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幸福的勇气》。作者分析孩子犯错行为背后的原因,令人印象深刻。
孩子做了某种不好的事情,危险的事情,或者对他人有危险的事情,甚至是接近犯罪的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那就是“他并不知道这是不好的事情”。
大人应该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如果不知道,就要教给他。
但孩子明明知道不该做某事,但是还是要去做,为什么?
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个5个阶段来考虑。
一.称赞的要求。
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获得表扬,进一步说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如果付出不被表扬的话,他们就会产生不满甚至气愤。倘若得不到任何人的表扬和关注,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很快就会失去积极性。他们的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说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
二.引起关注。
好不容易做了好事却并没有获得表扬,也没能够在班级中取得特权地位,或者原本就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完成能获得表扬的事。
人就会想“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想要在班级获取特权地位,这才是他们真正“目的”所在。
通过学业之类正面进攻不顺利,就想通过其他手段成为“特别的我”。一些孩子通过破坏规则、恶作剧来博取关注。 消极的孩子会表现出学习能力极其低下,丢三落四,企图通过扮演无能来引起关注获取特别的地位。
三.权力斗争。
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以此来获得特殊地位。
很多父母或者老师此刻就会拿起“愤怒”球拍打过去“斥责”之球。这样就上了当了,只能和对方站在同一个球场上,连续对打拉开帷幕。
四.复仇阶段。
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向不爱“我”的人复仇,进行爱的复仇。
当发现爱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
自残行为或者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投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
五.证明无能。
当前面种种的方法都实施,还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开始对人生绝望,打心底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且为了避免体会这种绝望就逃避一切的课题一一“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就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无能,赤裸裸的装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再简单的课题也不愿意去做。
问题行为的五个阶段,首先是寻求称赞,接着是引起关注,如果这些都无法实现,这挑起权力争斗,然后又发展为恶劣的复仇,最终阶段是证明自己无能。
这一切的根源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