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视剧
评《聊斋奇女子之连城》

评《聊斋奇女子之连城》

作者: 不成诗_Yelena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23:06 被阅读0次

电视剧《聊斋奇女子之连城》在蒲松龄先生原著的基础上做了不小的改编,其中增删了一些人物和情节,加重了对许多小人物的刻画力度,剧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十分丰满,各有特点,更重要的是在原著基础上思想变得更加深刻,揭露了贪官污吏和人心丑恶的可怕。

一、人物

删去的人物——顾生,增加的人物——乔生义父,义父便是对顾生的代替,因为二人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给了乔生和连城还魂的机会。顾生是同辈,义父却是长辈,义父虽然眼瞎,但对人生却看得清明,乔生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义父心里的明镜,剧作者应当是借人生阅历更加丰富的义父来侧面描写乔生的心理活动。义父是个智者,住在城隍庙中,每日烧香扫洒,十分虔诚,在乔生遇到困惑时总能让他认清自己,他一生功德圆满,死后便成为陆判,继续给连城和乔生以指引,帮助他们得到还阳符,是贯穿全剧的线索人物。

女主角连城是个大家闺秀,貌美如花而体弱多病,“娴静时若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用来形容她也十分贴切,对比原著,剧中的连城更能捕获才子芳心,她能作诗弹琴,也颇有善心和智慧,和乔生心有灵犀,一起帮助欢乐窝的村民们守住自己的家园。而宾娘却和原著中所描述的“泪睫惨黛”“意态怜人”大不相同,电视剧中的宾娘是个“女汉子”,性格大大咧咧,十分活泼,敢爱敢恨也敢于追求,许是为了让她与连城区别开来,使得乔生独爱连城一人的原因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吧。与书中的一笔带过不同,剧中的宾娘站在了和连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形象鲜明丰满,她也爱乔生,得不到并不怨恨,而是依然默默付出帮助他渡过一个个难关。

男主角乔生是个穷秀才,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乐善好施,对待感情至死不渝,善恶分明而不趋炎附势,自知卑贱而不攀龙附凤。但除此之外,剧中的乔生还多了一份对公平的信念,他坚信公道自在人心,不懂世故,被污蔑时总说“一起去见官”,可他不知道贪污腐败、官官相护到了何等地步。为了突出乔生的不惧官威和善良,剧中加入了“欢乐窝”这一场所,并且将这里作为乔生与连城定情的场所,深化了全剧的主题,后文再做分析。

剧作还加强了对许多书中小人物的刻画,王化成是个奸诈小人,为了荣华富贵不择手段,弃民生于不顾,连结官吏欺压百姓,他是剧作批判的主要人物;西域头陀本心不坏,知恩图报但过犹不及,结果助纣为虐,使王化成变成了不人不鬼的恶魔;史太守和史孝廉一个是朝廷大官,一个是地方首富,有着普遍的人性缺陷,结果被王化成加以利用,是造成连城和宾娘之死的间接人物;梁县令给自己树立“清官”的牌坊,但在王化成的威逼利诱下却放弃了自己的操守……这些人物形象使得作品更加厚重,也增加了讽刺意味。

二、情节

一是采用倒叙和插叙多种叙事手法。

第一幕就是连城病危,头陀治病,乍一看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给观众留下了疑问,想继续看下去,然后再回过头来讲述乔生与连城的相遇、相知、相恋,一直到连城相思成疾,接上了开头,这样一来同一幕出现了两遍,或许有些累赘了。在整个剧情发展的过程中,又穿插了一些回忆,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是几对矛盾冲突。

史太守和史孝廉是一对欢喜冤家,他们无论在什么方面都喜欢比较,闹得本县不得安宁,民不聊生,他们种下的因却让女儿来承担结果,因此连城和宾娘才折寿早逝。在得知女儿还阳的条件是他们互相尊敬共行善事时,他们便配合乔生捐赠钱粮,重修欢乐窝,但是在关键时刻,史太守又被王化成所迷惑,造成还阳失败的结果。虽然最后女儿未能还阳,但他们终究放下了恩恩怨怨,二人此处情节充满喜剧效果。他们也是横亘在连城、宾娘和乔生三人感情之间的阻碍。

而连城与宾娘的矛盾一方面是因为父亲,另一方面便是因为乔生。虽然二人都喜欢乔生,互相看不上对方,但连城因史太守调包胸肉给宾娘而亡,宾娘又为从头陀手中救连城而死,一命还一命,她们之间注定了有很深的羁绊。这两个人之间的确颇有缘分,同姓史,同样因为乔生心脉俱断,又同样因为父亲而被逼嫁给王化成,她们的经历是相似的,但性格又大不相同。有趣的是编剧让死后的连城上身宾娘,这样的设定使得人和鬼之间有了联结,一是义父死后得以见到连城劝她投胎,二是头陀在宾娘身上看出异样设法使连城灰飞烟灭,三是连城借助宾娘得以与乔生相见。这一冲突也是人与鬼的冲突。

乔生与王化成,一弱一强,一个公正善良一个奸邪无情,他们二人的矛盾是全剧的主旨所在,而矛盾的关键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欢乐窝”,欢乐窝是交通枢纽,王化成想要收地做成码头往来通货,而乔生则要帮助村民守护家园,在这里,讽刺人心丑恶的主题便被凸显,王化成为了这片土地无恶不作,不论是逼迫史太守和史孝廉,还是收买梁县令,他依仗官僚作威作福,内心的邪恶让他堕入不人不鬼的境地,“写鬼写人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先生的笔法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是场外叙述。

在电视剧中时不时插入说书人讲故事的场景,讲的正是连城与乔生的故事,而妙的是,说书人与故事主人公处于同一时间点,可谓是“现场直播”,故事演到哪里,他便说到哪里。更有趣的是,乔生是通过说书人才得知连城患病的,也就是说,这一场外角色也是故事中的一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且电视剧也是以说书人说书结尾的,连城、宾娘和乔生的结局由说书人之口讲出,而蒲松龄也出现在现场,正用纸笔记录着这个故事,实在是巧妙。

总的来说,《聊斋奇女子之连城》不仅仅围绕连城与乔生的感情故事展开情节,更借助原著中小小的宾娘使得两个人的故事变成了三个人的故事,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悲喜交加。除此之外,“刺贪刺虐”的主题思想在剧中表达得十分露骨,突破了蒲松龄先生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演出了蒲松龄先生的心声,是改编良作。

相关文章

  • 评《聊斋奇女子之连城》

    电视剧《聊斋奇女子之连城》在蒲松龄先生原著的基础上做了不小的改编,其中增删了一些人物和情节,加重了对许多小人物的刻...

  • 《聊斋奇女子之连城》观后感

    聊斋奇女子取材于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我很喜欢这部电视剧,这部剧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广为大众喜欢...

  • 狐狸的狐

    记得刚开始看聊斋奇女子之连城的时候,心源宝贝说,最喜欢的是辛十四娘,如今看了,确有同感,突然想了点题外话,吴奇隆演...

  • 聊斋·连城 原文

    乔生,晋宁人。少负才名。年二十余,犹偃蹇。为人有肝胆。与顾生善;顾卒,时恤其妻子。邑宰以文相契重;宰终于任,家口淹...

  • 轻苏男正当时,新人周宇鹏发力后来居上?

    聊斋系列院线电影“聊斋新编四部曲”即《聊斋新编之画皮人》《聊斋新编之婴宁》《聊斋新编之辛十四娘》《聊斋新编之鸦头》...

  • 刘利福

    1聊斋之锦瑟 5聊斋之王成 9聊斋之辛十四娘2聊斋志异之瑞云 ...

  • 连城 | 聊斋新译

    晋宁县有个姓乔的书生,少年时就颇有才气,只是到了二十多岁,生活却依然贫寒窘迫。乔生为人正直好义,他有一挚友,姓顾,...

  • 《美人皮》皮相之下,哪能内外兼美,枉说情爱相思

    由《聊斋志异-连城》短篇小说改编的网络电影《美人皮》上线,熟悉《聊斋》故事的人们,不由得会由片名想起《画皮》系列电...

  • 聊斋风月说4《连城》--所谓生死相依的恋情,背后都有以命相助

    聊斋风月说4《连城》所谓生死相依,背后都有以命相助! 月黑风高夜,狐仙来敲门。我是匀木,欢迎来到“聊斋风月说”。 ...

  • 轻苏男正当时,新人周宇鹏发力后来居上?

    11月20日聊斋系列院线电影“聊斋新编四部曲”即《聊斋新编之画皮人》《聊斋新编之婴宁》《聊斋新编之辛十四娘》《聊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聊斋奇女子之连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ktwhtx.html