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野野口修是这样想的……
【野野口修是东野圭吾《恶意》中的罪犯。】
你凭什么过得这么好?
你凭什么骨气这么硬?
你凭什么名气那么大?
而我,
又为什么这样苟且沉默?
又为什么要与罪恶为伍?
我不爽,我看你不爽,无论你怎样试图将我拉出泥沼,我就是看你不爽。
我不喜欢你高高在上的态度,不喜欢目空一切的坚定,你不过是站在高处施舍我,而我,只能默默不语,在心中几百次几千次的反抗你。
我躲不过你,我千方百计的想逃离你,但我躲不过你,你是知名的作家了,你的名字众人皆知,而我,只能看着那书上作者二字后你的名字,我不爽。
我要毁了你,我要你和你虚妄的名誉同我一起堕入地狱,你一定要死,一定。
我用那么久的时间,我一点也不会不耐烦,一点也不累,只要一遍遍在脑海中过着你身败名裂的场景,我就兴奋的鼓足干劲,我不爽,我恨你,你一定要死。
最大的恶意是什么?是无缘无故的恨?可是哪有情绪是无缘无故的呢?
我们不过是情绪的奴隶,我们因为生气而青筋暴起,瞳孔睁大;我们因为快乐而神经舒缓,眉目带笑。我们一切的行动不过都受情绪的支配,当小说中的罪犯表现出这样的恶意时,他不过被长期压抑的自卑而又自大的纠结情绪所控制,他无法自卑到唯唯诺诺,又无法自大到目空一切,所以,他羡慕,但这种羡慕是一种崇拜的心情,他自大的内心又不允许自己竟羡慕这样一个和自己比邻而居的人,所以他暴躁,所以他愈发阴郁。
一种不健康的羡慕心态是怎样的?对野野口来说,是家庭,是那个不甘人后,瞧不起他人的母亲造就的,他在母亲对邻居的鄙弃声中,潜移默化认为他们就是坏的,他们就是最低等的,但如果一个最低等的人有你所没有的东西呢?热情、开朗、正义,这些词,是野野口不愿去想、也不愿承认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这个自小长大的环境到底有多重要?
我们扯一下话题,昨晚,华谊老总王中磊的女儿王文也退出微博,因为微博有太多的恶意,我翻了她的几条微博,几乎涉及EXO的微博下面,评论大概都有几条是这样的画风:
图片来自截图在退出微博的那条微博中,她写道:
或许我爸妈给我创造的成长环境过于阳光健康,但我不觉得这对我来说是坏事,我庆幸自己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永远心境美好干净。
而那些在她微博散发莫名恶意的人呢?我不敢保证他们的生活状态,但我想,与王文也相对立的,他们的父母定然没有向他们散发很多的善意。
父母或许不会理解,他们的声声抱怨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怎样的种子,如果“人之初,性本善”,那父母在社会上承受的恶意无所忌讳地散发在孩子面前,让善与恶在孩子心中造成了多大的碰撞与冲击,如果不幸的话,又会让他何等扭曲;如果人性本恶呢?那家长不积极的引导,而是推波助澜,生怕那罪恶之火烧的不够旺。
父母造就的是家庭环境,影响至关重大。我们不能推崇优生论,因为这样可能扼杀无数生命体验世界的机会,但如果你即将为人父或者为人母,那要不要想一想,那个由自己孕育出的生命,要不要对拿出一点责任心,不仅对他的前途负责,也为他的心理健康负责?
题外话:
王文也的例子也让我想到了另一个话题:网络。
网络上散发的恶意,更可怕,也更纷繁复杂,无端的谩骂,恶意的揣测,网络到底怎么了?匿名的网络真的是人性的照妖镜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