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乐视、锤子手机纷纷倒下?那么就来看看手机行业的供应链吧!
有一个大型跨国设备制造商长期面临交期太长、库存太高的挑战。交期长,很多客户订单一落地就得按急单处理;交期长,过程库存就高,需求、设计一有变动,影响就很大。这都是小批量、多品种行业的顽症。该公司几经分析,三管齐下来缩短周转周期,降低周转库存。
其一,推动“六周计划”,全面缩短供应商的采购提前期。在该公司,产品交期的一半多来自供应商的采购提前期。一般零部件的采购提前期在两个月左右,有的长达两个季度。该公司启动“六周计划”,力图把供应商的交期全面压缩到六个星期以内。这涉及到产品的标准化设计、精益生产、生产工艺的优化,在此不予细表。这里想讲的是,不管产品设计多努力,独特设计、独特工艺很难完全避免,注定供应商的生产周期很长,该公司就有选择地在供应商处建立过程库存。如果设置合理,过程库存不但可以显著缩短交货周期,而且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整体库存水平。
例如有一系列部件在硅谷做好粗胚,大致需要六个星期;然后运到亚利桑那,经过精加工,运回硅谷,总共三个月左右。该公司决定在精加工处建立粗胚的中间库存,以缩短响应周期。以前整条供应链虽说是订单拉动,但为应对供应不稳、生产需求变动等,该公司在成品层次维持相当高的安全库存;现在前段是推(基于预测),后段是拉(基于订单),虽然粗胚的中间库存增加了,但因为交货周期缩短、供应的不确定因素减少,成品的安全库存水位却明显下降,而且因为成品价格远高于粗胚,供应链的总库存金额反倒更低。
图1:推拉结合,缩短交期,降低库存
总库存更低,交货周期降下来近一半,这么好的事,为什么刚开始就没做?一个原因是设计还没定型——一旦设置过程库存,管理难度上升,设计变更造成的呆滞风险较大。根本原因则是绩效考核:出自部门利益,采购不愿意在供应商处建立过程库存,因为这增加了采购的责任,而且一旦成为呆滞库存,就需要采购去处理。成品的库存虽然高,但属于计划部门,不关采购的事;现在设了粗胚库存,就变成了采购的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采购自然不愿意。
当然,在供应商处建立半成品库存,确实有相当的风险,因为采购方往往因为看不见而丧失警惕,等到设计变更或需求巨变后,供应商找上门来了,才知道还有那么一堆库存要处理,但已经太晚了。在这个公司,采购需要每月汇报每个供应商现场的库存,以评估呆滞风险。在脉动更快的行业,库存更新的频率应该更高。
该公司还采取其他缩短采购提前期的办法。比如对于有一定用量、用量较稳定、设计变更少的物料,该公司通过VMI来让供应商在现场建立库存,维持一定的库存水平,同时按照预测来补货。这看上去是给供应商库存负担,但减少了赶工加急,也让供应商的生产排程更加平稳,生产成本会下降。这样,对采购方来说,如果计划到位、需求相对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采购提前期为零;对供应商来说,除了生产成本降低外,供应商一般会得到一定的业务量承诺,降低了业务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从而也降低成本。可以说,操作得好的话,VMI是个双赢的做法。
其二,全面缩短生产、调试、安装周期。该公司全面导入精益生产和JIT,对传统的生产线进行改组。结果是有好有坏,总体效果不甚理想。精益生产的看板管理体系等简化了物料流,生产现场更加井井有条,生产线员工的效率显著提高。但是,设备行业的周期性很强,业务起伏波动非常大,对精益生产是个挑战,注定没法推行JIT——JIT的前提是稳定的生产计划,比如丰田生产汽车,每天、每周、每月的产量都尽可能地稳定。但对于极度的需求变动,比如在半导体设备行业,季度变化量动辄在百分之三四十,精益生产线和JIT还是很难应对,尽管很多精益的概念还是很有帮助。
该公司就聚焦别的办法来降低生产组装周期。比如推动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以前供应商把零配件送来,公司自己组装成组件、模块、子系统;模块化设计后,越来越多的组件、模块甚至子系统都由供应商做好,公司进行最后的组装与测试,这样生产组装的周期就降下来了,这个过程也是轻资产的过程。举个例子:模块化设计以前,一个线板有几百条缆线,供应商送来一条条的电缆,公司的生产工人就一条条安上去,要两三天的功夫;模块化后,这些缆线在无锡的供应商处已经组装成缆线板,送到硅谷后就直接安上去了。整个缆线板的生产周期降下来了,而且因为把插线任务外包给低成本地区,总成本反倒更低。
模块化设计的好处还在于成品可以分开运送到客户处,节省运输成本、缩短时间,也降低在途库存。比如对这个硅谷的制造商来说,关键零部件在美国、日本生产,在美国组装;次要的模块,比如机箱、机架在中国制造。以前次要模块组装好后,空运到美国,跟主要模块组合起来,测试后空运到亚洲。该公司重新设计供应链后,主要模块从美国空运到客户,次要模块从供应商直接发到客户处,然后在安装现场做最后调试。当然,能这么做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模块的质量提高了,否则,质量问题便会成为现场安装与调试的噩梦。
上面讲了采购、生产、调试和安装,主要围绕的是产品流,即产品的生产、采购、运输等实实在在的事,这只是整个周转周期的一小部分,大致决定了百分之二三十的周转周期。其余的百分之七八十呢,则是由信息流决定的。下面我们探讨如何提高信息流的效率,缩短周转周期。
其三,优化流程、系统,缩短信息周转周期。对于案例中的这个制造商,光需求从客户传到下级供应商时,动辄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就过去了:该制造商拿到客户订单,内部评审、审批流程走完,两三天就过去了;录入到ERP,转换成供应商订单,1天又没了(该公司MRP每天运转一次);采购订单又得审批,好不容易上了电子商务平台,如果错过了供应商上网下载的时间,这1天又损失掉了;然后到了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依次类推。
图2:信息流冗长,增加了周转周期
这就是漫长的“需求探知”过程。供应链越复杂,流程就越复杂,需求信息从最终客户传到最末端的供应商,动辄就得几个星期。这也意味着周转周期增加了几个星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走流程,从客户的角度看不增加价值,但因为涉及组织、流程和信息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调整困难。尤其是公司大了,流程就如库存,原来加上去是为应对种种风险,是合理的,即使随着业务的发展,相应的风险因素已经微不足道,甚至不再存在,也很少有人愿意冒风险拿下来。所以流程只有往上增加的理,没有往下精简的份。于是,流程就越来越臃肿、越来越长,成为大公司病的一部分,自然增加了周转周期。
层层审批增加了流程的周转周期。批处理也是。比如这个公司的流程是每周五晚上给供应商提供一次预测,这意味着可能高达7天的延误:如果公司周一调整了预测,直到周五晚上才能传递到电子商务平台;而供应商一般周末不上班,只有到了下周一才能看到。很多供应商周一早晨安排各种例会,往往来不及消化上周客户的预测变化,一些重大问题就可能得等下一周的例会来解决。光这一项,就意味着可能高达两周的延误。这也意味着产能扩张、生产准备可能得延迟两个星期,增加了周转周期,相应地增加了周转库存。
或许有人会问,这每周五晚上更新预测的规矩是怎么来的呢?或许是多年前,信息系统刚实施时,硬件性能有限,运行太慢,每天更新不现实;或者是每周更新,易于报表、指标统计;或者是一个不经意的决策,“反正是预测,预测不就是中长期嘛,延误几天也没什么”;或者是出于善意,即让所有的预测都敲定了,周五晚上一总发给供应商。不管怎么样,这种批量处理严重影响了信息流,显著增加了周转周期,以及相应的库存。
话又说回来,这些流程问题怎么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大了,一旦成为流程,改变就几无可能。人们一旦习惯了,就把这些流程问题当作“必要之恶”,只有想方设法来回避——公司大了,执行层自下而上推动改变的成功概率微乎其微;而决策层又很少能触及到执行层的问题,或者说感受到执行层的痛苦,自然不会去触及那些运行多年的流程:小车不倒就继续推呗。于是自上而下,大家都活在惯性和惰性中。反抗者或许也反抗过,就如大象小时候被拴在细细的铁链上,肯定也挣扎过,不过没成功;到了后来,则更多的是因为认命了、投降了,继续被那条细链子拴着——在各种系统、流程和规章制度面前碰壁多次后,人们便成为自己制定的条条框框的奴隶,不合理的也给制度化了、理性化了。
那么怎么办?案例中的公司成立了流程改进小组,从跨职能层面审视信息流,进行公司层面的流程优化。为此,该公司提出一个口号,就是“缩短我们所作的任何事情的周期”(Reduce the Cycle Time of Everything We Do)。不过有趣的是,该公司是设备行业,处于供应链的末端,“牛鞭效应”肆虐,生意好的时候半年能翻一番,忙订单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来优化流程?生意不好了,业务量三个月就能掉下来一半,百分之二三十的人都得开掉,人少了,自然也没有资源来优化流程。所以,在流程和系统优化方面,该公司在过去十来年进展相当有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