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出手了。约了昨天咖啡厅两个挨着的小包间分别对父母和孩子谈话。(心理治疗,提供这样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房间挨着是方便老师出入)
作为助手和孩子崇拜的对象,我负责陪伴孩子并且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立场:
我爸从小到大没管过我,也没陪伴过我。偶尔管我还很严厉,还不懂我,管的也不是地方,我怕我爸,也不愿意与他沟通。有时候想改变,说一句话看到老爸的态度,就再也不想说第二句话了。(父母的陪伴多么重要,还要理解孩子,否则就是切断了沟通的桥梁,疏远距离。)
我妈虽然照顾我非常周到,也很辛苦,但是她说的我都明白,总是没完没了的唠叨,我都不爱听了。心里知道她说的是对的,但是由于很烦,总想跟她作对,就不爱听她的。(唠叨的反效果,谁能听进去唐僧的唠叨呢?)
父母的立场:
孩子总玩手机,没节制的玩。不知道是聊天还是玩游戏。遇到坏人受骗怎么办?耽误学习影响一声怎么办?担心,焦虑,都是为孩子好怎么就不听话呢?管过度怕孩子做出过激的事来,不管怕耽误了孩子一辈子后悔……
老师的做法:
先跟父母谈,了解他们的焦虑。然后来到孩子面前,跟孩子沟通,从内心做功夫,唤醒孩子的认知,当孩子觉得被理解后,开始倾诉,并听进去了老师给的建议。老师又了解了孩子的苦恼,最后去给父母建议。(了解最根源的问题需求,才能对症下药。孩子被理解了,才愿意听你说,你说的有道理,给他建议和选择,孩子是会愿意接受的?这就是唤醒的力量和步骤。)
老师给的最科学也最可操作的建议是:
给妈妈的建议:
1.当孩子呈现问题,提醒一次,不啰嗦。
2.当孩子犯错,控制不发火。
3.减轻焦虑,别把自己的焦虑感染给孩子。
4.多看看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多夸。少批评。
给爸爸的建议:
1.有想法,不面对孩子,跟妈妈沟通,然后妈妈去选择合适的方法操作。
2.提醒并监督妈妈的做法。
给孩子的建议:
1.拿一年换一生,合适。
2.防止网络骗子,避免吃亏上当。
3.有效利用自习课。(这是其他同学最容易瞌睡的时候)
4.物理,化学成绩低,补课是途经。考试时,放弃难题留着时间,保证学过的会的不失误。目标50分。
5.稍作改变,尽量不在父母面前做让父母焦虑的事。
由于建议少,可操作,又有道理。这一家人欣然接受。孩子妈妈,给我的老师和我鞠了深深的一躬。
接下来就看这一家人的操作成效了,我会继续跟踪了解,掌握动态。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父母,愿这次谈话能唤醒父母也唤醒孩子。预祝一切都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