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笔记:思维模型之刻意练习的三种方法

学习笔记:思维模型之刻意练习的三种方法

作者: 两个天才Peter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2:52 被阅读9次

上一篇学习笔记,我详细的说明刻意练习的原因和本质。不了解的可以先看上一篇。
学习笔记:思维模型之内化

上一篇中,混大商学院先导课推荐的刻意练习方法是写反思日记。
我个人也有写类似反思日记的习惯,但是我的反思不只是在写反思日记的时候,几乎可能是一天中的任何时候。走路、吃饭、坐车、看到一些突发的事件、新闻,都会触发我使用最新学习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一旦找到适合某个思维模式的场景,立刻就会记到日记中。
这一篇介绍如何进行刻意练习的三个方法:
1、刻意对标—乱用
2、举一反三—多用
3、刻意使用—专用

前两个是在先导课中成甲介绍的方法,第三个是我平时一直在用的方法。

刻意对标—乱用
刻意的把思维模型当做思考问题的标准工具,寻找可以用思维模型的场景。当不知道如何入手的时候,就去“乱用”,在任何场景尝试套入使用。

例如: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到的复利:一笔资金除本金产生利息外,在下一计息周期内,以前各计息周期内产生的利息,也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
因此原理产生的复利思维,如何套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开始成甲(先导课的讲师)也找不到北,直到不断刻意对标找到如下规律之后,才恍然大悟。


复利思维.jpg

他把复利解释为:凡是符合A产生B,B又反过来强化A的,全都是复利的场景。
这么一来可以用复利来思考的情形就太多了。
例如:
1、亚马逊的增长飞轮模型
2、阿里巴巴的业务拆分和协同
3、甚至一对互相分工开小店的夫妻

注意:复利思维之后有个隐含条件,就是长线思维。再高的利息,如果只有一年,两年的时间,也不会有多大的收益。中国的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也是隐含着长线思维的道理。

举一反三—多用
学习一个思维模型之后,如果在某一个场景下找到了使用方法,尝试至少在三个以上的不同场景中应用。

例如心理学中的锚定思维。其定义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
举三个例子:
1、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商场衣服上的3999的价格标签,给了你3000的心理锚定值。
2、约会时第一次的印象至关重要,第一印象总是会在人的心理留下长久的记忆。
3、711的商品定价。比如早餐食品中有一款供应量最少但是明显便宜很多的包子。如图猪肉白菜包1.5,其他肉包子都是3元以上,就会给你一个错觉,711的早餐很便宜,但是大部分时候便宜的没货的。

711的包子.jpg

刻意使用—专用
把学到和领会的思维模型,持续的用到自己正在面临的严重问题上,尤其是持续频繁出现的问题上。这样就像是给思维模型上了一个闹铃,当问题出现时,就会自动提醒自己再次调用相应的思维模型来处理。

比如:组织管理之杨三角模型,前些天我正要给几个合伙人,一起讲解我的产品运营方案,我就用了杨三角模型,用了5个大三角,20个小三角把问题清晰的阐述清楚了。而后续再进行细节的阐述和拆分时,我会继续用杨三角模型进行阐述,把整个项目阐述透彻。

杨三角.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思维模型之刻意练习的三种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gh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