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想法
《内在动机》:当社会召唤时,如何自主的承担重要但无趣的事

《内在动机》:当社会召唤时,如何自主的承担重要但无趣的事

作者: 林诗然 | 来源:发表于2022-05-18 10:34 被阅读0次

作为社会化的代理人,我们真正的职责是鼓励成长中的他人,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主动参加活动,并持续性的,即使没有外界动力,也可以自主作出选择。

但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通常是无趣但重要的事情,我们该如何激励其他社会成员主动承担呢?最根本的就是价值观内化

每个人内心的力量与倾向都是不同的,他们会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与圈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将外部要求转化为内部要求的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内摄与整合。

内摄是一种机械化的、单纯的输入而不消化的含义,将规则内摄,意味着你只是按照规矩办事,并不是真正的自主执行。

整合则是将外部规则与自我结合,将内化的规则作为自己的规则加以接受,从而自主行事。

即前者通常以“我应该做”的形式出现,而后者通常是“我想要,所以我去做”。

长期以后者形式培养的孩子,在展现出的成就上和在内在的心理力量上,都更占优势。

比如一个继承家业的年轻人,他主动追求事业上的发展,他就会努力将企业做大做好,但假如他认为“我应该继承家业,我应该为了家族的荣耀奋斗”,而自身对经营企业并没有热情,那么这种矛盾的心态,恐怕不足以让他继续对公司经营。

严重一点,如果引发了他的反抗倾向,可能就会演变成电视剧中的狗血剧情了。

不过健康的内化也需要有社会的良好支持,有自我能动性的个体,与社会环境的良好互动。

就像一个长势良好的种子,在合适的环境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本来的样子,否则种子就会枯萎和分解。

因此,我们该如何教会孩子自主成长?

每个孩子最终都会走向社会,直面各种压力挑战,因此他们必须找到方法,既能与社会融合,也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自我,他们需要促进社会价值观与自我的整合。

书中讲到,在一个探讨外部价值观和规则有效整合的实验中,父母支持孩子自主,并在遇到问题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孩子对价值观的内化与整合就越充分,日后取得的成就可能性会更大,自我调节能力也更强。

支持自主某种程度上意义着我们要将对方(孩子、学生、员工……)视作值得支持的,具有能动的人,而不是由我们操纵的对象。这要求我们在沟通时,主动从对方的角度看世界。

另一个实验表明,如果是在支持自主的环境中内化规则,后面对方表现出对任务的喜爱以及行动的自由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内化发生在控制的环境中,内化就以内摄的形式表现,后续对方也会去执行任务,但他们仿若待宰的羔羊,丝毫感受不到自由和喜悦。

总之,内摄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和其他负面结果,而整合不仅更人性化,而且更加高效,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促进整合的过程,帮助孩子们有着内外匹配的行为与意志。

写在最后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正确认识自主,真正的自主包括为他人的幸福负责。

我们提倡自主不意味着可以不承担责任。

社会化的含义就是在个人对联结的需求上,加上社会化代理人对自主的支持,从而使得他们富有责任感。

他们真正自由了,人类对自主和联结的需求,既是重要的,又是互补的。在承担责任中保持自我,获得真正的自主与幸福。

其次,支持自主不等于纵容。

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主的过程中,应该设定界限并管理不同行为的后果。

因为没有界限,没有组织,就没有内化。界限需要清晰一致,并且以理解和共情的方式被设定。

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帮助他们清楚行为的界限与后果,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我调节者。

但我们也需记住,设定界限并不意味着苛责任我们也要实事求是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究竟是纵容我还是设定界限,还是在冒犯,这也有利于我们帮助孩子与社会促成有效的协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在动机》:当社会召唤时,如何自主的承担重要但无趣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ta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