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始建于1976年,最初为三间土墙草屋。并非诸葛哪种茅庐,也不是杜甫草堂的那种雅舍,只是一个遮风避雨的普通民舍,每年夏天,都得用新出的麦草翻盖一次,防止雨季时,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过分的漏雨。
母亲给我们讲,当初她与父亲结婚时,上无片瓦,公公婆婆一家人穷的叮铛响,分家时就分到了一个柜子,一张桌子,至今老母亲都舍不得扔掉,说是祖产。由于父亲是个退伍兵,更重要的是个壮劳力,憨憨厚厚的又肯帮别人干活,赢得了外公一家的认可,尤其是外婆,非认定了父亲这个女婿,因此就有这桩婚事。最初的三间草屋就是在舅舅亲自带人的帮助下修建的,父母才算是有了一个属于自已的窝。
图上的瓦房,是在86年那一场叫做520的大冰雹将原来草屋压塌之后,才用自家砖窑烧出的砖瓦改建的,当初一家五口也是在那个仅有几平米用来存粮的石仓中才躲过一劫。童年的记忆中还记得,父亲鼓励我们,不要怕,解放军叔叔会用直升飞机来救我们的,虽然在哪年代的我们,飞机是多么奢望的东西。但对我们却是带来了极大鼓励,坚持到天亮,冰雹停了,父亲拔开草屋顶,才把我们一个个的接了出去。
30多年过去,这个第一改建后的为我们一家遮避风雨30余年的砖瓦房老屋已经完成他的使命,已成了危房,也将再次改建。曾经的三个少年也已步入了中年,还是一家三胖子。大胖,二胖,三也胖,还真应了别人的话,一家三肥猪。
想想当年,饭都吃不饱,全都靠父母亲开荒种地,用那上万斤红薯养大,不是红薯杂粮,就是稀饭拌咸菜。想想父亲当年那一担200斤的担子,心里就无限感慨。三胖猪这咋就这么养肥了呢,还真找不到科学依据。
老屋已不复存在,成为了历史。三胖也各奔东西,一个广东,一个在浙江,一个重庆,难得聚首。
父亲已不在了,老屋虽然已经变了模样,但老屋的根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