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的《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83年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迈克尔•K 的生活和时代》以内战后的一片荒芜的大南非为背景,描写了略有残疾、稍有智障的园丁,一个小人物在时局动荡不安情况下苦苦地挣扎与追求的故事。
故事从开普敦开始,迈克尔带着病重的母亲离开无法平安生活的城市,回到她儿时生活过的村庄。繁琐的官僚制度让他无法得到通行证,坐火车前去。他就自制一辆小推车推着母亲上路。未料到母亲不堪旅途劳累,病情加重,途中去世了。
从此,迈克尔孤身一身继续前行,一路上颠沛流离、受尽折磨,被政府兵抢走了行李财产,好不容易到了母亲口中的村庄农场,本想着寄住这里却又被农场主之孙(“逃兵”)宣主夺宾。进了山林,没有食物,他几乎被饿死,因没有所谓的通行证被警察抓去劳动营当苦工。
迈克尔逃离了劳动营回到了农场,藏于他精心打造的洞穴之中,起初靠食虫蚁充饥,后来种植南瓜开始希望,却不成想再次被政府军当成游击队补给者逮捕。因身体羸弱被送入医院进行“体能训练”治疗,但他不愿进食,拒绝配合治疗,终逃离医院,来到了开普敦的海滩。
开放式的结尾启发读者诸多哲学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正如有人言它所隐含的主题是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和库切一如既往的反战情绪。
在书的扉页,他引用了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话:"战争是万众之父万众之王。有时他显身为神,有时显身为人。有时他造就奴隶无数,有时却造就自由解放的人群。"作家并没有以大人物所处生活与时代的宏大叙事,而是用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思维简单、只希望自由生活的小人物,在复杂而又冲突不断的社会环境中的无助与抗争。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一书读起来心情沉重,整本的低气压,然而作家以细致的描写和冷峻的笔调,一直在触动读者对人的心灵与外界环境冲突等复杂问题进行深邃的思考。主人公K在一路的逃避、沉默和抗争的旅途阴霾中,无畏生存底线降到最低,决绝地用无声无言的利刃抗争着一切的束缚。
“现在整个世界上,只有我知道我的下落,我可以认为我失踪了。”在山林中他把自己想作是一只在岩石中挖出自己前进之路的白蚁。逃离劳动营回望铁丝网时,K想到了罗伯特的话,想到这个营地是一个安置被遗忘的人的地方。
私以为他此刻想起的罗伯特的话,大概是这句——“你是个不懂事的小娃娃。…你认为他们为什么对你好,对你和孩子们很仁慈,因为他们认为你是无害的,你的双眼没有睁开,你没有看到你周围的现实。”
当他逃回到农场时,他想道:真可怜呀,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必须准备像个畜生一样地活着。一个人想要活命,就不能住在一栋窗户洒满阳光的房子里。他必须白天住在一个洞洞里隐姓埋名。一个人人必须这么活着,不留一点儿自己活着的痕迹。
虽然他所要做的一切都要藏到一个山洞里,但他想道:种瓜种菜培植花草的时代是在战争结束之后,他的存在就是使种瓜种菜培植花草的想法继续存在的原因,不然大地就会变得坚硬,就会忘掉它的孩子们。
随着时间流逝,他又开始让心中的希望成长起来,他相信一切都会好的,因为一个个南瓜发着亮光,无声地回应着他的关切。所以,他祈祷着:“为了我们要得到的东西让我们真诚地感恩戴德。”
K生活在日历和钟表达不到的有幸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成为一个习惯于晨昏暗影和黑夜的人。他是来自一个漫长得没有尽头的孩子的行列。他热爱来自泥土中的清爽甘甜的水味。在洞里,他就是他自己,他把自己交给时间,交给一种像油一样在寰宇间、在世界的表面缓缓流动的时间。
哪怕是在无法控制住头晕目眩,要被政府军带走之时,他也告诉自己:这块地上的每一颗沙粒都会被大雨冲刷干净,都会被太阳晒干,都会被风儿扫荡,然后才会换季。那里不会有一颗沙粒留下我的痕迹,就像我母亲,在过了她在地球上的季节之后,已经被冲走了,被吹散了,被吸收到野草的叶子里去了。此时的他似乎印证着拜伦的那句话:生如白驹过隙,此身乃是草芥,任死神随意收割。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里的第二章,医生看似很努力地从 K 的立场客观地思考问题,竭尽全力为他的不合作行为做出解释,然而始终没有得到K的回应和认同。所以,他一直做着的都是主观的强加于人的猜测——
“我们所有的人翻着跟斗越过锅沿掉进历史的大锅:只有你,追随着你的白痴之光,在一个孤儿院里忍受着你的时代,逃避开和平和战争,在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去看一看的旷野里逃避着,设法按照古老的生活方式,穿越时代,观察这四季变换,在改变历史的进程上,绝不比一颗沙粒有更多的奢望。…除了我,没有人会记得你,除非你屈服并最终张开你的嘴。我向你呼吁:屈服吧!”
然而,迈克尔并没有屈服,最后一章中他逃离了医院,再次踏上漫长的未知的旅行,又能孤零零一个人了。
“我走到的所有地方都有人等待着要在我身上实施他们自己形式的博爱。…他们希望我敞开心扉,讲给他们一个住在笼子里的生命的故事,他们想要听到有关我住过的所有牢笼的事情…我是一个园丁,在一个小房间里睡觉,不是很奇怪吗?…园丁像一只蚯蚓或者一只鼹鼠,它并不讲自己的故事,因为它生活在宁静之中。但是一只生活在水泥地上的鼹鼠或蚯蚓又会怎么样呢?”他想。
该书译者认为,在作家库切的世界里,真诚和良知是他的唯一宗教,所以其作品中总是拂荡着鼓吹人类精神自由的晨风。所以他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的价值就在于他对南非社会日常生活的栩栩如生的描写和这种描写给人们带来的反思。
弗朗西丝•梅斯说:“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勇于放弃一些东西。这个世界没有公正之处,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计。若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若要闲散,就不能获得别人评价中的成就。若要愉悦,就无需计较身边人给予的态度。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正所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