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一个6岁的女孩需要几千美元做手术,人们寄去的钱能塞满邮局。但是,如果取消征税,医疗设施换新可避免增多死亡人数,却没有几个人有感觉。医院代表的是统计意义上的生命,而女孩代表的是可识别的生命,我们更在乎个体的生命,公共政策一般都很抽象,缺乏情感冲击力。
2、人类的时间和脑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会使用简单的经验法则(启发法)做出判断,因此总是犯下可预测的错误。
3、人们总是在乎沉没成本,理性人会忽略沉没成本。因为沉没成本是已经花出去的钱,不应该对其他的后续决定产生影响。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沉没成本的影响却阴魂不散。
4、人们喜欢贴标签。如果现金被贴上了“存款”的标签,人们就不太愿意把它取出来。
5、普通人购物、理财、找工作时,不可能在完全无偏见的情况下选到最优的正确答案。“错误”的行为,实质是指普通人所做的、经常受到各种影响所形成的普遍选择。在经济学领域,称为“行为经济学”,可以简单理解为:经济学+心理学。
6、当你赢钱的时候,你更可能冒风险去尝试赚钱机会,即使是期望收益为一半赚一半亏的机会。经济泡沫时期人们的投注倾向:反正已经赚钱了,再冒点风险没什么。
7、自我控制是激情与理性的冲突。激情是短视的,缺乏远见的,十年后享受到的快乐与今天的快乐相比,对我们的吸引力微乎其微,意志力对解决短视问题极端重要。
8、唐纳德·迈金托什:“如果我们不假设思想中含有一个以上的能量体系,想要做到自我控制就是自相矛盾的。每个人都有两个人:一个计划者,一个行动者。计划者总是做出有利于长远效用的决定,计划者可以用一些手段,比如金钱的奖励惩罚措施,或者承诺策略来限制行动者的选择。从外部强加的规则并不容易建立。行动者要享受生活,十分自私,根本不关心未来。
9、为了应对损失厌恶,产品售价应该以最高价为标准价,一般价为打折价。而不是需要的时候以附加费的方式提高售价。
10、损失带来的痛苦大约是收益带来的快乐的两倍。
11、人们的行为具有惯性: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进行交换,人们更愿意继续保留自己的物品;有时候即使有充分理由,人们也不愿意放弃自己拥有的东西。萨缪尔森称之为“现状偏见”。
12、当专家以内部人的身份思考的时候,他不自觉地被乐观气氛感染。当从观察家和数据解读者的角度来思考的时候,他更容易保持客观的判断力。
13、彼得原理:人们总是不断晋升,直到其变得不称职。
14、《影响力》有一条很好地意见:如果你想让人们遵守某个规范,那就告诉他们其他大多数人都在这样做。
15、如果你想鼓励某人做某事,一定要让事情简化。
16、错误共识效应:人们倾向于认为其他人和自己有同样的偏好。
17、让人们改变行为的第一步称为“解冻”,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不论阻碍人们改变行为的因素多么微小,都要移除它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