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仁政的策略(2)

仁政的策略(2)

作者: 昊哲 | 来源:发表于2022-12-03 09:42 被阅读0次

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仁政为何难以实现,那么今天就让我进一步分析这个原因。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孟子推行仁政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当然可以说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对于王来说,最终的目的是统一天下,天下的王。孟子这才有吸引王的能力。

既然说仁政就应该是“仁”和“政”两方面。就是以仁心外推到政治领域,那么孟子的政治措施是什么呢?

在与滕文公对话中,孟子提出了这样的措施是:先要让民众庶之,富之,接下来后再去调制教之。

 如果一个君王根本就没有教人要展现人性中的善,那么当人民犯罪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人民的错,而是君王的错。

 这些话是对滕文公说的那么滕文公会采纳孟子的建议吗?

 其实滕文公是有心想要听孟子的建议的,这可以从滕文公被后人成为“文公”这一点看出。但是腾国在的战国时代确是一个点中点。

 在一定程度上,点中点不容易被人注意,也许可以有所发展。但是一旦腾国开始推行仁政,开始强大起来,那么就会被注意到并且快速消灭,根本没有时间一步步的庶之,富之,教之。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推行仁政不可行,有一部分原因是关于环境的,就算一个人愿意去推行仁政,他的国家实力不允许,那么也没有用。

 我们再来看第2个例子,也就是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

 在这个例子中,强调人民应该先有“恒产”才有“恒心”,这里的“恒产”就是物质,而“恒心”“就是精神的方面。如果用孔子的话说,“恒产”就是庶之和富之,“恒心”就是教之。“恒产”是“恒心”的基本,如果没有“恒产”,那么谈不了“恒心”。

 那么齐宣王会推行孟子的仁政吗?

 这手机较复杂的。首先齐国在战国时代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他们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的国家,在秦国准备征战,到最后统一天下,就将近100年的时间,战火都没有很大的波及到起火,所以结果不像糖果,这完全能有时间也有地盘去推行仁政的。

 但是为什么齐宣文最后还是没有用仁政呢?有可能一个原因是齐宣王并不想要统一天下。

 有可能是齐宣王就没有那种野心,那还有可能是齐宣王怕动乱。想要图形仁政,统一天下,意味着想要作为,要想其他国家主动宣战。统一天下,有可能成功,但是也有可能失败,如果失败,那么齐宣王就会失去所有。而且现在齐宣王都没有面临很大的压迫,所以并不会像滕文公迫切的想要做些什么。

 但是一方面不想动乱,一方面又广招人才,建立稷下学宫,这也是齐宣王很矛盾的一点。

 所以我们发现,君王是否有意愿,更重于环境因素。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是推行仁政会依赖于君王这个问题呢?人作为一个动物就有本能,就有本能的拖拽,而且就算是一个圣人,到了高位上也不能保证他不会翻脸。毕竟死而后已,只有一个人死了,我们才能说他是有人的。

 那么既然我们不能把推行完全依赖于君王,那么它依赖于什么呢?要依赖于一个“法”或者说一个政治制度。因为法其实还是有一个实行它的人的,如果实行的人不中用,那么法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就需要一个政治制度,这个政治制度是高于有人的,所以它是可以限制君王的。从而是否推行仁政就不完全是听王的意愿,而是一个制度所说的算的了。这也就接近了我们现在的民主,不过进一步的分析还需要我们以后的课程继续学习。

相关文章

  • 仁政的策略(2)

    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仁政为何难以实现,那么今天就让我进一步分析这个原因。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孟子推行仁政的目的...

  • 仁政的策略(3)

    这是我们学习仁政的策略的最后一棵,也是仁政得策略的大总结,我会融合所有四课的内容。 我们会从“动机”“策略”“结果...

  • 仁政的策略(1)

    孟子一直想要推行自己的仁政,但是这样的仁政会出现什么样的困难呢?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事仁政。 孟子所谓的仁政,...

  • 仁政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

  • 仁政

    一帝登基。龙袍、庄重修饰、物品。帝推行仁政,天下人莫不顺服。一时,闹饥荒。雨中,泥泞地上穿着破烂的人领着热腾腾的米...

  • 19 学习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认为推行仁政,才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最好办法。什么是仁政呢?仁政的实质是惠民,是要统治者给予...

  • 仁政的梦想与实现

    说到“仁政的梦想与实现”,我们就要先搞清楚“仁政”是什么?我们需要通过孟子说的一些话,说明“仁政”是什么?以及天子...

  • 仁政的利弊

    我们知道,在孔子那个时代孔子是十分崇尚礼仪的,所以他将他自己的那一套搬到了政治上,想让君王施行仁政。那么人...

  • 孟子的仁政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

  • 仁政的利弊

    我们知道,在孔子那个时代孔子是十分崇尚礼仪的,所以他将他自己的那一套搬到了政治上,想让君王施行仁政。那么人证到底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仁政的策略(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yp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