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000种思维模式哲思想法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三亚的哥哥”?|多元思维054号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三亚的哥哥”?|多元思维054号

作者: 肚财神 | 来源:发表于2019-06-07 23:25 被阅读19次

    01

    哈哈!文章的标题是一个思维实验。

    假如现在科技突飞猛进,记忆可以完美移植了。于是,你一觉醒来,发现记忆里多了一个东西——你在三亚有一个亲哥哥。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三亚的哥哥”?|多元思维054号

    不管这个观念是怎么种到你的大脑里去的,但是你就是知道你在三亚有一个哥哥。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先开动脑筋想一想。

    可以肯定的说,接下来的事情一定非常诡异。因为这是一个孤立的观念,当有人问你:你的哥哥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和你有什么样的故事?

    你该怎么回答呢?其实只有两种反应,第一——一脸懵逼,出现精神分裂症前兆;第二,用谎言来把这些记忆的漏洞补上。

    02

    这个思维实验是不是让你很受启发呢?其实,在《直觉泵》中,丹尼特给这个思维实验起的名字叫——“生活在克里夫兰的兄长”。克里弗兰是美国的一个城市,也是骑士队的总部,但大部分中国读者对它都不太熟悉,所以我把城市改成了三亚。

    不管名字是什么,其实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道理——一种观念只能生长在一堆观念之上。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三亚的哥哥”?|多元思维054号

    这个思想实验太厉害了!马上把这个观点说明的一清二楚——一个观点必须有存在的土壤才能长大。这也是丹尼特写《直觉泵》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他通过一系列的思维实验,让我们把一些观点记忆的非常清楚,就像刻到脑子里一样。他称之为思维工具或者思维脚手架。

    03

    这个观点该怎么用呢?至少有下面这点用途:

    能够解决韩寒提出的“为什么知道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这个终极问题。

    读完书,或者知道了一个道理——比如说,不能对自己的孩子发怒,要用正面管教的方法让他快乐成长——你想“我一定能用这个改变我的孩子”。然而,正如大多数家长一样,大概率你要失望了,这个观点和“生活在三亚的哥哥”一样——好像你的大脑已经接受了这个观念,但一旦要用起来,总总是出现排异反应。

    你还是无意中对你的熊孩子发怒,发完火又觉得万般后悔。等你清醒了,你想起了那个道理,然而有什么用呢?你依旧做不到。

    “要从正面管教孩子”这个观念是一个独立的观点,必须有一堆的观念,甚至是一些习惯来做支撑才可能让你的行动改变。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三亚的哥哥”?|多元思维054号

    比如,你要有下面这些观念:

    • 要有对自己情绪很好的觉察能力,才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 要真正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积极而不是被动的倾听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 孩子的记忆不会消失,打骂只会带来一时的服从,却会带来更严重的后遗症,让后期管教更难

    • ……

    再比如,你可能读过有这样的句子——“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太少”。这个观念让你心头一震!我坚持不就能成功了嘛。

    可是这个观念要让它自动发挥作用,你必须要有一堆观念作为补充。比如:

    • 要有专一做事的观念,不能什么都想要;

    • 要有平衡的观念,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拖延;

    • 要有不怕困难的观念,知道经过努力一切困难都能够被解决,等等等等。

    有了这一系列的观念作为基础,你慢慢的做成功了一些小事,这个观念才逐渐被你认可,当你经过坚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这个观念才慢慢的生长在你的大脑中。

    04

    这个过程就是补齐“三亚哥哥”的观念,“他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长多高,面貌什么样,他喜欢什么,和你有什么故事,他都和你说了些什么”等等,这些补充观念建立完毕,这位“兄长”才真正在你的大脑中活了下来。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三亚的哥哥”?|多元思维054号

    有一句话叫“知道不等于做到”,从“知道”到“做到”,就是建构观念基石的过程。

    那么,又怎样判断一个观念是真正属于你自己了呢?

    如果一个观念不能根据不同的语境无限扩充自身的使用方法,那么,在任何意义上它都不能算作是一个观念。

    写到这里,我发现“见感思行”真的是一个好办法:“见”,把观念先写下来,“感”把这个观念变得更加形象,让你知道“它”长什么样,和我们的感官相缝合;“思”让这个观念主动和我们其他的观点融合,减少排异反应;通过“行”来让这个观念产生行动,有了反馈,继续学习新的观念,让这个观念开始根据不同的语境扩充使用方法。

    李笑来也有类似的阐述。他认为“概念”是核心的观念,要下功夫把更多的概念搞清楚。他是怎么做的呢?先研究这个概念的本质是什么,它和什么相似,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哪里,它还能用在哪些场合。

    关键是最后一点很厉害,丹尼尔说“如果一个观念不能根据不同的语境无限扩充自身的使用方法,那么,在任何意义上它都不能算作是一个观念。”换句话说,只有能够在各种语境中无限扩充自身,这个观念才算作是你自己的观念。主动寻找更多的使用场景,就是主动让这个观念长到我们身上。

    最后总结一下文章的观点:接受一个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种观念只能生长在一堆观念之上。能够在不同语境中无限扩充自身,这个观念才算作是你自己的观念。用见感思行记录遇到的好观点,设计尽可能多的场景让这个观念发挥作用,让它长到你身上。

    新观念就像一对翅膀,只有缝合到你的身体里才算是你的。最后祝你展翅飞翔。


    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持续的行动”才是!我是陶肚,用三年构自己的知识宝库,我们一起来吧。

    一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三亚的哥哥”?|多元思维054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kb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