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年那些事(一)

那些年那些事(一)

作者: 王宁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1-27 16:16 被阅读0次

文/王宁子

抖音刷到陕西摄影家秦岭,看到他拍摄的李家村拆迁的图片,往事如潮水般奔涌而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辍学回家,就帮母亲经营布匹摊。每天早早吃完早饭,就拉着车子出摊了。母亲驾辕我在后面掀,满满一车布重如牛,每次上南门口那道坡,提前十几米就加快了脚步,母亲躬身绷直了袢绳,我在后面将全身的劲儿集中在胳膊上腿上脚尖上,靠着一股子冲劲上了那道坡,我们娘俩累的气喘吁吁。要是哪天母亲进货去了,我拉着布车象拉着一座山,还没到南门口,就犯了愁,每每遇见顺路的街坊邻居,远远喊一声,叔,婶,帮我掀一下车。有时候还没顾得下话,热心的乡党们就奔了过来,那份朴素的乡情,至今想起,温暖如初。

布摊在露天下,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寒风刺骨。每户三米布摊,一车布品种繁多,不费心思不行。料子布摆在台面上,摻出两三米,四褶折好,整整齐齐搭在布上,垂下去长短一致,整齐美观才能招揽顾客。窗帘布被面一类的花布,搭在身后的绳上,花花绿绿,每次摆好布,站在布台内,感觉自己就是戏台上的演员。每天摆摊收摊费时费力不说,要是遇见坏天气,就遭殃了。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前一分钟还是大太阳,后一分钟乌云密布,虽然有帐子,但抵挡不住大雨倾盆,整个商场陷入慌乱中,布来不及整理,就被扔进架子车,门面房的商户也来帮忙,被面窗帘布料子布在暴雨的施虐下,各种颜色奔流而出,商户们苦不堪言。货卖一张皮。即使赔本处理,也少人问津。

为了减少损失,父亲买来了材料,第一个在商场搭建了彩钢棚。从那以后,不管天阴下雨都照常出摊。母亲的口头禅,做小本买卖,就得用时间熬,就得用心守。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吹日晒,黑的象张飞。十七八岁,正是爱美的年龄,一袋紫罗兰粉两元钱,扑在脸上象唱白脸的。抹的匀了还好,要是抹不匀,像个小丑一样。即便这样,每天都会美滋滋的涂抹。一年四季,夏天最糟糕,粉抹在脸上,还没出门,就被汗水浸透了,黑一道白一道,掏出小镜子一照,哎呀,羞死人了。

那时候总羡慕商场有门面房的商户,风不吹日不晒,坐在凉房里吹着风扇,即使抹粉也不会担心被汗水冲走。但商场好的地段都是老商户,地段不好的今天来了,明天走了,来来去去的,谁也不想给坑里跳。毕竟,钱是硬成东西,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呢。

春去冬来,在烈日下,在寒风中,守着布摊直到出嫁。婚后,在娘家的支助下,交了租金,在商场有了三米长的布摊。(未完)

相关文章

  • 那些年那些事(一)

    那些年那些事,似乎永远也抹不掉。 在梦境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是那些年那些事。 甚至有时候想,...

  • 那些年,那些事(一)

    那些年,那些事 (一) 我这个人,很懒。同龄人在餐桌上胡吃海塞,满脸跑饭粒儿的时候,我还乖乖的坐在那里,等人喂饭吃...

  • 那些年 那些事(一)

    前段时间看了台湾剧作家吴念真的新作《这些人,那些事》,这是一本记录有关他成长岁月中一些故事,也勾起我很多的年少记忆...

  • 那些年,那些事(一)

    上初一那会儿,我遇见了第一个让我倾心的人。他,高大俊朗,阳光开朗,笑起来好像可以照亮我的一天。从第一眼见到他的那...

  • 那些年,那些事(一)

    贾庄是个没落的村庄。为什么说没落呢?贾氏一族是个大族,出过许多历经战马的将军,也出过许多名人文士,有过“先天下之忧...

  •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情(一)

    今天是11月8日,第21个记者节。 以前经常和媒体打交道,所以微信里好多记者朋友。这两天一打开手机,“记者节”话题...

  • 那些年那些事

    故事一 我同事屈老师有一次和我闲聊时,提到他上...

  • 那些年,那些事

    王春是我的初中同学。三十多年没见过面,今年春节,他突然回家打点事务,又匆匆赶回昆明的公司。 临行前...

  • 那些年,那些事

    那年,姑娘高中毕业,考的并不理想,只能去外省的二流大学读书,与自己期盼的重点大学差距很大,心里有些失落,但也无可奈...

  • 那些年,那些事

    每次回老家总是来去匆匆,门前的小河梦过多少回也无暇走近一睹它的芳容,今天总算圆了这梦,踩着轻快的步子来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那些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xh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