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答周道通书》。阳明先生说,来书云:“凡学者才晓得做工夫,便要识认得圣人气象。盖认得圣人气象,把做准的[dì],乃就实地做工夫去,才不会差,才是作圣工夫。未知是否?”
“先认圣人气象”,昔人尝有是言矣,然亦欠有头脑。圣人气象自是圣人的,我从何处识认?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体认,如以无星之秤[chèng]而权轻重,未开之镜而照妍媸[chī],真所谓“以小人之腹,而度君子之心”矣,圣人气象何由认得?
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程子尝云:“觑[qū] 着尧学他行事,无他许多聪明睿智,安能如彼之动容周旋中礼?”又云:“心通于道,然后能辨是非。”今且说通于道在何处?聪明睿智从何处出来?
圣人气象这个词出自《庄子》中的“逍遥游”篇,原文是“夫圣人之气,大如天地,长如前古,高如无上,其可以舍天下而留精神;其志闲而不舍,其情逸而不穷。”意思是说,圣人的气质非常的庄严大气,感觉像天地般浩大,时光极其悠久,高过一切,可以拥有精神上的卓越,志向自由而不拘束,情感自由却广泛。因此,人们常用“圣贤气象”形容有着睿智、气度非凡的人。
教育,希望孩子具备圣人气象,绝非容易之事。到底教育就是渴望令人活在希望中,所以尽管很难,也要奔着一个圣人气象目标不是吗?
昨天晚上皓皓兴奋过度,他咳嗽了一声,奶奶赶紧伸手给他搓背,就在此时,他强力挽住奶奶胳臂令奶奶有一种窒息感,恨不得咬他肩膀一口。
奶奶生气了!告诉他奶奶的心被伤了,且大声批评了他。虽说他不到六岁,可是初步具备了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明显感觉他“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奶奶大发雷霆的时候,想到孩子如果这样任性妄为下去,将会给未来带来麻烦。
《皇帝内经》中说: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一个睿智气度不凡的圣人,天赋占据了很大部分,多数人最终都不过是普通人而已。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教育,需要告诉孩子,做人要善良,做事要靠谱,天地之间有一股神圣的力量,在考量我们的所有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