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条(《启问道通书》之三)原文:
来书云:“凡学者才晓得做工夫,便要识认得圣人气象。盖认得圣人气象,把做准的,乃就实地做工夫去,才不会差,才是作圣工夫。未知是否?”
先认圣人气象,昔人尝有是言矣,然亦欠有头脑。圣人气象自是圣人的,我从何处识认?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体认,如以无星之秤而权轻重,未开之镜而照妍媸。真所谓以小人之腹,而度君子之心矣。圣人气象何由认得?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程子尝云;“觑着尧,学他行事,无他许多聪明睿智,安能如彼之动容周旋中礼?”又云,“心通于道,然后能辨是非。”今且说通于道在何处?聪明睿智从何处出来?
周道通说,要成为圣人,首先要知道圣人是怎么样的,即所谓的圣人气象,然后切切实实照着圣人的样子去做,这样理解对不对?
王阳明的答复是,这种说法以前有人说过,但其实是不着要领。圣人气象是圣人自己的,旁人如何能够体认得道。是否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是否回归了本性,即致良知,而不是任何外在的东西。如果照着圣人的言行依样画葫芦,犹如用没有刻度的杆秤称重,用没有磨过的铜镜看看自己是美还是丑。这是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普通人的良知和圣人的良知完全一样,如果自己体认到了良知,那就是圣人,这是的你就具备了圣人气象。程颐曾经说过:“老是盯着尧的一言一行,学他的样子做事,但没有尧那样聪明睿智的心,怎么可能像尧一样一举一动都合乎礼呢?”“只有心与天理相通,才能明辨是非。”显然,天理和聪明睿智都只存在于各人的心中。
心即理,致良知只能靠自己徐徐用力,勿忘勿助,别人的始终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成不了自己的。所以,王阳明说过,圣人的教诲只是圣人自己的体悟,终究不是自己的,仅仅记诵经典可以说毫无用处。
这一条的道理很简单。但人们往往会走入和周道通一样的误区,以为向榜样学习就行了,其实那都是表面功夫。比如,很多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处处模仿学霸的样子,亦步亦趋,这就叫做“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搞不好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画虎不成反类犬。
更有一种恶劣的现象,就是只重表面功夫,弄出很多伪君子、假善人。
总之一句话,治学必须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