此刻项羽想起了…接下来文章从楚歌代表和平的呼唤,与战争的所杀声形成对比,彰显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这类材料的运用就达到了“主题有新意”的标准。

关于创新与个性表达的话有千言万语,可是,要想更加直观地看到倒创新的力量,我们不妨从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文章中来感知。

一次别具一格的阅读

在这个阶段,阅读,孩子们都会,写阅读,孩子们也会,那如何将阅读写出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呢?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一位小读者的文章。你肯定能从中找到个性表达的方法。

【作文】

            观《窃读记》

林海音的窃读,收获了知识,也感动了他人。让我们走进不同人物的心去倾听他们的感受。

                                            一题记

                      书观窃读

我是一本书。我是那个女孩在书店窃读过的书籍之一。

那是一个下午,我和一旁的伙伴们正一起享受着午后惬意的阳光,也不时被书店来往的人们拿出来借读。

突然,一个小女孩从众多大人的腋下、胳膊下慌慌忙忙地挤过来,就站在我们所在的书架面前。

她的头发因为实在太挤被弄乱了,嘴角也因为站在这排书架前面而微微上扬。找了几遍,最终,她小心翼翼地将我取出来,小声窃喜:

“那!终于找到你了!”然后,地迅速钻出人群,找到一个角落,静静地开始阅读。她的目光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阅读的喜悦。地快速地、轻柔地翻看着我,瞳孔不时放大,又不时编小,时而充满兴,时而充满悲伤。嘴里不时还会蘭咕:“他怎么能这了?”“真希望这不会发生。”“真是太惊险了!”……

大概过了三个小时吧,灯亮了,小女孩才抬起头来,似乎因为ロ干,她深深地咽了一下口水,便依依不舍地将我放回了书架。在她回头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缝在衣领上的名字:英子。她低着头,走出了书店。

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对她说:谢谢你,英子,是你让我有了作为一本书的意义,我永远不会忘记爱阅读的你。

                  店员观窃读

我是一名普通的书店店员。我看到了那个小女孩窃读的全过程。

那天下午,我正如往常一样站在柜台后面,拔弄着算盘上的珠子。

那个小女孩照常光顾了。只见她找了找,然后在畅销的新书里找到了一本,看她欣喜的模样应该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地躲到了墙角,看得特别入神,也看得很快,嘴里还不时小声地嘀咕着什么,时而还将手指贴到嘴上,十分投入、十分享受的样子。我本想将她赶走的,但是想了想,又不忍……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人渐渐少了,天也慢慢黑下来了,我就打开了店里的灯。她也许是感觉到了灯光的闪亮,也可能是感觉到了我在看她,便很自觉地、依依不舍地将书放回了书架。隐隐约约地我感觉到地的眼里流露出一种“何时才能相会”的眼神。

她走到店门的时候,还回头看了看那个地放回书的书架,满是不舍。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自言自语:“真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我也得多读书了。”

窃读,给自己带来快乐和知识,也让别人燃起了对阅读的渴望。

不是你买了书,书就会自动和你成为好朋友,对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是要和书多沟通、多交心才能成为彼此的知心朋友。“书山有路勤为径”,让我们都爱上阅读,都来窃读,成为书的朋友。

这篇文章是根据林海音的《窃读记》进行角度创新的一个经典案例。

在林海音的《窃读记》中,林海音是以第一人称,即“我”就是小女孩的角度来写窃读的。小作者沿用了《窃读记》中的故事内容,只是将文中“窃读”变成了“观窃读”,然后将小女孩的视角换成书本的视角和店员的视角。

通过这样的变换,整个故事都耳目一新了,这就是角度创新给人的感受。

挥手,与自卑告别

成长过程中的压抑、缺憾、不足,都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形成自卑的阴影。这个阶段,孩子因为受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关注视角的影响,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自卑。

他们不知道,其实,即便是光耀千古的巨人,他们也会自卑。他们是怎么告别自卑的呢?读完,你肯定能找到方法。当然了,你还能获得一次独特的个性化结构创作的愉快之旅。

【作文】

                  告别自卑

今天,“告别自卑”网站异常热闹,Why?因为有众多知名博客云集。他们来自海内外,来自古今中外,纷纷就“如何告别自卑”发出了博客帖子:

Hi,大家好!我乃著名小提琴天才帕格尼尼。原本,上天想把我造就成一个自卑者,疾病从我一出生便纠缠住我一一四岁患肺炎,六岁得喉结炎,此后一场大病又夺去了我的眼睛,各种病魔不断侵蚀着我的肌体。但我并没就此倒下,我自信地站了起来,自信地与命运搏斗自信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希望朋友们能像我一样告别自卑!

                          一一博客帕格尼尼

我站在风雨中,任凭风吹雨打,我不低头,我躺在大自然中,虽然不能看见大自然如诗如画的美景,不能听见鸟雀的和谐之曲,甚至不能忘情地赞美道:啊,美好啊!可我不自卑,我要自信地享受生活为残缺的人生抒写不残缺的乐章!

                            一博客海伦·凯勒

我获得美国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是多么高兴啊!可随后我被无情地告知已患上脊椎性侧索硬化症,好像刚怒放的鲜花被闪电折弯了腰。可我并没有自卑,我顽强地生存,不断探究黑洞,并取得了成功,同时创造了一个又ー个两年半。那朵曾折断腰的花又挺立于天地间,并散发了无穷芬芳….

                              一一博客霍金

看了那么多自信者、成功者的帖子,我感触颇深,于是也尾随发了帖子:

我原本也是自卑者,如一块石子,默默地躺在路边,但感谢众多博客朋友,让我重拾了自信,远离了自卑,让我明白:即使自己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子,也可以成为一块筑基石,为繁忙的交通奉献自己的力量。李白不是曾自信地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吗?我也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此希望所有自卑的朋友一一告别自卑。

                      --博客“重生”

这是一篇中考满分作文。

文章为何成功,我们从阅卷老师的评语中就可以一窥究竟:大胆的创新和别出心裁的构思是这篇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作者采用博客发帖子的形式,先模拟帕格尼尼、海伦・凯勒、霍金等名人的口吻,分别讲述了自己如何告别自卑、顽强拼搏、最终成功的经历;然后,作者借“重生”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决心告别自車的心声。文章由此阐明了告别自卑的意义,使文章的观点得到鲜明的表达。综观全文,立意明确,思路清断,层次分明,结构稳健,语言简明,叙写流畅,反映了作者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

                  给天下苍生让路

【作文】

                        让路

他在昏暗的屋子里畴躇,窗外的风猎猎作响,墙上如豆的灯火不停跳跃,隐约可见他的眼睛里光芒闪烁,墙上的影子疲惫而坚。

皱眉,转身,凝視着高渐离:高兄,此一去,凶多吉少,生死有命,成败在天,吾自当竭力,为报太子厚爱,秦必刺,事若不成,请就此收手。天下本来就应该由一个英雄来治理,无奈赢政太过刻毒。如若我再也没有回来,那就注定赢政是天下的王者。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吾足矣。

窗外紫星灿烂,他知道,或许这是他最后一次欣赏了。他不知道今夜过后的明天是胜利还是死亡。一个奇怪的念头袭过他的脑海:死亡。坚毅的眸子里闪过一道光芒。

他希望能死去。阴霾长空,风声鸣咽,高渐离击筑声凄凉悲伤,飘向天际。空气寂静得有些可怕。

素衣白冠,太子丹及宾客手捧酒杯。仰头,一饮而下,杯碎,转身登车,只留下一袭固执的身影。风萧萧今易水寒,壮士一去今不复还......雄浑的歌声回荡在易水河畔,夕照下,林间暮鸦悲鸣切。

铺开地图,慢慢地,匕首的锋刃露了出来,寒气如冰,抓起,刺去,一气呵成。秦王闪过,把剑对准他的胸膛。动作流畅,神态镇定,没有一丝慌乱。不可思议。

秦王为什么可以如此沉着?为什么如此具有帝王的气场?所有人,退到殿外。你为什么要刺杀寡人?沉默,他不说话。两个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对方。你怕不怕寡人杀了你?

怕?怕就不来了?吾只是想验证一句话,一统天下,你可能做到?

秦王颌首:寡人决定之事,定然做到。闭目,仰天,含笑。忽然,他握紧秦王的剑猛力向自己的胸腔穿去,微睁双眼,说:刺杀你,为太子丹;;吾自杀,为天下让路。

数日,易水河畔,凛冽的寒风掠过高渐离冰冷的脸庞,他想起他曾经说过,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此刻,高渐离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

他,让路给一个王者,也让路给天下苍生。让路,让他的名字光耀尘埃。

这篇文章构思新颖,对“荆轲刺秦”的故事,作者没有从大家都知道的“士为知己者死”的角度进行写作,而是从给天下苍生一个统一和平的生活环境出发,凸显出作者主题创新的能力。正是因为这种对材料主题创新提炼的能力,让他成为2013年中考作文中的一匹黑马。

看了这么多的作文,大家是不是被孩子们创新的能力所折服,心里叹息着,要是自己的孩子也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作文该多好?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敢创新、会创新的大脑。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科学的培养,孩子们就会回报我们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语文 大未来》笔记十:找到不一样的我,12~15岁孩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uq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