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后佛洛伊德的心智模型主--讲人:刘艳如

后佛洛伊德的心智模型主--讲人:刘艳如

作者: 淡墨70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21:14 被阅读0次

    大家晚上好,我是西安分社的社长刘艳如,也是今天晚上的主讲老师,今天晚上我们讲后弗洛伊德的心智模型,也就是客体关系心智模型和自恋心智模型,先回顾一下上一节课,上一节课讲的是经典心智模型,主要有三大块,一个是阻遏效应,一个是地形学模型,一个是结构模型。

    自弗洛伊德1939年过世后,精神分析的发展仍在继续,新的临床现象在不断的出现,分析师开始面对不同以往类型的患者,如自恋型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这就促进了新的模型的产生,或者说需要一些新的模型。

    比如客体关系学说。边缘型用现代客体关系来看,就是自我本我和超我并未达到结构上的稳定和整合程度,也就是人格结构间并未达到一个平衡之前就已经出了问题,客体关系还没有发展到一个整合的阶段,自体个体在自体表征方面有自相矛盾的表现。通俗讲,他有原始的破坏性内疚感,或者毁灭性的羞耻感和泯灭的恐惧,也就是还停在婴幼儿阶段的感知和感受外界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在很早阶段所经历的一些挫折和愿望,以及痛苦没有马上得到解除,他就会感觉到整个世界都是危险的,由于无力和恐惧而陷入崩溃的状态,因为他们还没有发展出整合的能力,停在这样一个年龄阶段,他们的本我的驱力经常会遭受到,多肽反常的性驱力和无法识别的攻击驱力。不像一个人格发展成熟的人,他比较能够容易识别一些驱力的指向。边缘性人格是非常原始的,用原来的心智模型去解释和应对,在临床上会遭遇比较大的困难。

    而分裂性自恋性人格。他们长大后对环境也只有肤浅的适应,只是机械的运作,能对环境做出一定的回应。也可以适应环境,但是缺乏内在的情感体验,就是纯粹的角色扮演。他的自我的真正感受是什么呢,能否体验到角色和内心的冲突,他们是很难去体验到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假性自体,或者叫功能性的伪自体,给人的感觉好像在装。对当事人来说都是潜意识体现的,所以他可能会感到委屈。

    因为他一直是在很真诚的做反应做事情,但是给别人的感觉就是在装。她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就是按环境角色做出肤浅的适应,甚至功能还蛮好,但是一旦感受到内在的自我,就会感到空虚无意义和本质上的隔绝感,他的真正的自体仍旧被隐藏着,这当然也是一种防御。因为他一旦去接触到了真实的自体,他的无助感,空虚感,无价值感完全会把他淹没。

    因此,他在人际接触中是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需要的,通俗讲,也就是只有角色的需要才是我的需要,至于内心的真实需要。你学询问他,他会感到非常的茫然,因此面对这一类的患者,我们需要一些新的模型去运用。因为她们本身的结构是缺陷的,包括自我的分裂现象都需要新的模型去加以处理。

    从经典心智模型到客体关系心智模型到自恋型心智模型,是可以同时运作来理解一个来访者的。只是每一个心智模型都有一个特定的聚焦面。比如说来访者是在性和攻击性方面有问题,有的时候来访者是自我功能发展有缺陷,还有一些来访者自恋,可能是他核心的问题。我们就要从低自尊或者自恋的易感方面或者从他指向他人的傲慢态度着手。所以我们看有的是适合经典模型的,有的是适合自我心理学与客体关系模型的,有的是适合自恋模型的。所以我们强调没有任何一个模型可以完全替代其他模型,即使在同一个个案身上,当有不同侧面滴情绪反应时,也需要运用不同的模型理论来理解和应对。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客体,客体是一个被爱着或者被恨者的人、地方、东西、或者幻想,但不管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客体,都是被个体赋予情感能量的对象,包括后来的过渡客体,我们第一个客体是母亲的乳房,然后是妈妈这个完整的人,后来是使婴儿而满足的其他人或者事情,有人为了满足其生理或生存需要,他首先当然是要吃奶,那我们来看内在客体,那个客体是一种心理表象,是一个人与他人有关的意向,想法,幻想,感觉和记忆。

    而且内在的客体肯定是跟外在的客体的互动中留下的印记,既然有内在客体,肯定有外在客体。而外在客体是真正的人或者真正的东西,进一步说,一个人内在客体是由于外在客体的互动的经验所带来的,就如我是谁,我是被怎样对待的。

    当然,科胡特所讲的自体客体又是另外一个意思了,通常指外在的人,是得到主体确认,赞许和尊重了的,就像我们常说的,生命中的贵人。是被理想化了的。

    那么自体呢,自体是属于一个人自己的,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表现,自体所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自体也是私密的。

    刚才提到表象,所谓的表象是指人在内心怎样呈现出一个客体,也就是外在的客体,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在人的内心的,是外在世界的具体的人在内心的体验和呈现,所以说表象就是内部客体,这当然是一个逐步沉淀的过程,经过无数次的互动,然后积累沉淀成一个人的内部客体的表象。

    自体表象是指早年与客体或重要人物的关系的体验,婴儿最初是不能区别自体与客体的具体表现,塑造了一个人与别人和世界的联系,如一个人从小在一个贫穷的环境中长大,后来虽然很成功了,拥有了权力和财富,但他的自体表现可能始终没变,一直还会勤俭节约,还有自体表现经常与投射,认同,内化等防御机制相联系。

    接下来,我们来看部分客体与整体客体,部分客体只是一个客体表象,如好的或坏的。婴儿最初的客体表现是部分客体,他无法整合客体为一个整体客体。因为它一定同时包含满足和挫折这两部分,这跟分裂的防御机制也是直接关联的。对婴儿来说,他感受的乳房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他没有办法同时体验到:乳房有时候是可以满足自己的,有时候是不能满足自己的。就如她有时觉得一个人非常好,但因为一丁点小事,他会马上就得他非常糟糕。他没有办法用整合的态度来看待一个人,但这对婴儿来说是很正常的。

    我们来进一步看看自体,看自体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自我,自我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字体的英文单词是Self,自我是(?)。自我是心理功能的一个组织者,自体是人的基本体验,是一个主要的组织它囊括了自我在内的所有心理构成。尽管我们说是通过自我功能来呈现自体。但是我们还是能像自己呈现自己。此时自体才能成为个体的自体表现与客体表象。所以我们说自我是一个组织者,而自体是组织本身。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自体客体,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都不会单独存在,它是一种客体关系单元的关系存在的。有驱力和情感进行链接。就如某人感觉很糟糕,郁闷不爽,他感觉他周围的人也都是健忘的,粗心大意的,令人不满的,怠慢的,或者死了的,所以坏的自体,坏的课题,和愤怒的情绪,一起组成了一个全坏的自体客体单元。

    再通俗点讲,就像一个人,经常看别人不满,他对自己肯定也是不满的,同时伴随着愤怒的不公平的情绪,同时其中有很多的防御机制在起作用。

    从发展看,最早的客体关系单元是一个共生的自体客体单元,自体和客体区分不明显,自体和客体是连在一起的,并没有分开来,或者说很模糊,也就是自体和客体区分不明显,也可以说没有界限,这就是我们渴望回归的调和状态,海洋般的体验。就像一个婴儿被完全满足,与周围世界完全融合在一起,没有界限,就像回到母亲的子宫一般。

    这种非常舒服的状态与外在世界是连体的,艺术家,诗人和神秘主义者,对这样的体验描述是最清楚的,在诗歌以及其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还有热恋中的情侣。还有在麻醉的情况下就麻药刚起作用,是一切都非常的和谐,内在和外在也很和谐,感觉很宁静,时间都慢了下来,空间也不重要了,自己与整个宇宙都融为一体了。如果不是为了手术打麻药,吸毒也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进入很high的状态。还有就是在性高潮中,自体也会失去自体感,时间感,空间感,失去了分辨自己和爱人的能力,甚至失去存在的感觉,有最强烈的融合体验。

    为什么一个人需要这样强烈的感觉呢,那肯定是在现实世界,内心要面对的现实实在是太痛苦了,这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一般是不被理解,不被接纳,不被欣赏,感受很痛苦的时候,才会渴望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如同一个来访者,他在现实世界经历挫败以后,他最需要的是咨询师对他的共情回应,和抱持。咨访之间没有界限,咨询师完全站在他的角度上去感受他的一切。

    当咨询师的关注点在于自己的自恋时,这就很难去共情一个来访者。咨询师要放掉自我,完全融入到来访者的内心体验中去,这就是指最早的客体关系单元是一个共生的没有界限的关系。但是一个成年人要有一定的界限感。

    对于一些创伤的案例,咨询师甚至不需要做一些努力,自我界限就会消失。创伤个体内心的创伤就会触动到你,咨询师会暂时的跟创伤个体内心的绝望和无助在一起。

    所以我们说,自体客体关系单元是一种共生的状态,自我的界限模糊,如感觉被剥夺,一个人不再感觉到外界的任何刺激,甚至是一些轻微的刺激,只有一些枯燥的单调的低频度的刺激感受,达到了感觉被剥夺的状态,感到没有存在感,感到崩溃,就像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然而有时又会有惊恐和恐惧的感觉,如同一个成年人,已经建立了自体的时候,再把界限混淆,没有自我存在感,会令她非常恐惧。

    所以我们很害怕迷失自我,存在感,是需要外界的,一定刺激的,所以我们的存在感要不断的被刷。没有跟外界环境的持续互动,也会体验不到自己存在的感觉。

    一个人被共情的理解的时候,会有温暖亲密和愉悦的感觉,有时候来访者就像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一般,非常渴望自己的感受诉求,被母亲看到,并被很好的回应。反之,如果维持着清楚的自我界限,那就没有办法共情了,或者同理了,你是你,我是我,分得这么清楚,彼此关系就很远了。

    但人也是矛盾的,有时当我们想做自己的时候,就希望有一个独立的界限,当我们困难无助的时候,确实希望别人能够体验到我们。但现实中往往是很矛盾的。

    当你想要有自我界限的时候,别人就很想突破你的自我界限,当你想没有界线的时候,别人却又和你划清界限,所以我们很难从周围的环境里得到100%的满意和恰当的回应。

    我们进一步来说一下自我,自我是无法被我们主观经验到的,但是我可以感受,思考,整合和行动,这些都是自我的功能。

    还有身体的感觉,比如说身体的错觉,也就是自体感的改变,如果一个人有幻觉,比如说有幻听,幻视,也就是说没有现实当中的客观事情的刺激,我们就感觉到了刺激,就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思想或者幻想,被经验被投射为外界事物的感觉了,也就是个体的内心太希望有这些东西了,他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但并不是外界事物的真实存在。

    比如说外界人的说话,评价自己的话语,视觉和听觉都混合了各种复杂因素的混合。也就是自体和他体的混淆,这种症状经常表现在精神病人身上,也就是说他丧失了现实检验能力。

    而内观时自我既是被观察者也是观察者,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正念,还有我们自我观察的时候,还有观察的自我,也就是把自己当作客体来反省,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咨询师,或者作为人在体验当中的最好状态,有自我的一半,完全进入来访者的内心里去,去感同身受来访者的感受。剩下的自我的另一半,用来观察自我在干什么,在跟来访者发生怎样的互动,这就是相当于把自己分成两半,既投入又出来,就如一个演员要演好一个角色,在扮演角色时,他既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投入,同时又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个演员,在扮演某个角色。

    所以说,自我代表的这一组功能是抽象的概念,可用整合性自我功能这一词。他也不代表人格结构,也不代表自体,也不是一个组织或结构。自我永远是一个主体,永远无法完全观察自己,包括观察的自体影像和客体影像,以及相关的感觉,对自己的察觉,是自我功能的一部分,观察的自我是将自己当作客体来反省。

    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视角,各个理论和模型彼此并不冲突,只是切入点不同而已,很难说,这个是正确的,那个是错误的。关键是看用这些理论和模型的人比较擅长哪一方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一个著名的老于世故的男演员,经常变换角色,与许多漂亮的女人结婚又离婚。不同模型对它有不同的解释,经典理论:他没有解决俄底浦斯冲突,他的性本能和自我以及超我发生了冲突。所以他才会用这样的方式生活。

    客体关系理论:他的内部世界充满了歪曲,理想化,养育他的母亲的表现,也就是他从小体验到的照料者的母亲,在他内心世界有时是被歪曲了的,有时是被理想化了的。所以他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他内心幻想的女人世界来源于他的母亲,影响了他成年以后跟真实女性的关系,也歪曲了他和女人的意向,他可能感到非常贫穷和渴望得到非常理想化女人的照顾,他幻想每一个女人是一个能实现他未满足愿望的人。但是,内心世界和真实妻子的差异,导致了他多次失望多次离婚,也就是现实的关系,是他未能满足的早年关系的再现。

    自体心理学理论:他是表现狂和浪费狂,总是要寻找一个全新的课题来提供他缺乏的自尊。也就是说,他内心的匮乏,总是要在现实世界用过度表现过度浪费来填补他缺乏的自尊。换句话说,一个很自卑的人,总是过度要求自尊,用外表的光鲜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比如奢侈品和名牌奢侈品,就是相当于一个假性自体。

    我们进一步来说一下客体关系,客体关注关系的原始作用,超过对本能欲望的关注,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是比较重视本能欲望的,比如投注不顺利。客体关系非常关注早年的关系,重视环境,影响对人格形成的作用,研究关系障碍。所以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格的组织和建立是内化的结果,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人格组织是被早年重要的人对待出来的,不断和周围环境中的客体互动内化产生的结果。

    比如说他完全顺从,听权威的话,没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或者吸食大麻磕药后产生的幻觉,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

    内化是只把新的事物,包括既一个人的机智他通过几个过程吞噬内射认同逐渐成熟,就如一个婴儿吃奶的满足的体验,将引起融合的幻想,就是完全吸纳,没有界限,如果诉求没有被满足,挫折的体验将导致排斥。但是一个婴儿她总是能够体验到一定的挫折的。由此产生了界限,他将获得面对现实的能力。所以在自体他体界限发展之前,客体被纳入消失在自体他体的母之中。

    也就是前面提到海洋般的感觉,所有外界的东西全部吸纳进去,那时的客体和自体影像也会被融合,这就是吸纳或者说吞噬的过程,就如口欲期,他感知外部世界,就是把它全部吃进去,如果一个成年人还是用吞噬的方式来内化。那么它将是非常不成熟的。在成熟的人也有回归早年的融合幻想,回归到母亲子宫内的最最安全的状态,这是后续所有客体关系的基础,也就是一个在成熟的人,也希望他在意的人100%能懂他,对关系不亲密的人,人们也不会有这种需要的。

    而所谓的内射就是客体表象被赋予真实和幻想的力量,以及真实外在父母的权威,被纳入接受并保持完整,而并非吞噬,被内射的客体保持相对的独立,那时的客体成为客体影像,有分化,这个客体影像没有跟自体影像融合。比如谩骂性的幻听,就是极端坏的内射物,好乳房是被第一个内射的课题,比如生活中什么叫内射,像拍摄和家人在一起美好时光的照片放入相册。所以内射也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把外在的事物保留在我们内心的一部分。

    最后说一下认同,认同也就是内射的课题,有效中有价值的性质,会被归于自体的影像,就是我们认同的好的东西,把它归于自体的影像当中,就叫认同。

    接下来我们来进一步说一下自体心理学,弗洛伊德认为,自恋的人是用不健康的方式爱自己的,利比多投注给自己,没有办法投注给别人,所以不能形成跟他人的移情,所以没有办法进行心理治疗,不移情就没有办法分析,但是以科胡特为代表的自体心理学家认为,自恋的人是有关系的,他的关系是自恋的客体关系,将客体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看待的,或者说客体为自己完成一些决定性的功能,对这些人的分析,需要用对神经症的不同的方式来进行。

    我们来一起看一个案例,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把继母看成一个苛刻阴郁的坏女人,与继母在一起,她要小心谨慎,感觉沉闷又压抑。另一方面,她又幻想仙女教母是美好的,慷慨的。使她感到充满活力,且有力量,跟王子在一起。她感到充满少女般的气质与温柔。

    她内心有非常不同的亚自体互相竞争着,所以她的情绪易变,令人费解,她感到自己是不完整的,她不太能够整合,同时感到这些矛盾冲突的部分,这样的一个自体表象是和一个课题表现紧密相连的,内在的感觉总是与一个外在的客体表现相关联的,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而且很分裂,好坏很极端,很少有中间状态,也就是没有办法整合。

    为什么呢,因为创伤性的丧失亲生母亲使灰姑娘的内心,缺乏足够的组织与整合,也就是在比较早期,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创伤了,她没有能力去发展出这些结构去进行整合,只能停留在用分裂的方式去感知自己和外在的世界的阶段。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客体关系的代表人物。首先是克莱因。克莱因是继佛洛依德之后在理论学说和临床造诣上又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他虽然一再重申,他是在对儿童直接观察和临床工作中验证和拓展弗洛伊德的假说的。但是他的许多发现与理论已经与佛洛依德大相迳庭了,很多精神分析家都是非常在意自己是否偏离了或背离了弗洛伊德的学说,他们还是非常关注自己对弗洛伊德的忠诚度的,很在意,他们是弗洛伊德的正统接班人,是他理论传统的接班人,但是每个人又希望能发展自己独特的理论。克莱因是受费伦齐分析过的。后来经费伦齐鼓励,开始分析儿童。

    克莱因发现儿童的一举一动更多受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影响,较少受源于冲动的影响,所以更重视关系,母婴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原型,母亲是指主要的照料者,是一个总的代表,克莱因还特别研究死亡本能,他认为死亡本能来自于毁灭性的内在力量,被投射到外界。所以感受外界为要么是好客体,要么是坏客体,形成爱恨冲突,也就是一个带给自己满足的好客体,好乳房如果对它感到不满了,有冲突了,就变成坏乳房了,就会引发内在强烈的无法承受的冲突。他就会使用分裂的方式。如果毁灭性的力量要把好客体毁灭掉了,他的内心是无法接受的,他还提出了从出生到安全感的丧失到分裂偏执的位值,也就是PS状态。这是他的重点理论,到第四个月的时候,婴儿就开始去经验一些整合了,伴随着成长,罪恶感将代替毁灭,冲动到抑郁位点,也就是D状态。

    莱克因经历是非常特殊的,精神分析曾经拯救过他,他从小就感受到被母亲令人窒息的控制,后来经历了不如人意的婚姻,还有重度抑郁。他是在佛罗伊德的著作中去寻找心智和情绪的满足的寻求解脱。1919年,他开始撰写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观察和临床治疗的精神分析,论文。我们现在都知道做精神分析治疗是不去分析自己的亲戚朋友的。更不用说自己的亲人。因为双方角色界限太模糊了,太难把握所谓的客观,中立和节制。

    而费尔贝恩和温尼科特则形成了第三阵营是中间派。两个咨询师,如果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不要去搞互相深度的分析,基本上连以后朋友关系都不会再成立了,因为分析会被潜意识的理解为想要控制对方,没有界限和设置的保护,互相卷入会带来伤害,后来克莱因后来和作为分析师的他的女儿的关系也是很糟糕的。克莱因后来与安娜,弗洛伊德产生了分歧和激烈的冲突,还有一本书,专门描述他们之间的冲突的。冲突的核心,也就是谁才是弗洛伊德正统的接班人。因此,他们的争论将精神分析世界分为伦敦学派和维也纳学派。

    克莱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儿童是可以被分析的,通过分析他们的游戏就可以了,克莱因和他的一些追随者形成了克莱因学派,提出了很多观点,与弗洛伊德学派已经大相迳庭了。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形成了稳定而持续的结构,人通过这样一个冲突才能形成三角关系,潜意识里有着深藏的隐秘。何为进的图谋,每个人都在跟动物性的愿望,对惩罚的恐惧以及罪恶感作斗争。克莱因是动态的,认为人的心理是与它原始而变幻不定的意向、幻想以及恐惧而汇成的河流作斗争,每个人都在与对毁灭的深深的恐惧(就是偏执性的焦虑)以及完全的放弃(也就是抑郁性的焦虑)做斗争。

    克莱因更多地聚焦在早期前语言期和内部世界的描述,他非常细致的一边喂奶,一边观察自己的孩子是怎么感知他们自己的,提出了本能是内驱力和冲动支配的内部世界,死亡本能导致焦虑被迫害和破坏。克莱因还认为,幻想只是服务于身体本能和冲动的幻想性的意向,以及婴儿对强烈内驱力和情感的积极反应,所以他认为,客体关系的内部世界。就是通过内射、投射、防御、满足和挫折引起的。

    他过度强调了婴儿内部世界的重要性,也就是婴儿的自我影响,他还提到了偏执分裂位和抑郁位,他对病理学的解读,就是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危机来源于内部,以前只是想象的翻版,游戏治疗是在外化早期的内射。对坏乳房的恨有毁灭性的破坏力,婴儿婴儿会体验到这个世界是极度危险的地方,任何好客体和坏客体的混淆都会导致对后者的毁灭。

    下来简单解释一下,偏执分裂心位和抑郁心位偏执分裂心位是指利比多核攻击冲动,是婴儿体验自己的整体方式,或者说是他的经验构成方式,对应的是被爱与爱,被憎恨与破坏,偏执分裂心位是一个不连续的自我,在两种状态之中摇摆。也就是好乳房和坏乳房,婴幼儿幻想他对好乳房的有一种保护和恢复的效率。

    偏执是一个核心性的破坏焦虑,分裂是一个核心性的防御。分裂开来,防御了对爱的与被爱的好乳房被毁灭的可能性保持了他们之间的风格。所谓的心位,他不是需要跨越的心理阶段,而是形成体验的基本的形式,是一个人的自我定位的策略,跟不同的人发生关系时,有不同版本的自己。

    对死亡本能所引起的破坏焦虑,进行防御的迫切需要,是偏执分裂心位的来源,婴儿的心理状态,充满着即将被毁灭的焦虑,他感受到自己的攻击性,是一种原始的指向自己的破坏性力量,投射到外界,就形成一个坏客体,也就是说,并不是外界有坏客体,而是他内心投射出来的。当然,好的养育环境可以安抚婴儿的被害焦虑,逐渐减少对坏客体的偏执恐惧,并增强与好客体的联系。

    抑郁心位,是指朝向所爱之人的永恒的破坏性,意味着抑郁性的焦虑和内疚的持续来源,以及对修补的永无止境的需要,也就是我们总是会身不由己地伤害我们所爱的人,然后又会去弥补,这就是我们亲密关系不断重复的部分,所谓的爱恨情仇,不断的折腾,能体验到这个部分,说明他已经有了自我功能了,在一个人特别艰难的时刻,他会退行到分裂偏执心位。

    对抑郁性焦虑的另外一种解决方法是躁狂性防御,他会否认需要依赖爱的客体的独特性,也就是说,我不需要任何人,可以自我掌控,个体重新获得慰籍和凌驾与客体之上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费尔本恩。费尔本恩是一个纯客体关系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利比多的性质是寻求客体,而非寻求快乐。人的本性就是要与人联系,早年遭受父母虐待的孩子,仍然会对父母怀有强烈的依恋和忠诚,并不断寻找痛苦,作为与他人联系的方式,这也就是强迫性重复。受虐本身就是有关系存在的,孩子依然会对父母保持忠诚,他以后的关系还是会不断重复这一部分,不良的养育也会导致个体远离外部世界,补偿替代现实世界。所以一个人会内化父母,不回应自己的部分。这就是内部客体关系的世界。

    费尔本恩还认为,压抑的不是记忆和冲动,而是关系,是危险的客体连接关系被压抑进去了,因此,费尔本恩提出,自我的分裂是指对父母的内化必然导致的自我分裂。费尔本恩还提出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婴儿的依赖,中介或过度,成熟的依赖。他们都是以认同为基础,然后到区别增加。病理学的假设,他的内化的客体在自我内部被分裂,治疗的重点就是要剔除坏客体和提供好客体。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温尼科特。温尼科特他的假我障碍或者假性自体是指个体举止功能正常,但是感到自己不像人,很机械的存在,被训练成一个角色。原因是母亲对婴儿的应答敏感性不够所导致的,是早年发展的环境缺陷性疾病所导致的。因此温尼科特也提出了足够好的母亲。或者翻译为恰到好处的妈妈。

    温尼科特提出的过度经验是指在主观全能和客观现实间过渡性客体模糊性的被父母接受。而主观全能也就是自己创造想要的课题,而客观现实是指课题与自己分离,不能掌握之间存在着第三种形式。

    比如我们说,玩具熊不仅代表母亲,也是儿童自体的某种特殊的延伸,他可以缓冲一个人的主客观的落差,也就是说,如果妈妈不是真实的存在,能有一个代表妈妈满足自己情感的存在的玩具,也是能够给自己提供某种安慰的。人一旦有了想象的能力,不是真实的人,也可以给自己提供满足。所以进一步认为模棱两可是产生艺术和文化的源泉,因此,我们认为不是足够好的母亲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也就是不抱持的环境。

    这也就是一个来访者,首先要感到咨询师,是理想化的,是非常全能的。然后才能去承受,客体可能不那么好,不是全能的。

    温尼科特理论是科忽特学派思想的先导,环境和自体发展之间微妙的平衡是他的创新。他还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促进性的环境,提供适应婴儿的需要的环境是父母的责任,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责任,也是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给婴儿提供的是全能的体验。并有创造好的客体的能力,并且可以逐步转化到客观并离开全能阶段。

    过渡客体是温尼科特的一个被经常引用的概念,他还有三阶段依赖包括抱持、母亲与孩子在一起、母亲婴儿和父亲一起生活,还有对抱持环境的强调,这些都是温尼科特非常注重的理论。温尼科特治疗就是通过早期的自恋和全能感的体验,融化早期的失败的体验,他非常注重潦草画线游戏来呈现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温尼科特把心理疾病分成三大块儿,包括心理神经症,中间型疾病和精神病。这个在咨访关系中有非常指导性的意义,他用什么样的方式防御需要多长时间治疗,能不能够很好的改变,可以从这三分法做一个预判。

    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玛格丽特·马勒。他是一个发展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分离个体化理论,强调了孤独共生,分离个体化,也就是在前额期如何来细腻的解读一个人的成长的,强调母婴的互动和彼此的暗示。

    接下来我们就要介绍科胡特。提到自体心理学,一定要提到科胡特。因为科胡特别是自体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自体的概念,包括弗洛伊德以及其他精神分析家,都是提到过的,怎么科胡特又把它做一个单支流派创立出来呢,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吗?他强调的特别共情是不是人本主意呢?强调治疗师要长时间的支持包容来访者,这让人感觉已经越来越不像精神分析了。

    自体心理学特别适合自恋的案例,难道客体关系就处理不好自恋的案例吗,比如康恩伯格和温尼科特处理自恋的案例就不行吗,甚至科胡特好友都预测,当接触科胡特的著作时说那不对,然后会说那不重要,我微不足道,最后也会说早就知道了。科胡特在最后的著作《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写道,有个人误解了他的主张,在对被分析者陷入太紊乱的题材前,治疗是必须终止治疗。并提到了不少人误解了他对于自己缺陷者的治疗态度和策略,回避了治疗的深度和完整性。

    科胡特还特别阐述了是可以经由分析特定的自恋移情以及突破阻抗得以修通的。科胡特还提出了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这是我们经常提的达到最高境界的态度,还有他的恰到好处的挫折,科胡特还特别形容婴儿需要母亲眼中的光芒,婴儿希望母亲对他所有的一切都是极度兴奋的,因而需要无条件的爱。也就是我希望妈妈认为我所做的事情都是美妙的,这种境界非常的高要,非常努力才能达到。可有些来访者会激发咨询师有这样的愿望和冲动,想做到这一部分。总之,理论和观点是否和别人有多大的不同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要坚持自己独特和执着的追求,来尽可能地帮助来访者。因此,治疗师可以更努力、更敏感、更积极、更负责地对待来访者,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或者我们自己对待自己一样。

    最后我们来讨论两个案例,主要是说咨询师的态度,第一个一位成年男性目睹母亲出轨,想代替那些男人与母亲发生关系,后来也真的与母亲发生了关系,寻求咨询并无改变的动力,只想通过诉说来缓解内心的压力,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如何来解释呢。其实,这有可能是一个幻想,通过咨访这样的一个方式来释放压力,咨询师有可能会被激发一些对来访者父性的反移情,有可能来访者只是在想象中没有禁忌感,这样的来访者很需要有一个人给他去设立一个界限。比如说咨询师是一位女性,在来访者讲述与母亲的乱伦,甚至讲其中的一些细节的时候,他在考察咨询师有没有界限,看咨询师能不能恰当的去终止它描述的这些细节,并不认为反复听他讲细节对他有什么帮助。他没有改变的欲望,只沉湎于不停地讲述和想象之中,则会引发咨询师很大的反应,这是把他这种潜意识的愿望给呈现出来,也就是用一种非常暧昧的方式,把别人卷入乱伦的共谋中,包括在咨访关系里。

    第二个是偏执分裂位和异位的案例,当咨询师突然接到一个创伤性的,灾难性的危机干预时,这一般是指大面积的灾难,咨询师有可能一开始是充满一种亢奋状态的,有一种一定要完成任务的豪情,面对这个应激压力,想去承担,做好这个工作,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一段时间下来以后,咨询师发现自己能做的非常有限,对于遭遇重大丧失的那些人,即使咨询师在怎么提供帮助,也没有办法在短期内为他们解除痛苦,当咨询师认识到这个局限以后,就转入了抑郁位,前面滴亢奋状态就是处于偏执分裂位。

    再比如说,哪里发生一些大的灾难性事件,开始时人们就会陷入一些阴谋论,是不是有什么幕后黑手被包庇了,是不是有什么黑幕,就是处在一个单一的情绪当中,危险敌意被害,经过时间的推移,终于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情绪过后,会发现有些情况的发生,是难以预测的,还有一些人也是做了很多努力的,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发生,同时具有正反两方面滴感受,就是处于抑郁位,就是可以去整合各种矛盾冲突了。

    今天的微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聆听,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佛洛伊德的心智模型主--讲人:刘艳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an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