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筱早已习惯了拼车模式,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就和隔壁班的一个同学同进同退,拼车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小学六年级。
当时,她们家还住在古镇,从幼儿园考取到了市排名第二的实验小学,确实很不容易,她爸妈都是上班族,学校放学和单位下班是同天同时,而两地又不在同一区域,走哪都堵,既没有时间接孩子,也没时间去送。
只好在同年级的家长群里找小区临近的同学,看是否也会有类似的情形,找两个不多,能找三个是更好,这样大家凑在一起,共同出钱觅一个专车的师傅,一年年寒来暑往,一早一晚的都是固定行程。
进入初中大都缘于学区,筱筱家也更换到了市里居住,学校离家很近,乘公交车不足五站的而已。和大宝所就读的学校相比,一个偏于城南,一个靠近城西。但这两间学校,无论是升学率还是据赞的人气都相差无几,官方虽没有明争但暗地里却一直彼此在较劲。
筱筱和大宝是小学同学,初中时分离,高中又同被市内的省重点录取,很有缘分。这所高中从市内迁到了西城,筱筱从家是去学校,我们的小区是她的必经之地。
好在俩娃都不愿意住校,作为老爸,我们俩都是高中时侯的住校生,深知大宿舍的环境氛围,在校哪有在家住来的舒心。
况且,能够每天往返接送,是老爸的幸运,陪她们一起走过人生中最最重要的时期,虽然有点辛苦,但我们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虽然还是拼车一族,但开车的师傅都换成了自己人,我们俩司机坐在前排,听着她们时而背背古诗词,时而念叨念叨英文,赶忙关闭了收音机,老老实实开车,连大气都没敢喘一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